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2014-08-29邱少歌
邱少歌
脑卒中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邱少歌
脑卒中主要是以猝然昏倒, 昏迷, 伴口角歪斜、语言謇涩、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以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高为主要特点, 因此也成为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脑卒中后存活的患者中,大约有60%~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所以在临床中加强综合护理对提高患者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现在作者将近年在工作中的护理体会简要介绍如下。
1 一般护理
1.1 了解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入院后, 在其家属及其知情人的配合下, 详细掌握患者的本次发病诱因、病情、既往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同时了解患者的脾气、性格、不良生活嗜好、居住环境、家庭成员等, 以便在护理中因人制宜, 有的放矢。
1.2 患者病情症状的观察
1.2.1 望神、色、舌, 闻气味、呼吸及说话声音, 问病情了解语音流利否, 切肌肤、脉搏, 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观察二便并做相应的记录, 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分析其病因加以处理。
1.2.2 观察瞳孔, 主要观察两侧瞳孔大小的变化, 两侧大小是否对称, 对光反应灵敏度, 眼球有无凝视及活动度是否正常。
1.2.3 观察肢体的肌力及肌张力, 看患侧肢体肌肉有无异常抽搐、震颤、挛缩, 肌张力是否增高或降低。如出现异常的活动, 要密切观察发作部位、持续时间及缓解情况。对于昏迷患者要注意瘫痪肢体有无压疮及水肿。
2 心理护理
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情绪严重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 如不良的情绪如恐惧、紧张等能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明显减弱, 反之, 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治疗疾病的价值。由于偏瘫失语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患者易产生惊恐不安、自卑、焦虑、惊恐等负面心情, 所以在护理中要极其关心体贴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其消除负面情绪的干扰, 鼓励患者多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其生活的乐趣, 分散他们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
3 口腔、皮肤护理
口腔清洁是预防口疮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2]。为预防脑卒中患者口疮, 选用中药制剂:金银花漱口水、两面针乙醇提取物等, 西药选用庆大霉素漱口液、苏打水含漱液、口泰等对口腔秽臭、舌苔黄腻的患者进行清洗对防止呼吸道感染有明显作用[3]。
4 预防感染
脑卒中患者中呼吸道、尿路、皮肤感染被称为三大感染:中风患者因肢体感觉和(或)运动活动障碍, 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严重受到影响, 如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皮肤感染等, 所以在临床护理中要求对患者定时翻身扣背, 保持皮肤干燥, 保持床单洁净, 室内空气流通良好, 温度适宜, 做好口腔护理, 及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 应积极训练其膀胱自行憋尿及排尿, 便后清洗, 使用爽身粉保持会阴部皮肤干燥。
5 饮食护理
5.1 对饮食方面的护理原则上以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为主,要求患者清淡、低糖、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饮食为主, 同时给予新鲜蔬菜及水果为辅。对于脑卒中昏迷患者和吞咽困难及饮食呛咳者, 应积极采用鼻饲管给流食, 如肠内营养混悬液、米汤、菜汁、豆浆、果汁等。
5.2 对于慢性恢复期的患者而言, 应注意药物及食物滋补,要求做到少量多餐且进食不宜过快。
6 康复锻炼护理
6.1 急性期 以卧床休息为主, 宜动静结合, 至少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 并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防止肌肉关节挛缩,勿使肢体关节扭转、弯曲, 采用按、摩、揉、捏法, 从远心端至近心端, 先轻后重有节奏地按摩, 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关节屈伸、旋转、外展、内收, 运动幅度由小到大, 其主要作用是使经络通畅, 关节滑利, 气血营卫调和。
6.2 恢复期 恢复期以加强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为主, 积极指导患者患肢主动及被动运动, 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灵敏度, 活跃血液循环及肺的呼吸功能。在协助被动活动的同时, 鼓励患者整理一套适合自己的主动训练, 如内收肩部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膝关节和髋关节及运动足趾关节,循序渐进的达到瘫痪肢体活动的目的;鼓励患者练习翻身及上下、左右移动身体, 训练时利用可健侧肢体抓住床栏, 或由家属协助练习坐起。在进行锻炼时应注意, 谨慎患者跌倒使病情加重, 避免在潮湿的地面活动[4]。
6.3 穴位按摩疗法 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醒即给予早期进行穴位按摩治疗, 既能控制病情发展, 亦能有效地减轻症状。选穴:运动区, 平衡区, 言语一区、二区, 口角歪斜者取地仓、颊车、廉泉、人中, 上肢取肩骼、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 下肢取血海、伏兔、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以上穴位分两组, 隔天轮按摩使用。能促使肢体功能恢复, 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5]。
7 护理体会
脑卒中患者病情复杂而且危重, 病程持续时间长, 因此,综合护理在对本病的急性期及其恢复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全面为患者考虑, 细心观察,仔细耐心, 循序渐进为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有效的康复锻炼及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致残率, 促进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1] 张金伟, 刘东楠, 罗岩芬, 等.早期康复对出血性中风并发症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26):6340-6342.
[2] 杨利旺, 黄力子, 郑珑荪, 等.用空气负离子技术清除口腔科诊疗空气汞和细菌污染.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4, 8(4):202-204.
[3] 邱小雪, 高明.32例口腔黏膜改变病人的护理.山西护理杂志, 1999, 13(1):6-7.
[4] 周玉芳.中风56例的康复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2): 384-386.
[5] 杨凤杰.综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38例康复效果观察.中国全科医学, 2006, 8(19):1610-1612.
2014-04-28]
471400 嵩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