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新举措
2014-08-28王笑一等
王笑一等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成熟,高职教育的办学格局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高职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性也越来越强。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必须积极改革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本文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专业学校为例,研究和探讨了基于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为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借鉴。
关键词:职教集团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创新发展 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其教育体制改革也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为抓住机遇,积极与市场接轨,不断提升其办学层次和质量,将校企合作引入办学领域,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上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本文仅以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我国当前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的良性发展。
1 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依托职教集团建立起来的高职院校,创办于1982年,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批准的首批重点职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职业人才,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已经与50多家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观念层面存在问题
1.1.1 企业热时学校冷。目前,随着我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不断发展成熟,校企合作的途径与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主要包括“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实习就业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股份合作等。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筹资办学,在专业课程选择和师资建设上以企业需求为标准,积极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其办学的职业化水平。另外,在科研项目开发中,学校坚持与企业合作,采用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的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科研成果的研发周期,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人才的专业化科研实践能力。综合当前各大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何种模式的校企合作都必须坚持“双向服务”方针,即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积极提升其服务质量,以推动办学水平的提高。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始终追求价值的最大化,而学校则坚持以推动毕业生就业为根本方针。当企业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时,学校则因教学计划与其时间安排存在冲突而无法及时提供人力资源,造成供求失衡,企业热时学校冷,无法产生真正的合作效应,不利于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健康稳定发展。
1.1.2 学校热时企业冷。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的有效载体,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推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双赢意义重大。但从当前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一些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到位,将教学培训视为负担,人才培养积极性和合作度不高,缺乏持续内在动力,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办学质量,对其人才培养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另外,在校企合作时,一些企业仅将专业性较低的岗位提供给学校,技术难度较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收效不大。除此之外,一些企业坚持以盈利为目的,将合作重点放在那些科研转化率和经济回报率较高的项目上,而不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学校热时企业冷,导致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进一步拉大,违背了校企合作的初衷。
1.1.3 办学理念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仅仅将校企合作视为一种流行化趋势,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在推动学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其办学理念存在偏差。而在实际校企合作过程中,一些学校片面将顶岗实习视为学生到企业充当“廉价劳动力”,而忽视了其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顶岗实习环节,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实施岗位的分析和了解,同时缺乏后续的评价反馈,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另外,在“以学代工”环节,学校对其认识不足,将工学结合简单地理解为一般实习,理论内容过多,实践操作环节过少,不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
1.2 缺乏有效保障
1.2.1 法律保障不足。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校企合作发展的法律法规,如《职业教育法》,以推进校企办学的有序进行。但地方尚未出台具体的实施条例,这就使得校企办学流于形式,法律保障不健全,无法切实有效地保护校企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无法起到有力的法律监督和约束作用,校企合作办学难以深入开展。
1.2.2 宏观调控不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高层次、高覆盖率的宏观调控机制,各级政府的调控能力有限,缺乏统一的调控规划,缺乏配套服务机制,这就导致了一些项目缺乏充分协调,校企合作内在动力不足,合作层次难以深入,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1.2.3 高职院校自身实力有待加强,优势不明显。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其实力水平有待加强,这就使得企业的合作度较低,校企合作难以顺利开展。而一些中职学校则利用其成本低这一优势,吸引了许多中小企业前来合作,高职院校则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其办学合作优势不明显。
2 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供需时间存在差异。高职院校为方便人才培养的控制和调整,往往会根据其教学的具体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计划详细的规定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实习、社会实践等的详尽安排,以便人才培养的有序进行。而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通过制定生产任务和订单来安排,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实效性。由于校企双方的供需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了供需脱节,校企合作人才实训难以进行。endprint
2.2 管理方式不同。在定岗实习期间,企业往往采取员工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实习学生,由于缺乏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双方的想法和看法难以达成一致,这就造成管理质量低下,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另外,学校在实习期间与学生的联系不紧密,学生管理完全依靠企业管理者,管理松散,学生缺乏实习兴趣,难以实现预期的实习目标。
2.3 实习就业待遇差距过大。目前,受高校教育体系的制约,学生的实习期普遍集中在毕业当年,实习就业时间出现交叉。在此情况下,一些学生和家长过分重视就业,而忽视了实习的重要性,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对其待遇要求过高,而忽略了实习的主要目的,实习期间心理起伏过大,频繁跳槽,导致校企合作难以长期进行。
3 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是提高校企合作办学质量,保证校企合作稳定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部作为学校下属的管理部门之一,肩负着整合校企合作办学资源,提升服务质量的重任,其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做好企业调研工作,预测产业发展趋势。对校企合作部而言,做好企业调研工作,准确把握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是其首要职能。因此,校企合作部必须加强对企业用人情况、岗位标准以及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分析,以制定出科学的校企合作办学计划。
3.1.2 指导学校课程体系安排。在日常工作中,校企合作部还要结合学校的具体课程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其课程体系,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合理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方案和计划。另外,校企合作部还要针对一些核心骨干课程进行实时评价,以保证其教学效果。
3.1.3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校企合作部的又一大职能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目前,学校最紧缺的教师资源就是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指导计划,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
3.2 建立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企合作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校系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并制定了详尽的量化考核标准(见表1)。
此外,为进一步密切校企联系,提升办学质量,学校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校企合作的持续稳定进行。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系统完善的校企沟通机制,提升双方协商事务的能力,加强信息沟通,维护校企合作的长效稳定,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坚持企业的中心地位,强化学校服务意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要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保证企业的中心地位,积极完善其服务功能,以双方共同关心的重大事务为契机,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将其提升至战略层面;二是积极推动校企文化一体化建设。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学校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文化内涵,加强双方沟通交流,积极吸收和借鉴企业的文化优势,坚持产学结合,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快职业教育步伐。
4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围绕其教学体系特点和课程设置要求,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密切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多层次校企联合办学的深入发展,建立并逐渐完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校企合作[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86
909.htm.
[2]孙健.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教集团发展战略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3]李芸.职教集团构想刍议[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7).
[4]赵建保,李向阳,彭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5]翁嘉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探析——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3(36).
[6]冯涛,万明,王筠.校企合作在西部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创新培养中的功能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1(04).
课题项目: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教改课题(2014年度)立项课题:以旅游职教集团为载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2014Y0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