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蠡县情结
2014-08-30楚超
楚超
她位于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腹地,潴龙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在这里辛勤劳作的燕赵人民;她以其悠久的历史与农耕文化,孕育出了清代思想家李恕谷、现当代作家梁斌、画家黄胄、爱国将领楚溪春,以及近现代教育家、河北大学的创始人楚昌龄等风云人物;她是小说《红旗谱》的故事发生地;她被誉为“中国皮都”……她,就是我的家乡—河北省保定市蠡县。
蠡县之“蠡”
提起蠡县这个地名,人们印象最深的恐怕要数蠡县的“蠡”字。由于其字形复杂,一些地方干脆就把蠡县写成“里县”,当然这种写法很不规范。《说文解字》中的讲法是:“蠡,虫啮木中也。”通过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发现“蠡”字还当葫芦瓢、海螺、贝壳讲。
关于蠡县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春秋时期的名士范蠡曾来此经商,故名蠡县,至今蠡县县城里还有范蠡东路和范蠡西路; 还有一说是东汉桓帝刘志的父亲刘翼被封为蠡吾侯,封地就在今天的蠡县,或云死后葬在了今天的蠡县,所以蠡县的县治也叫蠡吾镇。
唐朝武德年间设置蠡州,之所以以“蠡”字冠名,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在远古地质年代,蠡县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海水退去形成陆地,人们在耕作的时候,从土里刨出大量贝壳。由于“蠡”字还当贝壳讲,所以这个刨出大量贝壳的地方就叫了“蠡县”。而我们现在读蠡县的“蠡”字是发上声,但由于“蠡”是多音字,在现代汉语当中,意为贝壳时发的是阳平声,再加上纷繁复杂的古今音变、一字多音、一字多义,所以这种说法是否成立,还有待于考证。
悠悠岁月故事多
当我和别人谈到我的家乡蠡县,人们往往感到很陌生。其实蠡县不但有影三郎、大宋台等可供人们寻访的历史遗迹,而且还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汉代墓葬群:忠孝仁义“影三郎”
影三郎位于蠡县县城北,据考证为汉代墓葬群。由四座封土堆组成,其中一座位于中央,另外三座把其包围成等边三角形。更奇的是,人们站在远处望去,由于其中一座封土堆总被另一座封土堆遮挡、重合,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只能看见三座封土堆。所以古来就有“影三郎四陵相近,远观惟见其三”的说法。
影三郎虽为汉代墓葬群,但墓主人是何许人也,至今仍待考证。可能您要问了,既然是四座墓葬,为什么听着像个人名,又叫做“影三郎”呢?这里就有故事了—相传古时这里住着母子四人,母亲为人忠厚勤劳,是周围十里八村都很尊敬的长者,并且教子有方,三个儿子刻苦攻读,成了大器,且为官清正,受百姓爱戴。母亲去世后,三个儿子商量:“娘在世的时候,咱们为她老人家尽孝太少了,现在咱们还能按时上香、烧纸,等咱们死后,在阴曹地府还要继续孝敬咱的娘。”于是兄弟三人决定,自己死后,坟墓要安在母亲旁边。时光荏苒,兄弟三人先后辞世,人们就把他们三人分别葬在母亲坟墓的周围,后来就形成了三座新坟拱卫着一座老坟的布局。
对于影三郎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有着大汉皇族血统的刘秀为兴复汉室,不成想被王莽的追兵追杀,刘秀慌忙逃跑,鞋里灌进了沙子。好不容易甩开了追兵,想坐下歇歇脚,倒一倒鞋里的沙子,没想到刚从鞋里倒出来的一小撮沙子,瞬间变成了三座大土堆,一座位于中央,另外三座环绕着它,“远观惟见其三”,好似迷魂阵,把王莽的追兵迷得晕头转向,刘秀这才借机逃脱,最终成就了“光武中兴”的千古帝业。
