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在抢救休克患者时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2014-08-29李芝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多巴胺休克死亡率

李芝明

休克是以机体循环代谢功能的紊乱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综合征, 从本质上来讲它不属于一类疾病, 而是人体的病理生理演变反应[1]。休克多为突然发生, 病情演变凶猛, 死亡率非常高, 临床医师必须选择高效的抢救方式及时地为患者进行有效抢救, 才能使其血压尽快恢复并稳定在正常状态。本院以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以单纯西药、中西医结合配合常规抢救方案为其中29例施治, 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于本院接受抢救治疗的休克患者58例。其中男31例, 女27例,年龄在17~81岁, 平均年龄(54.2±10.6)岁, 病程为0.5~24.0 h。其中, 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分别为25、12、7、8、6例。患者入院时, 均存在心功能下降、轻度/中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以及肺部感染。中医辨证, 58例患者均为心阳暴脱所致休克。西医检查心率降低至每分钟不足60次, 血压降低至不足90/60 mm Hg, 指脉氧降低至不足90%, 动脉血气pH值在7.3~7.4间, 皮肤湿冷, 有代谢性酸中毒症状。随机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 各29例, 年龄、性别、病程、休克类型以及中医辨证、西医诊断结果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抢救:依据动脉血气检测结果, 确定氧流量,为患者实施鼻导管吸氧治疗;颈内静脉置管, 动态检测中心静脉压;采用心电监护仪为患者进行心率、心律、血压以及指脉氧变化。纠正水电平衡、酸碱平衡的失调现象, 补充血容量, 激活血管活性。观察组:20 ml 5%葡萄糖溶液+20 ml参附注射液, 每30分钟1次进行静脉推注, 共推注3次。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40 mg多巴胺, 按照5~15 mg/(kg·min)的剂量进行泵注治疗。对照组:仅用多巴胺治疗, 剂量用法均同观察组。

1.3 评价标准 以90/60 mm Hg为血压界点, 观察两组中患者血压升至这一界点, 并逐渐趋于稳定所用的时间。血压稳定检定标准:心率稳定、心律恢复、指脉氧值高于90%, 患者的意识转归清醒, 停止使用多巴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的心律失常现象, 计量心律失常现象发生率。治疗完成后, 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对两组患者血压升高并稳定在规定值所用的时间, 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进行比较, 对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 血压升至90/60 mm Hg并逐渐稳定的时间相比, 观察组29例患者为(7.8±2.3)h, 对照组29例患者为(12.5±4.0)h, 观察组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心律失常以及死亡现象发生率相比, 观察组心律失常3例, 死亡2例, 对照组心律失常8例, 死亡10例, 观察组救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参附注射液以人参皂苷、乌头碱为主要成分, 可发挥益气固脱、救逆回阳之功效, 可有效救治阳气暴脱所造成的厥脱证, 将其用于休克抢救, 能够在强心、稳压、扩冠的同时,达到对于心律的调整, 抑制心律失常现象的发生。多巴胺作为临床常用抗休克药物, 大剂量的使用可以有效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对于各种类型的休克均有疗效, 但是, 易造成心律失常, 导致患者死亡[2]。本院医师将二者联合为29例患者施治, 疗效显著, 而且有效降低了心律失常率及死亡率, 证明二者联用于休克患者抢救, 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均较好, 值得推广。

[1]林艳, 韦武燕.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全科护理,2010, 8(2): 501-502.

[2]李鸣明.参附注射液、多巴胺注射液对休克疗效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03):471-472.

猜你喜欢

多巴胺休克死亡率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跟踪导练(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