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分析

2014-08-29周家德陈昭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周家德 陈昭丰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3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用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组), 每组17例,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P<0.05)。结论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结石性胆囊炎是外科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结石性胆囊炎往往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 且有诱发胰腺炎及癌变等疾病的可能性, 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胆囊[1]。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由于老年患者全身各器官功能衰退, 因此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具有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发展较快、并发症多和危险性高的特点[2]。现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4例, 入组标准:患者有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腹痛, 部分伴恶心、腹胀、呕吐, 体温36.1~38.7℃, 腹部有明显反跳痛、肌紧张、压痛等临床症状[3];墨菲氏征阳性或可疑阳性;并做B超或者MRI检查确诊;年龄≥60岁。按照患者的手术方式不用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组)。观察组17例, 其中男11例, 女6例, 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67.3±5.2)岁;合并冠心病8例, 高血压6例, 糖尿病3例;发病到就诊时间15~70 min。对照组17例, 其中男10例, 女7例, 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68.1±6.3)岁;合并冠心病9例, 高血压7例, 糖尿病1例;发病到就诊时间15~60 min。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采取全身麻醉 , 麻醉成功后取右上腹直肌或右肋缘下做5~12 cm切口, 逐层切开腹壁进腹, 充分暴露术野, 采用顺切法、逆切法或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脐下缘做1 cm切口, 注入CO2气体, 建立人工气腹, 气压维持在12~15 mm Hg (1 mm Hg=0.133 kPa), 选择“四孔法”行胆囊切除。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具体见表2。

3 讨论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①临床症状与病情不符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起病急, 且病情进展较快, 而老年患者对炎症的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和对疼痛感觉迟钝, 因此其发热及白细胞升高并不明显, 其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②穿孔率较高 老年患者多合并全身性动脉硬化, 且胆囊动脉为终末端血管, 发生炎症时易形成栓塞, 从而导致胆囊壁的坏死;同时嵌顿在颈部的胆囊结石使胆囊内压升高, 加之局部组织受压缺血, 最终易导致胆囊颈部穿孔;③手术风险大 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系统疾病, 因此手术风险增大。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 已在临床应用一百多年, 但由于患者创伤大、预后较差及并发症高等缺点, 在临床上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取代[5]。由于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而病情发展又较快, 即使没有局限性腹膜炎体征、发热及血常规改变, 仍可很快发展至坏疽性胆囊炎, 因此应该及早的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训如.微创胆道外科手术学.第5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0:67-69.

[2] 杨爱忠. 3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4):227-228.

[3] 杨洪, 刘永国, 李晓渝.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策略探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19):2578-2579.

[4] 赵红芳.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2, 11(4):174-175.

[5] 王虎, 胡娟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7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 2008, 15(12):322-323.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3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用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组), 每组17例,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P<0.05)。结论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结石性胆囊炎是外科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结石性胆囊炎往往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 且有诱发胰腺炎及癌变等疾病的可能性, 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胆囊[1]。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由于老年患者全身各器官功能衰退, 因此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具有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发展较快、并发症多和危险性高的特点[2]。现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4例, 入组标准:患者有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腹痛, 部分伴恶心、腹胀、呕吐, 体温36.1~38.7℃, 腹部有明显反跳痛、肌紧张、压痛等临床症状[3];墨菲氏征阳性或可疑阳性;并做B超或者MRI检查确诊;年龄≥60岁。按照患者的手术方式不用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组)。观察组17例, 其中男11例, 女6例, 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67.3±5.2)岁;合并冠心病8例, 高血压6例, 糖尿病3例;发病到就诊时间15~70 min。对照组17例, 其中男10例, 女7例, 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68.1±6.3)岁;合并冠心病9例, 高血压7例, 糖尿病1例;发病到就诊时间15~60 min。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采取全身麻醉 , 麻醉成功后取右上腹直肌或右肋缘下做5~12 cm切口, 逐层切开腹壁进腹, 充分暴露术野, 采用顺切法、逆切法或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脐下缘做1 cm切口, 注入CO2气体, 建立人工气腹, 气压维持在12~15 mm Hg (1 mm Hg=0.133 kPa), 选择“四孔法”行胆囊切除。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具体见表2。

