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两个基本点
2014-08-30王俊彦姜斌冒泽慧王晶臧寿鸿
王俊彦+姜斌+冒泽慧+王晶+臧寿鸿
摘要:随着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探讨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基于学位制度设计的特征和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点:基础性和实践性。基础性强调通过基础课程设置和基础科研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视野;实践性强调通过大量全方位的校内外实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基础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01-0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也不断调整和完善。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我国从2009年开始在硕士研究生层面设置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3年7月,全国有699万大学生毕业,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截至4月19日,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28.24%,其中研究生签约率36.59%,本科生签约率26.6%,专科生签约率16.84%。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原因,也有招生和培养的学生专业和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因。2012年4月,国家教育部发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13年高校招生停止扩招,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提出控制高校招生规模,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自2009年全面开展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态,但在实践中仍有许多基础性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培养及如何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和应用性。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制度
我国自1991年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招收在职人员,以非全日制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采用“入学不离岗”的形式进行学习,形成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并存的培养模式。在20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培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经验。2009年我国全面展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从应届本科生中招生,采用全日制的培养方式,在招生范围、培养方式等诸多方面均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类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真正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特色,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沿用原来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成“缩量版”的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管理体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认识和社会认同方面的原因。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制度的设立,是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和高度分化需要的产物;同时也是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随着全国科技人才短缺的情况得到根本性缓解,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并不从事与研究或教学等专业技术相关的工作。以武汉大学为例,2008年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在科研和高等教育单位、升学或出国、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为15.86%、17.51%、66.63%。从这一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岗位目标已显著地从专业技术岗位转向党政管理岗位、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等非学术性的社会岗位。所以改变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目前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既有的培养方式和管理体制都是服务于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如何通过培养过程来体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在实践中,要抓住基础性和实践性这两个基本点,才能真正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立足之本——基础性
基础性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立足之本。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教育,是大学生本科毕业以后进行的更高层次教育,认识和理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这个基本点。
1.基础理论课程建设和基础科研能力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建设和基础科研能力的培养。较之于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不以科研或教学等学术性研究作为事业目标,所以在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可以不作严格要求,其在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上,要求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虽然我国的高校长期的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经验基本上能满足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但是目前关于建立适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研究生、研究生指导教师和高校管理人员在认识上还未取得完全一致,很多情况下,是照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或将其略作删减。
2.博士招生规模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础性的另一个意义是指,从学位结构来看,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博士研究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2年全国招生博士研究生近6.8万人,已超过2002年全国授予的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数量。博士生日益成为我国科研工作和高校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而硕士研究生已难以适应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的需要。从国际范围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时,是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于15%而低于50%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于50%时,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的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和过渡性是大势所趋。在欧美很多国家,对于今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来说,硕士阶段主要是基础性课程的学习和基本科研训练,为进入博士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和科研创造奠定基础;对于打算直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来说,硕士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今后进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915万人,全国平均录取率75%。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的发展,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日益增强,专业化不断削弱。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仅仅依靠本科学历,大学生已很难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整个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的需求也必然同步提高,这也是目前我国面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状况说明我国面临着迫切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改变本科教育过分专业化培养是大势所趋。经过近十年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得到很大发展,在数量上已跻身世界前列。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重点,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抓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应用性、交叉性,通过基础性和创新性的课程设置,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同时通过基础性的科研训练、工程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等措施,为学生即将面临的社会职业选择做好必要的准备。