另外,在影三郎没有被考证是汉代墓葬群之前,当地人们一直认为它是晏婴晏子之墓。
蠡县西南:大宋台旁有“狐仙”
在蠡县西南有一个10多米高的圆土台,因距蠡吾镇大宋村很近,被称为大宋台。传说从前一到晚上,便有明亮的火光围绕着大宋台转,人们都说那是“狐仙”显灵了。
清朝初年,大宋台上还有座名叫“清凉寺”的古庙,庙里住了一老一少两个和尚。一天晚上,老和尚救了一只被猎人追赶逃到庙里的狐狸,后来这只狐狸通了灵性,修炼成狐仙,为了报答老和尚的救命之恩,一天夜里,狐仙托梦给老和尚,让他到一个地方求取真经,就可修炼成仙。
临走之前,老和尚拿出一张人像给徒弟小和尚,奇怪的是,这幅人像上没有眼睛。老和尚说:“如果我久日不归,你就拿着这张没有眼睛的人像去找,谁要是能把眼睛添上,谁就是你将来的师父。”小和尚一一记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和尚仍没有等得师父回来,便拿着画像四处寻找,不知不觉进了北京城。消息传进宫里,笃信佛教的顺治皇帝立即召见了小和尚,并兴致勃勃地为画像添了眼睛。这时小和尚一看:“哎呀,画像竟然跟师父一模一样啊!”小和尚登时跪下磕头大喊“师父”,并向顺治皇帝说明事情原委。
顺治皇帝本来就动过出家的念头,这样一来,他立即提笔写了两首诗:
大地山河我为主,
忧民忧国事多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闲。
其二:
十八年来不自己,
争名夺利几时休?
我今撒手归西去,
富贵荣华万事休。
于是,顺治皇帝脱了龙袍,换了袈裟,到五台山出家去了。而实际上,顺治皇帝是否出家一事,史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同时据考证,大宋台实为汉代墓葬,清凉寺建于明代,清代时被毁,二战时成为日寇据点。
北高晃村:刘阁老修堤治水
我的老家为蠡县北高晃村。在我们村的南面是潴龙河千里大堤,也是村里著名的旅游景点。记得小时候回老家,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和小伙伴们在大堤上散步,有说有笑,乐此不疲。长大后,常常开玩笑地对人讲,这个大堤就是《红旗谱》里朱老巩护钟的地方。而这个大堤是谁修的呢?
明朝有个人叫刘吉,是博野县人,明朝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刘吉去北京赶考,途中经过段家庄(段家庄紧挨着北高晃,在北高晃的北面),在段家庄段老汉父女开的店里投宿。刘吉要了十八样菜,段老汉登时犯了愁:“这贫苦乡里,深更半夜的,谁给你弄那十八样菜去?”
段老汉的女儿灵机一动:“这有什么难的?我去做!”不一会儿,就给刘吉端上来生熟两盘韭菜。刘吉不解,段姑娘说:“客官,我这是生韭(九)对熟韭(九),二韭(九)一十八,不是十八样菜吗?”刘吉被段姑娘的偷换概柱搞得很无奈,但又欣赏这位少女的幽默可爱,顿生爱慕。
后来刘吉取得功名,担任翰林院大学士、内阁首辅,人称“刘阁老”。一次刘吉回乡省亲之时又路过段家庄,段老汉告诉刘吉,潴龙河经常决口,使得百姓遭殃。后来刘吉命人在西柳青到北高晃一带修筑了堤坝,治理了水患。
潴龙河上:由“惠民桥”到“毁民桥”
刘吉修堤造福了一方百姓,而侵华日军为了使自己交通方便,曾强令北高晃百姓修筑大桥。“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当时,北高晃、郑庄至南庄据点的公路已经修成,而北高晃村南有潴龙河阻隔,1940年3月,日寇强令村民修桥。
为了抢夺修桥的木料,日伪军对北高晃、八里庄、东柳青、西柳青、辛家庄等附近村庄进行“扫荡”,把能用的木料和成材树木一一登记,然后叫各村的村长组织本村的人力、车辆送到修桥基地。曾经以垂柳依依著称的东柳青和西柳青,已是一片荒芜。
日伪军一面抢夺木料,一面抓丁拉夫,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就强迫抓来的民夫上工地,每天一早一晚,河水冰冷刺骨,民夫们在冰冷的水下施工,稍有怠慢,就会遭受日伪军的毒打。工期历时三个月,民夫们以糠菜为食,搭窝棚为屋,干的却是自己不愿干而又不敢不干的活。
