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初探
2014-08-28付忠虎
付忠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部分高校学生的自信心不强、抗挫折能力不强团队合作意识)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就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通过体育教学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等)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对基层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有所助益。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学生 心理素质
大学时期是学校生活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除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进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其中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将来学生走上社会必不可少的,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一、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
(一)部分高校学生的自信心不强
拥有十足的自信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将来在面对来自工作以及生活中压力与挑战时,能否有足够的勇气从容应对。自信心并非全部都是与生俱来的,而大多是受后天环境与际遇的影响,通过对本校学生的了解可以发现,在校学生自信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优越的家庭环境。2.出众的外貌条件。3.优秀的学习成绩。4.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特长。5.受家长自信状态的影响。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发现以上几条均为影响高校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但除这部分学生外,大部分学生的综合条件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普通的,那么,在这一学生群体中难免会有一部分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情绪,不利于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二)抗挫折能力不强团队合作意识
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来自典型的“四二一”独生子女家庭,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整个家庭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几乎所有的家庭对待孩子都是百般疼爱,孩子从小到大的要求,只要在父母的能力范围内,都是尽可能的满足,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某项成功的经历,相应也就很少有受到挫折的时候,因此,导致一部分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差,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依赖家人或选择逃避,这样下去,将很难适应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与将来紧张的生活节奏。同样,也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环境,导致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较为自我,这也是影响学生将来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
二、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通过体育教学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信心
上节提到过,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高校学生,前文也简要分析了一下当前在校学生的几种主要自信心的来源,那么不具备以上几条的学生是否就意味着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得自信?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如通过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就是一个不错的途径。体育运动相对其他科目来说对学生智力因素的要求略低,同时,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其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使其通过自身的努力均可较为完美的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为其将来在工作与生活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工作强度与工作中所需要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也越来越多,若此时,让一个完全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大学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完成一个心理上的调整从而适应工作与社会是比较困难的,且极易使学生产生消极、逃避、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与日后的发展,因此,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挫折教育对其将来适应社会的速度还是有所帮助的,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而只要是比赛就会有输赢,体育教师可通过比赛结果,對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帮助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促进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
(三)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个企业要想取得一个良好且可持续性的发展,离不开工作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即我们常说的团队合作精神。上节我们也提到过,当前高校学生由于其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鲜少与他人合作与分享,大多较为自我,这对其将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体育运动中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默契的团队合作才能出色完成的,教师可利用体育运动这一特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意识进行培养。
(四)通过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无论是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体育教学无论是在开展形式还是内容方面相较其他科目来说都较为丰富灵活,是一个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错的平台,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除教学活动外,教师可鼓励学生成立高校体育俱乐部,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岩,林永捷.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
[2] 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
[3] 薄惠敏.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