3.职业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基础性的第三个含义是其职业性。不同于之前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生的,他们没有职业经历和实践工作经验,所以,在培养过程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加强他们职业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中既包含基础性的技术能力、工程能力,也包括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经营与管理、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基础性培养。我国原有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是学术型人才,主要满足教学和科研单位的人才需求。需求这种类型人才的单位,目前基本都是国有的、计划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内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面向生产经营第一线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它们基本都是市场经济的独立主体,其选择人才的方式也主要是市场经济方式的。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如何尽量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已成为重要的目标。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础性,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缩短校园与社会就业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所在——实践性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实践性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性实践能力,也包括经营性和创业性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包括生产经营全过程实践训练;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践性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自我创业正在日益成为很多毕业生的选择,关于创业和择业的能力训练也成为培养过程中的内容之一。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继续保持和加强原有的校内培训实践基地的建设,也要积极探索新的实践训练方式,我校目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双导师制和与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实践和训练基地。双导师制是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派校内、校外两名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基础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从各国的经验看,双导师制是一种有效的制度设计,目前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协调性不够,以及校外导师的积极性、责任落实等方面。对于校内导师,在选聘方面,注重将导师的横向课题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联系起来,通过这两者的联系,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课题任务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有效地联系起来。对于校外导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问题,其中既有学生认知差距的原因,也有学校培养管理方面的问题。另外,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对选聘的校外导师,也要从日常管理、学术荣誉、经济效益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保证双导师制的确实有效。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践培训基地,也是为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我校陆续与几个重要的科技企业或科研单位签订了共建科研和研究生实习训练基地协议,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结合起来,全日制专业学校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有一年的实习时间,在这过程中,通过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职业能力各个层面均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和明显的提高。
四、抓住两个基本点,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目前存在定位不准确、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界限模糊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联系起来。世界上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比较成熟和规范的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等,大都将获得专业硕士学位作为某些特定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的先决条件,从而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现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并且职称评审制度并不是专业技术领域的准入制度,而是对既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认证。我国目前正逐渐在某些专业技术领域,将入职资格严格地与专业学位教育联系起来。这种制度设计代表了一种趋势,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接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岗位的职业门槛。这也将为高等学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提供更为准确的目标和定位。国家已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控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的规模,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这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迅速地大众化和普及化,许多的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本科教育成为人们的基本选择,因而在人才市场和专业技术岗位的竞争中,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正逐渐失去标识意义。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和起始薪酬水平不断降低,就是这种状况的反映。同时,也说明我国高校的本科学历层次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我校应该稳定本科教育规模,保证本科教育质量的情况下,大力推进本科后的教育,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现阶段,首先,应该重点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同时积极准备条件,争取早日开展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如工程博士)的教育。目前我国的学位制度建设在结构上仍然没有完善,最显著的缺点就是作为与学术型学位平行且同等重要的专业学位设置上的不完整。学术型学位设置从低到高分三级:学士、硕士和博士;而专业型学位仅仅设立有学士和硕士两级学位,仅在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领域设置有专业博士学位。从欧美等国家的经验看,专业博士的数量一般都占到博士招生数量的50%以上,我国目前这一比例仅为1%左右,仍处于试点阶段。我国目前的这种专业学位制度设计的欠缺,使得专业学位从结构上就低于学术型学位。一名考生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后,如果想继续深造的话,也很难再转向去报考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这也抑制和挫伤了学生报考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积极性。国家目前也在积极稳妥地进行专业博士的理论研究建设试点工作,我们也在积极着手准备,进行先期的必要研究和准备。
学位制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制度,是一种现代的社会拟制和国家制度,在选拔和塑造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学位制度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科学技术革命及现代社会专业技术职业的日益专业化趋势。我国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也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满足社会对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需要。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介于本科后、博士前的教育层次,基础性和过渡性是其根本特点。在现阶段,专业硕士学位作为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级的专业学位,其面向实践的终结性决定了,基础性和实践性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杨玉良.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答记者问[DB/OL].http://edu.sina.com.cn/kaoyan/2009-03-04/0937189835.shtml.
[2]康翠萍.学位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22.
[3]王明道.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导师队伍的调查分析与建设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30-34.
[4]南方周末:跨专业“科硕”们的困局[Z].2012-03-21.
[5]“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教改项目:本文是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模式”(编号:JGZZ12_009)及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注重能力培养,探索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俊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教学办主任,副研究员;姜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冒泽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王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臧寿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