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因素的分析
2014-08-29石月
石月
【摘要】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脑卒中患者106例,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4例为SIP组, 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2例为对照组, 两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比较。结果 SIP组伴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及头颈部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以及吸烟、饮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发热以及颅内外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进展性脑卒中(SIP)早期进展的监测指标, 进行早期预测和早期治疗是降低该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1]。本文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 以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等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有54例符合SIP的诊断标准[2]为SIP组, 其中男30例, 女24例, 年龄47~79岁, 平均年龄(68±8)岁;另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9 例, 女23例, 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69±9)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观察指标 观察较为公认的危险因数如年龄、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史、吸烟史等, 行颈动脉超声/头颈MRA检查以了解颈部及颅内有无血管狭窄[3]。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IP组伴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及头颈部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以及吸烟、饮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对比情况, 见表1。
3 讨论
本文分析了54例进展性脑卒中及同时期入院的52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结果提示有些脑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进展有关,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卒中后发热、颅内或颈部血管狭窄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 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以及颅内或颈部血管的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伴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应积极地给予适当控制血压、调控血糖、降尿酸、抗炎、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4], 尽早预防脑卒中进展的发生以改善转归。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99.
[2] Birschel P, Ellul J, Barer D.Progressing stroke:towards aninternationally agreed definition. Cerebrovasc Dis, 2004,17(2-3): 242-252.
[3]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34-135.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81-383.
[收稿日期:2014-04-21]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脑卒中患者106例,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4例为SIP组, 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2例为对照组, 两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比较。结果 SIP组伴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及头颈部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以及吸烟、饮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发热以及颅内外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进展性脑卒中(SIP)早期进展的监测指标, 进行早期预测和早期治疗是降低该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1]。本文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 以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等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有54例符合SIP的诊断标准[2]为SIP组, 其中男30例, 女24例, 年龄47~79岁, 平均年龄(68±8)岁;另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9 例, 女23例, 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69±9)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观察指标 观察较为公认的危险因数如年龄、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史、吸烟史等, 行颈动脉超声/头颈MRA检查以了解颈部及颅内有无血管狭窄[3]。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IP组伴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及头颈部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以及吸烟、饮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对比情况, 见表1。
3 讨论
本文分析了54例进展性脑卒中及同时期入院的52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结果提示有些脑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进展有关,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卒中后发热、颅内或颈部血管狭窄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 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以及颅内或颈部血管的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伴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应积极地给予适当控制血压、调控血糖、降尿酸、抗炎、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4], 尽早预防脑卒中进展的发生以改善转归。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99.
[2] Birschel P, Ellul J, Barer D.Progressing stroke:towards aninternationally agreed definition. Cerebrovasc Dis, 2004,17(2-3): 242-252.
[3]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34-135.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81-383.
[收稿日期:2014-04-21]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脑卒中患者106例,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4例为SIP组, 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2例为对照组, 两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比较。结果 SIP组伴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及头颈部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以及吸烟、饮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发热以及颅内外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进展性脑卒中(SIP)早期进展的监测指标, 进行早期预测和早期治疗是降低该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1]。本文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 以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等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有54例符合SIP的诊断标准[2]为SIP组, 其中男30例, 女24例, 年龄47~79岁, 平均年龄(68±8)岁;另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9 例, 女23例, 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69±9)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观察指标 观察较为公认的危险因数如年龄、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史、吸烟史等, 行颈动脉超声/头颈MRA检查以了解颈部及颅内有无血管狭窄[3]。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IP组伴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及头颈部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以及吸烟、饮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对比情况, 见表1。
3 讨论
本文分析了54例进展性脑卒中及同时期入院的52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结果提示有些脑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进展有关,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卒中后发热、颅内或颈部血管狭窄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 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发热以及颅内或颈部血管的狭窄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伴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应积极地给予适当控制血压、调控血糖、降尿酸、抗炎、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4], 尽早预防脑卒中进展的发生以改善转归。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99.
[2] Birschel P, Ellul J, Barer D.Progressing stroke:towards aninternationally agreed definition. Cerebrovasc Dis, 2004,17(2-3): 242-252.
[3]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34-135.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81-383.
[收稿日期:2014-04-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