APP下载

32例肺部阴影患者术前经皮肺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2014-08-30李建东辛庆红王兴友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皮准确性例数

李建东 李 文 辛庆红 王兴友

肺部疾病临床诊断有时非常困难,需要获得病理证据。因此,CT引导下的切割针经皮肺活检已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于肺部团块影,结节影的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但各家医院报道的经皮肺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的准确性亦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对我院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231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的32例患者手术前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旨在探讨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活检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经皮肺活检231例患者,对其中32例后经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32例患者,男23例,女9例,年龄44~74岁,平均57.5±8.6岁。肺部病变为团块状阴影(3 cm<直径≤20 cm,平均5.78±3.92 cm)18例,结节影(1 cm<直径≤3 cm,平均2.06±0.78 cm)8例,局限性片状阴影(3 cm×3 cm~5 cm×6 cm,平均3.93 cm±0.73 cm×4.33 cm±1.08 cm)6例。

二、治疗方法

1. 术前检查:32例患者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肺功能、心电图检查。根据胸部CT检查,必要时增强CT检查,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进针方向、路径,穿刺点皮肤距病灶边缘、病灶中心的距离。使用仪器: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机。自动弹簧装载切割活检针(活检枪)16、18G(angiotech interv USA)。

2.操作方法:根据患者病灶的部位,取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在CT定位下,选择最佳穿刺部位及进针路径,进针路径避开叶间裂、胸骨、肩胛骨、肋骨及大血管、肺大泡,测量穿刺点距胸膜、病灶边缘、病灶中心的距离。根据病灶大小,调节切割针针芯的出针长度1~2 cm。经CT机定位,确定穿刺点并做体表标记,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应用自动弹簧装载切割活检针穿刺,进针达胸膜前嘱患者控制呼吸,推进穿刺针达病灶边缘,CT核实进针方向准确,推出切割针芯,触发扳机活检,穿刺活检2~3次。术中、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咯血、气胸、疼痛等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3.对照分析:32例患者术前肺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

四、统计学方法

诊断的准确性=获得病理诊断例数/穿刺取材成功的例数。敏感性=穿刺及术后均阳性例数/(穿刺及术后均阳性例数+穿刺否定而术后阳性例数),特异性=穿刺结果阴性例数/(穿刺结果阴性例数+穿刺结果阳性而术后否定例数)。阳性预测值=穿刺病理阳性例数/(穿刺、手术病理均阳性例数+穿刺阳性而手术阴性例数)。阴性预测值=穿刺病理阳性例数/穿刺、手术均阳性病例+穿刺病理阴性的例数)。

结 果

一、切割针经皮肺活检及术后病理结果

32例切割针经皮肺活检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切割针经皮肺活检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见表1。

二、切割针经皮肺活检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32例中肺部肿瘤20例,非肿瘤病变3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3例,获得肺组织,但无法获得明确病理诊断6例。

32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肺部肿瘤26例,非肿瘤病变6例。

32例经皮肺活检诊断准确性81.25%(26/32),敏感性71.9%[23/(23+9)],特异性100%[9/(9+0)]。阳性预测值=100%[23/(23+0)]。阴性预测值=71.9%[23/(23+9)]。

20例肺活检肿瘤病理分型与手术后病理分型一致的16例,占80.0%(16/20),不一致的4例,占20%(4/20)。

表1 切割针经皮肺活检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

讨 论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部病变得到了早期发现,但大多数周围性病变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确诊仍有很大困难,因此,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就成为诊断这类疾病的有效手段[1]。经皮肺活检在肺部疾病的病理诊断,尤其是肺部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不能手术的肺癌患者经皮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及分型,可为肺癌的化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并可进行EGFR等受体检查,指导分子靶向治疗。

1982年Lindggren 首次报道了自动活检枪用于经皮肺活检,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细胞技术的进步,经皮肺活检的穿刺成功率和阳性率已大大提高[2-3]。文献报道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敏感性为67%~97%,特异性为90%~100%,诊断的准确性达74%~99%[4-5]。Wu等[6]报道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198例,诊断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100%,准确性98%。本组32例CT引导下切割针经皮肺活检病理与其手术后病理对照分析,切割针经皮肺活检诊的敏感性、准确性低于Wu等的报道。其原因可能与入选病例不同,Wu等入选病例为直径小于3 cm结节病灶,而本组包括团块状、结节状病灶,局限性片状病灶。此外,是两组病例良、恶性病变的例数不同。Wu等报道经皮肺活检良性病变78例,恶性病变116例,良、恶性之比1︰1.49。本组手术后良性病变6例,恶性病变26例,良、恶之比1︰4.3。可能与本组恶性病变较多,病灶出现坏死出血,不能获得有诊断价值的组织、细胞成分有关,从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如本组6例经皮肺活检无法获得病理诊断病例,但手术后检测均为肺癌,证实了我们的上述推断。因此,在经皮肺活检前应行胸部增强CT检查,确定病灶位置,避开低密度区[7],这样可提高经皮肺活检的阳性率。如果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肺部恶性肿瘤,又无手术适应症,可更换部位,再次肺活检,以提高阳性率。

对于经皮肺活检诊断为肿瘤患者,其病理分型决定着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本组经皮肺活检20例肿瘤病例病理与手术后病理分型一致的占80.0%。说明切割针经皮肺活检对于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正确的病理分型,可以根据活检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但部分患者由于所获得组织较小,造成了肺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应进一步改进穿刺针及操作技能,获得更多的病变组织,才能提高经皮肺活检的准确性。

参 考 文 献

1 Montaudon M,Latrabe V,Pariente A,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accuracy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biopsy of pulmonary lesion[J]. Eur Radiol,2004,14(7): 1234-1240.

2 Murphy JM,Gleeson FV,Flower CD.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of lung and its impact on patient management[J]. World J Surg,2001,25(3): 373-379.

3 初占飞,赵 静,宫 敬.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技术的临床价值[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 79-80.

4 Larscheid RC,Thorpe PE,Scott WJ.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t curre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ng tumors[J]. Chest,1998,114(3): 704-709.

5 Laurent F,Latrabe V,Vergier B,et al. CT-guided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of pulmonary nodules smaller than 20 mm: result with automated 20-gange coaxial cutting needle[J]. Clin Radiol,2000,55(4): 281-287.

6 Wu RH,Tzeng WS,Lee WJ,et al. CT-guided transthoracic cutting biopsy of intraoracic lesions:comparison between coaxial and single needle technique[J]. Eur J Radiol,2012,81(5): 712-716.

7 Yeow KM,Su IH,Pan KT,et al. Risk factors of pneumothorax and bleeding: nultivate analysis of 660 CT-guided coaxial cutting needle lung biopsies[J]. Chest,2004,126(3): 748-754.

猜你喜欢

经皮准确性例数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