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2014-08-28周金堂张建清

江西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工业化县域城镇化

■周金堂 张建清

县域经济属于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式的选择与采用,对促进转变区域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创新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县域的科学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重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模式对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的作用十分突出。

一、影响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条件与主要因素

促进区域发展,离不开县域的响应和群体联动。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上看,加快发展、加速发展、奋力赶超、做大做强是一种趋势,但与之相伴的是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环境保护压力大,能源资源消耗多,农民就业难和收入水平偏低等问题。

(一)县域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和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课题组和有关研究成果的反映: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近50%,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数的70%,是全国中心城区的50%;县域之间差异性非常大,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100个县的平均值是最低100个县的平均值的15倍以上。四大区域的县与县之间要素禀赋、生态环境等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与分配、改革与创新等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影响,这使得转变县域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更多,情况更为复杂。

2010年底,我国县(县级市、县、自治县,不含县级行政区划的市辖区、旗、自治旗)共1948个,县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为880.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91.72%,县域人口9131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8.1%。县级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2%,比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低38.7个百分点,加上县域之间差异性非常大,从表1可以看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导致县域在统筹区域、城乡、国内外、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中面临挑战更为严峻和压力前所未有的主要原因。

表1 2010年全国及部分省市区人均GDP (单位:元)

从县域人口平均规模、人均GDP、县域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规模来看,很多县域还没有达到平均规模,发达县的上述四个指标大大超过了平均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国除四个直辖市外,2010年江苏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达到了52840元,而贵州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只有13119元,最高(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最低(贵州)的4倍之多,尽管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上看,2007年西部超过了东部,2008年中西部都超过了东部,但在城乡居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收入消费水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受教育程度和幸福感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差距依然很大,再加上处于不同区域的县与县之间客观存在的差距,使得我国县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二)城镇化进程总体上呈加快趋势,但省市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对县域城镇化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从1978年到201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19410个,市镇总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升到49.95%。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3%,2012年为52.67%。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100年、60年和65年,实现了从20%到50%的跨越,而我国只用了30年。德国和巴西从36%左右提高到50%,分别用了29年和14年,而我国只用了11年。目前,全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都集中在城市。省市区之间城镇化差距较大的现状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很大,表2列出了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部分省(自治区)城镇化率。

表2 全国及部分省市区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单位:%)

表2中有四省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黑龙江、湖北三省高于平均水平,但黑龙江的城镇化水平增速较慢,河南和江西的增速较快,河南从2000年的23.2%提高到2011年的40.57%,上升了17.37个百分点;江西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上升了18.03个百分点。不同省市区城镇化增速快慢不一对县域城镇化影响较大。随着城市圈越圈越大、城市群越建越多、城市带越拉越长和大中城市建设规划的调整,不少县变成城区,乡镇变成街办。县域城镇化的真实情况被这种行政区划的“骤变”所掩盖。如果不重视全国县域的新型城镇化,扩大内需、保护环境、协调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县的县城和中心镇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有效载体,县域城镇化率也得到明显提高。2003年至2010年,全国县域的平均城镇化率从15.39%提高到18.70%,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势开始呈现。另一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县域的城镇化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9.95%,比县域高出21.15个百分点,见表3。

县域平均城镇化率和全国平均城镇化率的差距十分突出。这种差距也说明县域城镇化率的提升还有较大的空间。随着城市化的深度发展,大城市的就业门槛、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这就使农民工难以在大城市生活。相反,小城镇则在总体承担生产职能,产业工人只需要一定的技术培训就可以上岗,从而成为吸纳大批低技术工人的主要载体。据调查,全国31个省会大城市有农民工2000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20%。由于大城市产业升级和职能转变及生活成本的大幅度提升,预计5-10年后,这个比重将下降到5%左右。地级以上非省会城市约260个,其中有100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目前吸纳农民工2320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22.1%,预计在5-10年内将下降到15%左右。近2000个县城有农民工占总数的30%,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65%。这就是说,到2020年我国的非农业就业将通过县域的城镇化发展来得到有效的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可见,未来一段时期内,县域将会成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

表3 县域城镇化进展情况 (单位:%)

(三)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悬殊,使得县域转方式、调结构难度大且内生动力不足

我国县域地域范围广,人口众多,“三农”问题严重。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13年扩大到3.0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13年达到18059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据2010年有关数据,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另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财产性收入的差距,2005年到2010年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从2.2:1扩大到2.6:1,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表4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比较表(单位:元)

