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形势?明确方向全面推进技工院校改革转型
2014-08-29张立新
最近,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马凯两位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位校长对此非常关注,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职教会精神,了解最新政策措施,反映技工院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促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建议。由全国技工院校自发组织带有非官方和非营利性质的民间论坛,可以使部里及时了解大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讨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同时,还能促进横向沟通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增强技工院校凝聚力,好处多多,值得尝试,应予支持。这次是第一届,我衷心希望论坛取得成功,也希望论坛能够坚持办下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共同促进技工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借这个机会,我就新形势下技工院校的改革转型问题,与各位校长做一个交流。
一、准确把握技工院校面临的新形势
研讨技工院校改革转型,必须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认真总结技工院校探索积累的经验;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准确分析制约技工院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要坚持前瞻思考,科学研判技工院校改革转型面临的重大机遇。
首先,技工院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鲜明特色。
技工院校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为目标,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阵地,是集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经过60多年的历史积淀,在人社部门综合管理下,技工院校以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高端引领、多元办学、内涵发展,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坚持就业导向,办学目标明确。技工院校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生产和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二是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先进。技工院校坚持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贯穿在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发展规划、教学和管理等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合作模式。三是适应市场需求,突出专业特色。人社部门将管就业、管技校有机结合,引导学校把专业建设作为立校之本,指导技工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并动态调整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四是坚持工学一体,深化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式,开发并推广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提高培养质量。五是坚持多元办学,开展职业培训。技工院校积极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群体开展职业培训,年培训量500多万人次,成为职业培训重要基地。六是注重职业素养,突出德技双馨。技工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德技双馨、身心双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些都是技工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的经验,代表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
其次,技工院校面临着诸多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尽管技工院校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招生难。受社会观念、生源减少、高校扩招和体制机制障碍等因素影响,技工院校“就业火爆但招生不旺”的状况逐渐成为常态,且生源素质有所下降。绝大多数省份技工学校无法列入中职招生计划,技师学院无法列入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在与职业院校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资金缺。技工院校普遍缺少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资金,由于体制原因,一些技工院校无法享受到同层次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教育费附加等资金政策支持。技工院校开设的专业主要覆盖二三产业,实习实训设备和耗材投入量大、更新换代快,但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部分学校缺乏改建、扩建或新建校区的建设资金筹集渠道。三是待遇差。技工院校尚未设立“正高”职称岗位,教师只能晋升到高级讲师,职业吸引力不强。技工院校毕业生无法获得教育部门认可的学历证书,高级技工班以上毕业生和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因没有所谓的“学历”,无法参加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也没有资格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无法在人才流动部门存放档案,职业发展受到限制,在工资级别、福利待遇和使用上有很大差距。此外,技工院校与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培养模式等方面日益趋同,技工院校区别于其他职业院校的“特色”越来越不明显,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能否解决好上述问题,是对各级人社部门和所有技工院校的考验,我们必须勇于面对问题,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第三,技工院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也面临良好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关于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讲话,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指针、新论断、新要求,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为技工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历史性部署,明确要求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给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给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就业总量矛盾,特别是解决当前更为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给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持续改善民生,为农民工等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任务。二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顶层设计,为包括技工院校在内的职业院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马凯副总理强调,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举措,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最现实途径,是服务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基础,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这些指示进一步明确了人社部门在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各级人社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优势,统筹推进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决定》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进一步明确了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相关工作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三是今年初召开的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能力建设工作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这为深入推进技工院校发展转型奠定了基础。今年4月,尹蔚民部长在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开展春潮行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事关全局的三大目标任务。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就是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形成企业、院校、社会多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推动职业培训工作全面开展。这是今后长期的中心工作任务。春潮行动,是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每年培训农民工1100万人次以上,是今后7个年度的重点任务,是职业培训工作的新拓展。创新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破除陈旧的观念和固有的思维定势,创新“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奠定我们的优势。总之,有了以上这些重要任务和职责在手,我们就会长期处于主动和中心地位,我们的事业空间广阔、前景无限。endprint
二、明确技工院校改革转型的新方向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工作时强调,必须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这既是长期以来技工院校发展所遵循的原则,也是今后技工院校改革转型必须长期坚持的路径。围绕国务院提出的要求,我认为技工院校转型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一)坚持“守土有责”
即坚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技工院校的体制不动摇。从依法行政看,人社部门综合管理技工院校是按照《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定确定下来的,是严格依法行政。从历史沿革看,技工学校是由劳动部门为解决失业青年就业问题而举办的工人培训学校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由人社部门综合管理,形成鲜明特色,取得丰硕成果。从实际效果看,人社部门主管的劳动就业、职业资格和技能鉴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等工作,对职业教育具有引导、支持、促进、服务、保障作用。由人社部门管理技工院校,有利于发挥职能优势,为技工院校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管理方式看,人社部门管理技工院校主要是管宏观、规划、指导、督查等工作,舍得放权,不干预学校具体事务,学校有充分自主权。工作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以制定政策、实施项目、开展活动等为抓手,全力推动改革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和转型,并着力解决学校经费投入、基础建设、招生就业和教师、学生职业发展等实际问题。这些都为技工院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之,人社部门要勇于担当,坚定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地把技工院校管好。技工院校要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共同攻坚克难,在现有体制下实现新发展。
(二)坚持就业导向
