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脑血管病患者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2014-08-28常丽华等
常丽华等
摘要: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8.3%。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是脑血管疾病的三大特点。病人患病后部分或完全的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在心理上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因此,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脑血管病人心理障碍、影响心理障碍的因素、恢复期心理状态的三个阶段、心理护理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调整病人的心理因素,促其正确认识,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血管病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不但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而且容易复发。此类患者由于受到身体损伤(偏瘫、失语、昏迷)而引发的心理反应(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尤为突出,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治就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对恢复期的病人进行正确的、有的放矢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1 脑血管疾病的概述
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的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主要以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以及动脉窦的疾病为主,其中动脉疾病最为常见。
1.1 分类 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分类有多种方法。脑血管病按其性质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多见,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的原因造成,使脑动脉官腔狭隘,造成血流较少或完全阻塞,学业循环就会有障碍,使得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的症状。而出血性脑血管病,很多是长期高血压、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因素导致的。
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两种,即急性脑血管病和慢性脑血管病。其中,急性脑血管包括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以及脑血栓的形成、闹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还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而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主要指的就是急性脑血管病,该病主要以发病急为特点,常危及人的生命。
我国1995年将脑血管疾病分为10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性痴呆;高血压脑病;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炎;其他动脉疾病;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脉血栓形成。
1.2 功能障碍 脑血管疾病可引起患者出现功能障碍,如三偏: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吞咽障碍;大小便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
1.3 最为普遍的心理障碍
1.3.1 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精神性焦虑和驱体性焦虑两个方面。精神性焦虑情绪是由于患者在焦虑的情况下引起的心理方面的表现:主要为心情压抑、紧张不安、担忧、烦恼、入睡困难、情绪易激动等。躯体性焦虑情绪主要是焦虑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口干、心悸、胸闷、出汗、眩晕、肌肉紧张、纳差等。脑血管患者病后的焦虑主要以精神性焦虑为主,所以除了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外,我们还要进行引导型的心理治疗。
1.3.2 抑郁情绪。抑郁是脑血管病后的常见症状,患者可表现失眠、乏力、食欲减退、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脑血管病后抑郁可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是不良预后的一个预测因子。
2 影响脑血管病人心理障碍的因素
2.1 生理因素 脑血管病人因脑细胞坏死导致心理障碍。因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多种神经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降低了神经纤维的再生能力,长期烦恼、焦虑、动脉硬化会减少脑血流量和氧气的摄取量,易导致心理上的衰老。
2.2 躯体因素 脑血管病人因躯体因素包括头痛、肢体功能障碍、不良反应(指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患者对病后出现的肢体瘫痪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承受,与健康时相比差异很大,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落差,从而出现悲观失望情绪。患者如有语言障碍的不能与人正常交流,又可因口齿不清、表达能力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导致终日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导致心理障碍。
2.3 生活因素 脑血管病人经济条件差者因经济来源减少、疾病花费多使生活水平下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起居无常、饮食无节、过度劳累等都可导致心理障碍。
2.4 环境因素 脑血管病人因地位的变化导致心理障碍。如亲人的死亡、子女关心不够、家庭不和或退休后缺乏寄托等。
2.5 文化因素 据调查,病前具有被动、依赖及内向性格,有一定社会地位,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学识丰富的病人偏瘫后会变得更加消极,依赖和惰性。而另外一些病人缺乏文化修养和正确的养老观,悲观的生活态度易导致心理障碍。
2.6 疾病因素 脑血管病人病前就患有情感障碍性疾病,如抑郁症等。
3 脑血管病恢复期心理状态的三个阶段
3.1 恢复期早期阶段 早期患者常表现对疾病的不理解,从而产生急躁、忧郁、失望等悲观的心理变化。由于脑细胞的死亡是不可逆的,因此患者不想以缓慢的速度恢复,就到处寻找药方,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治疗,但是结果都是有限的。此阶段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对脑血管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让患者安心治疗,不能将一切希望寄托于药物上,另一方面将大致情况告知患者,使其能有较好的心理准备,便于顺利进入下一阶段。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康复训练,使患者尽可能恢复,减轻病残程度。当患者出现忧郁、失望等悲观情绪时,医护人员除了关心体贴他们以外,还要经常与他们谈心,为患者讲述一些逆境成功的人生故事,介绍同类病情患者恢复的实例等方法来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此正确对待周围的环境,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要让他们培养良好地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看小说、看电视等,同时要求家人配合,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与家庭的温暖,调动其生活的积极性,摆脱消极的情绪,使他们从心理上主动过渡到下一阶段。
3.2 恢复期中期阶段 当经过治疗病情有一定的好转后,患者又会出现一种无名的怨恨,常使病人态度生硬,拒绝合作、拒绝功能锻炼,甚至拒绝饮食。此时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多向患者分析病情以及治疗目的,帮助患者提高自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当患者出现暴怒、激动、摔物、与别人争吵,不易控制时,需要调整好他(她)们的情绪,用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抚慰患者,让患者体会到相互信任所带来的愉快情绪,改变其原有思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endprint
3.3 恢复期后期阶段 当肢体功能有一定的恢复时,患者会急于迅速康复,而出现期望过高的心理。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讲解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对自身疾病能正确认识,并注重对此阶段病人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发些小册子,提供完整的治疗程序给他们。
4 心理护理要求
4.1 人员要求
4.1.1 医护人员。脑血管病需要医护人员将心理治疗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重视心理知识的积累,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沉着、冷静地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地位、礼貌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影响、感染病人。根据病人的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护理,使其精神振奋,激发强烈的生存欲望;根据病人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疾病的不同时期,因地制宜地帮助病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让病人感到安全、放心、满意。在病人意识清醒时,应立即开始心理康复治疗。深入病房,反复与病人交谈,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耐心讲解病人所关心的问题,对一般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现实生活中病人有体验的道理进行讲解和说服;某些老干部、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文化水平较高,对问题看法较复杂,对他们需要从发病率、发病机理、预后分别讲解,这样他们才能接受,并能产生信任而配合治疗。要注意医疗保护,不能给予任何的心理刺激,特别是医生的态度,要对病人给予安慰和鼓励。
4.1.2 家庭成员。家人的态度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脑血管病人肢体的功能恢复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大量的工作是需要家属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家人的不良语言或态度会对病人的自尊心造成伤害,使患者产生消极想法,甚至悲观厌世,做出过激行为。相反,家属的过度关心和照顾会使病人感觉到自己如同废人,或者产生较强的依赖思想,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所以家属应做到镇静自如,护理有序,不过度关心,生活规律等方面,让病人看到自己康复的希望,从而树立自信心,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使疾病的预后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2 非人员要求 为配合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一些非人员要求因素也显得十分重要。例如患者居住环境的要求,应安静整洁又不乏适宜的刺激,如墙壁上挂一些壁画,适当摆放一些花草,让病人感到温馨和活力。
5 小结
开展心理护理不仅有效地控制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影响,还能够摆脱药物所无法医治的痛苦,得到全身心的康复。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向都起到一定的作用,是治疗不可忽视的。其中,脑血管疾病的促发因素是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尽早消除不良隐患,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与降低复发率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鸣果,金魁和.医学心理学[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2.201.
[2]胡海梅.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类型及其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6月第7卷第6期.
[3]王琰萍.对脑血管病患者脑白质疏松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