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动互联时代高校信息监控工作
2014-08-28李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络模式,信息传递主体多样化,信息量大幅蹿升,在新的形式下,分析校园网络信息传递的方式与种类,探索移动互联时代校园网络信息监控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校园网 信息传递 监控
虽然出现的移动互联网更加便于用户随时随地的传递信息,但是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因此,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校信息监控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更是保证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
1 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载体
1.1 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且保持低速增长。但是手机网络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网络。2014年1月16日,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在3G网络进一步普及、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校园网络信息的传递主要由无线数据信息来完成。
1.2 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主体不断更新,用户规模增长。在2013年,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达86.2%。与传统及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相比,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还增加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并为用户提供了诸如支付、金融等内容的综合服务,保证了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
2 移动互联时代做好高校网络监控工作的必要性
2.1 在校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且具有追求新鲜事物的特性,因此,大学生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各类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以及娱乐的主要方式。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2.15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7594万,年增长率达到54.5%。
2.2 校园网络信息监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2.1 信息传递速度快。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大学里中间已经普及、手机上网更是被广泛使用,由于手机的便携性和可移动性,学生无论课上课下、身在哪里都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连接互联网,获得信息的速度要远比传统方式快,信息内容更加及时、全面。通过移动社交平台,使得信息在第一时间就开始传递,传递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2.2.2 信息量剧增。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整体即时通信用户的大规模增加,以及与传统及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相比,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还增加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并为用户提供了诸如支付、金融等内容的综合服务,必然就产生了信息量的急剧、大量的增加。
2.3 虚假信息、不良言论充斥网络。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开始用移动互联网络传播虚假、诈骗信息,宣传不良言论。大学生涉世不深,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时刻,对于信息的好坏鉴别力不够。容易受到不良言论的影响,容易成为一些诈骗信息的受害者。
3 移动互联网信息存在和传递方式的变化
3.1 传统的用户的上网入口从NetScape网景的浏览器开始,到雅虎的门户网站媒体内容,到Google的搜索引擎拿机器爬来的内容加排序规则,到Facebook拿用户的关系链及用户推送的内容。而移动互联网,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使用社交媒体,通过手机推送内容。目前,用户主要通过Facebook的分享、微信朋友圈以及群组获得内容。通过手机传递的网络信息方式由之前大多数用户的被动接收变成了主动发布或是接收并转发,但是信息监控的主要内容是对主动信息的控制。
3.2 移动互联网信息内容形式还可分三种。一种是文章,主要以网页型态呈现,一种是手机应用APP,需要下载,以及还有类似微信这样超级手机通讯平台所创造的微信APP。不论哪种内容,用户取得的主要管道都已不是搜索引擎。通讯软件或社交媒体才是信息集中存在和传递的平台。
4 网络信息监控工作方法建议
①成立自上而下负责制的信息监控部门,加强信息监控意识。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网络信息舆情事件,建立突发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加强与政府相关网络监管部门合同的同时配合网监部门的工作,贯彻执行网监部门的任务和要求。②高校要着力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信息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针对移动网络APP和通讯平台,与iOS和Andriod等各类基础信息平台建立过滤接口,从根源处进行关键词、字符过滤,并通过移动信息间隔进行信息反馈。③加强校园思想政治建设,实时掌握师生思想情况,建立校内信箱、微信圈、微博等,建立师生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载体。信息监控工作人员要熟悉各类移动互联网络应用服务。④对师生进行思想教育,建立师生一体监控机制,师生作为信息传递的主体,同时又是信息监控的主体,形成全面的信息监控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
[2]赵忠东.“魔”式为王: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2013.
[3]张睿.移动互联网技术,2010年4月1日.
作者简介:李鹏(1984-),男,山西阳泉人,研究方向: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工作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