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直接服务就业特别是青年就业,这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原则。要牢牢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以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办学标准。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纷纷涌现,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加快,网购快递、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势头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态势良好,社会分工也随着城市化进程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因此,各地要结合经济结构变化制定技工教育发展规划,把新产业作为技工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找到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要完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定期发布制度,引导技工教育围绕市场需求办学校、根据产业发展设专业、按照岗位要求搞教学,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三)坚持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既是企业获得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和提高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满足企业需求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技工院校最基本的办学制度,是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是校企合作发展活力之源,各地、各学校要继续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企业得人才、职工得技能、学生得就业、学校得发展的多赢目标。政府要发挥引导、规范、督导、评估作用,通过健全法规政策,规范校企双方权利义务,指导校企双方在招工招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职业培训、内部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深度合作,建立具有市场机制特点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校企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市场化、集团化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技工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技工教育汇聚,鼓励组建技工教育集团(联盟),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办学效能。
(四)坚持课程改革
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我们在总结技工院校多年来改革实践经验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先进课程模式,是技工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学体制的一场革命,是决定院校生存的大事业,将引领职业院校发展,并产生长远、深刻影响,意义重大。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认识,坚定地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把这一看家本领坚决加以推广并逐步完善,不断改革创新,形成新特色,建立新优势。
(五)坚持多元办学
技工院校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由注重学制教育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转变,积极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群体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成为融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公共实训、技师研修、技能竞赛、人才评价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基地。围绕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制定支持技工院校多元办学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劳动者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研究制定技工院校弹性学制、学分制办法,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六)坚持立德树人
客观上看,技校生源素质相对偏低,很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因此,技工院校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人的发展作为办学第一要务,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办学指导思想内容并深入广大青年学生人心、融入血液、成为共同理想,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努力培养信念坚定、品德优秀、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在严格教育管理的同时,更要关心关爱学生,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合格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社会的认可度,为众多青年铺就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成功道路,从而打造技工院校的育人品牌,形成好口碑,树立新形象。
三、推进技工院校改革转型的主要举措
当前,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是全国人社系统一项重点工作,我部也在抓紧研究制定关于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和推进职业培训等工作的政策措施,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也希望各位校长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支持政策endprint
一是要落实办学自主权。《决定》提出“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我们将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扩大技工院校办学自主权的相关政策,让所有技工院校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束缚,轻装上阵。今年,我们开展了“技工院校专业教师招录问题研究”课题,就是想研究解决技工院校师资招录中的问题。
二是解决技师学院待遇。《规划》提出“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这对于明确技师学院地位、解决制约技师学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协调教育部,研究制定具体操作性办法。
三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协调财政部等部门,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资金政策中,确保技工院校按比例享受。另一方面,督促各地人社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在落实“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等政策时,争取一定比例用于技工院校。
四是完善学生身份、教师职称等政策支持。积极协调部内相关司局,完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制度,畅通学生职业发展通道。研究推进中专和技校教师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价机制,探索在技校教师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
(二)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加快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继续扩大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范围,开发技工院校主体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加大已开发课程推广应用力度,指导具备条件的技工院校使用一体化专业课程;组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技校改革发展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
二是积极探索职业培训包教学。职业培训包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集培养目标、培训要求、课程内容、培训方法、考核评估为一体的职业培训规范,核心是要形成规范、标准、科学的培训模式,方便劳动者、培训机构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使培训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天津等地探索开发职业培训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职业培训包开发技术规程,指导开发一批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的职业培训包,指导具备条件的地区试点开展培训包开发应用,推进职业培训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学徒制在国外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也曾是我国传统技术工人培养的主要方式。根据现代企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我们研究认为,必须改革传统的以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探索建立“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度。下一步,我部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支持的原则,制定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试点方案,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50家企业及一批配套技工院校启动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引导企业加强青年技工培养,健全劳动者岗位成才途径。
(三)加强基础工作
一是实施好相关项目。一方面,配合相关部门科学研究新项目实施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决定》提出:“在整合现有职业教育项目的基础上,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目前,财政部等部门正在研究实施方案,我部将密切关注、及时跟进、为技工院校争取应有的支持。另一方面,实施好原有项目。重点是继续实施好中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指导纳入中职示范校计划的技工院校完成好建设工作,进一步实施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是加强校长和师资培训。考虑对全国技校校长进行轮训。依托全国办学质量高、实训设备好的技工院校,建设一批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同时,依托部分基础好的一体化课改试点院校,建设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国培、省培、校培、网培的师资培训机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重点加大一体化师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办法,加强校长、师资对外交流研修。
三是发挥大赛引领作用。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备战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研究世界技能大赛比赛规则和标准,对于促进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要通过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举办中国技能大赛,为广大技工院校学生搭建展示技能风采的舞台,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引导技工院校学生更好地学习技术。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等活动,开展“走基层、技校行”“技能中国”系列宣传活动,转变社会观念,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宣传技工教育的特色和成效,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注:本文是张立新司长在首届全国技工院校校长论坛上的主旨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