大桥建成后,日军给其命名“惠民桥”。真的惠民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1942年5月,侵华日军发动了“五一大扫荡”,北高晃村抗联文教主任、抗日小学教员楚恒璞用纸写上“毁”字,贴在了桥栏杆的“惠”字上,“惠民桥”就这样成了“毁民桥”,还了它的本来面目。解放后,这座桥被拆除。
孟尝村:孟尝君与“中国皮都”
蠡县有个孟尝村,提到孟尝村的名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而在当地传说中,孟尝村的得名还真和孟尝君有关系。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田文也就是孟尝君,在齐宣王时期担任相国。宣王死后,泯王即位,秦昭襄王想邀孟尝君到秦国去相国。当时,秦强齐弱,孟尝君不敢不去,只好带了一批门客赶赴咸阳。
在路过今天的蠡县留史镇时,他买了一件纯白的狐狸皮袍子,献给了秦昭襄王,昭襄王爱不释手,之后收藏了起来。昭襄王想拜孟尝君为相国,但群臣纷纷反对,秦昭襄王本人也左右为难:孟尝君是齐国人,由他做相国容易引狼入室,放他回齐国,孟尝君有食客三千,而且又了解了秦国的情况,等于放虎归山。于是就把孟尝君软禁了起来。
孟尝君派人向昭襄王的宠妃樊姬求助,让樊姬在昭襄王面前求情,放走孟尝君一行。樊姬的条件是得到那件白狐皮袍。殊不知孟尝君恰巧有个门客擅长钻狗洞盗取东西,这个门客悄悄把昭襄王的白狐皮袍盗出来献给了樊姬。樊姬芳心大悦,在秦昭襄王面前百般温柔,求他放人。孟尝君得到了通关文书,又有门客学鸡叫,叫开了函谷关的城门,孟尝君这才和门客连夜逃出。这便是有名的“鸡鸣狗盗”典故。
留史的白狐皮袍救了孟尝君及其门客的命,在回齐国的路上又途经留史镇,为报答留史皮草商人的救命之恩,他在留史开设了三家旅店,后来由于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在三家旅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东孟尝、中孟尝、西孟尝三个村子。
孟尝君死后,留史、孟尝一带的人们为纪念他修建了“君子庙”,虽然这座庙宇今天已不在,但孟尝村的名字却沿袭至今,孟尝村和孟尝君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留传,留史一带的皮草生意也因为孟尝君而兴隆起来,成为了“中国皮都”。
我的蠡县情结
虽然我生在北京,但别人要问我是哪里人,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是蠡县人。如果对方还是一脸不解,我会略带贫嘴地解释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蠡县蠡吾镇北高晃村人。”听家里老人说,北高晃村楚姓人口占全村人口90%以上,大都自明朝万历年间起至清朝顺治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过来的。爱国将领楚溪春,也一说即《亮剑》中的楚云飞人物原型,以及近现代教育家、河北大学创始人楚昌龄先生,都是北高晃村的人。
此外,蠡县是华北地区数一数二的麻山药生产种植区。由于方言原因,这里管白薯叫山药,管山药叫麻山药。现在每次去菜市场看到卖山药的,我总忍不住要问问是不是蠡县的麻山药。
九岁那年,我第一次回蠡县老家。此后,我对这片土地的认同、向往、热爱、思念与日俱增。多少年来,只要一提到蠡县,我的神经就立刻敏感起来,甚至一看到“蠡”字,我定要去仔细瞧瞧。后来逐渐学会了蠡县方言,如今我在北京的家里常会说蠡县话,和朋友交谈也时常冒出一句“你干么(mo)呢(ni)”(你干什么呢)、“你吃喽呗(bai)”(打招呼用语,你吃了么)……真可谓乡音永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