3 讨论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①临床症状与病情不符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起病急, 且病情进展较快, 而老年患者对炎症的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和对疼痛感觉迟钝, 因此其发热及白细胞升高并不明显, 其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②穿孔率较高 老年患者多合并全身性动脉硬化, 且胆囊动脉为终末端血管, 发生炎症时易形成栓塞, 从而导致胆囊壁的坏死;同时嵌顿在颈部的胆囊结石使胆囊内压升高, 加之局部组织受压缺血, 最终易导致胆囊颈部穿孔;③手术风险大 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系统疾病, 因此手术风险增大。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 已在临床应用一百多年, 但由于患者创伤大、预后较差及并发症高等缺点, 在临床上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取代[5]。由于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而病情发展又较快, 即使没有局限性腹膜炎体征、发热及血常规改变, 仍可很快发展至坏疽性胆囊炎, 因此应该及早的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训如.微创胆道外科手术学.第5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0:67-69.

[2] 杨爱忠. 3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4):227-228.

[3] 杨洪, 刘永国, 李晓渝.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策略探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19):2578-2579.

[4] 赵红芳.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2, 11(4):174-175.

[5] 王虎, 胡娟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7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 2008, 15(12):322-323.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3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用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组), 每组17例,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P<0.05)。结论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结石性胆囊炎是外科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结石性胆囊炎往往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 且有诱发胰腺炎及癌变等疾病的可能性, 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胆囊[1]。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由于老年患者全身各器官功能衰退, 因此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具有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发展较快、并发症多和危险性高的特点[2]。现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4例, 入组标准:患者有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腹痛, 部分伴恶心、腹胀、呕吐, 体温36.1~38.7℃, 腹部有明显反跳痛、肌紧张、压痛等临床症状[3];墨菲氏征阳性或可疑阳性;并做B超或者MRI检查确诊;年龄≥60岁。按照患者的手术方式不用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组)。观察组17例, 其中男11例, 女6例, 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67.3±5.2)岁;合并冠心病8例, 高血压6例, 糖尿病3例;发病到就诊时间15~70 min。对照组17例, 其中男10例, 女7例, 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68.1±6.3)岁;合并冠心病9例, 高血压7例, 糖尿病1例;发病到就诊时间15~60 min。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采取全身麻醉 , 麻醉成功后取右上腹直肌或右肋缘下做5~12 cm切口, 逐层切开腹壁进腹, 充分暴露术野, 采用顺切法、逆切法或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脐下缘做1 cm切口, 注入CO2气体, 建立人工气腹, 气压维持在12~15 mm Hg (1 mm Hg=0.133 kPa), 选择“四孔法”行胆囊切除。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具体见表2。

3 讨论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①临床症状与病情不符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起病急, 且病情进展较快, 而老年患者对炎症的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和对疼痛感觉迟钝, 因此其发热及白细胞升高并不明显, 其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②穿孔率较高 老年患者多合并全身性动脉硬化, 且胆囊动脉为终末端血管, 发生炎症时易形成栓塞, 从而导致胆囊壁的坏死;同时嵌顿在颈部的胆囊结石使胆囊内压升高, 加之局部组织受压缺血, 最终易导致胆囊颈部穿孔;③手术风险大 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系统疾病, 因此手术风险增大。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 已在临床应用一百多年, 但由于患者创伤大、预后较差及并发症高等缺点, 在临床上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取代[5]。由于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而病情发展又较快, 即使没有局限性腹膜炎体征、发热及血常规改变, 仍可很快发展至坏疽性胆囊炎, 因此应该及早的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训如.微创胆道外科手术学.第5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0:67-69.

[2] 杨爱忠. 3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4):227-228.

[3] 杨洪, 刘永国, 李晓渝.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策略探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19):2578-2579.

[4] 赵红芳.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2, 11(4):174-175.

[5] 王虎, 胡娟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7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 2008, 15(12):322-323.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

猜你喜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结石疗效分析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