扩大内需,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投资出口对GDP的影响呈下降趋势,消费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提升消费率的历史拐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3.2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为3.52: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高出约5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率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2013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达50%。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例如,2008年,与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印度和俄罗斯比,巴西是80.9%,印度是67.1%,俄罗斯是63.7%,我国大约落后了15~30个百分点。

(四)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制约县域和县域经济发展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导致县域和县域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除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的道路、社会保障、公共娱乐设施、文化及卫生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同时不同地区差距也大,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科技知识少、文化水平低,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在增强致富能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处于不利位置。

目前我国文化差距更为突出,我国主要的文化产品基本集中在城镇,乡村基本还处于空白,比如现在乡村基本还没有图书方面的公共服务,而城镇基本都拥有图书馆等文化公共服务。差距与发展潜力是共存的,城乡文化公共服务巨大差距表明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这就要求应本着稳中求进的战略思想,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开发新的消费热点,而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因此,鼓励和引导城乡,特别是乡村的文化消费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促进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

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根据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我国县域信息化水平较低、城镇化率不高、现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等具体实际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选择科学发展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时指出,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县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战场,必须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四化”联动,全面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根据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大力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

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须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的事实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把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作为调整结构的重点,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县域信息化,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地的要素禀赋,因地制宜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

根据《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课题组研究的结果,我国县域工业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工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增长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随着县域二产增加值比重的持续提高,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三是发达县和中等发展水平县及欠发达县工业化水平差距大,对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带来很大影响。要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在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努力克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带来的问题和矛盾,“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针对我国县域信息化水平较低的现实,坚持信息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从总体上看,尽管县域工业化水平这些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不少中等发展水平县和欠发达县县域经济仍然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传统“二元结构”,而不是新兴的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构成的“三元结构”。信息化作为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和普及化,主要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升级而发展的,并把工业化进一步推向更高的程度。县域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联动,眼下要特别注意推进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正确认识县域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困难。信息化作为先进的生产力,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信息产业作为未来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是一项需要大投入的系统工程。信息的产业化作为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涉及的领域特别广泛。县域信息平台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由于缺乏城乡统筹建设的设计与安排,显得相对滞后和落后,信息资源缺乏,信息传播途径有限,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等,导致县域信息化在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四化”联动中处于明显短板的位置。

二要促进信息化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机融合,发挥信息化应有的作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县域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要利用新技术装备新产业,将欠发达县的区域劣势转变为后发优势,努力冲破信息鸿沟的阻隔,达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利用,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连通大中小城市,突出比较优势,发展“专、精、特、优”的特色产业,形成特色和传统优势,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和县域工业、现代农业的竞争力。要在建管用上下功夫。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设立的信息主网,在有利于全国县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下大力推动普及和运用,努力提高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使用网络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解决“信息孤岛”给发展县域经济和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带来的系列问题。

(三)根据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水平,稳步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

县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大中小城市的建设发展用地主要来自县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转出地应当说都在县域。城镇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扩内需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就县域而言,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好县城和中心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形成县域城镇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新格局。据测算,我国未来的城市化率至少还有10~20个百分点的上升空间。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要将会增加1万多元,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县域城镇化的稳步推进,为构建城乡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夯实了基础。

工业化与城镇化密不可分。通常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时,经济后劲以农业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随着工业总量的扩充,产业向制造业、服务业转移,人口也向这些产业集聚,城镇化水平也就会相应提高。可以说工业化是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重要前提,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的有效依托。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正成为我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因素。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我国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国民收入差不多,但城镇化落后了约10%。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4]让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提高耕地集约化、机械化耕种的水平,为加快农产品商品化过程和农业产业升级创造条件。

马克思指出:“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加快城镇化建设,调整城乡关系,统筹区域发展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输出的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而外围农村输出的是资源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这种不平等交换必然导致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聚集,而农村的有限资源逐渐流向城市,结果造成了农业的落后、农民的贫困和农村的不稳定。

任何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必须有形成网络的小城镇体系来支撑。小城镇不仅是大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也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联结大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增强了农村地区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引导着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既是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解决“三农”问题最有效、最科学、最经济的手段,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有效途径。

(四)把县域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战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我国农业曾经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同时工业化又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必须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形成城乡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合理,特别是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创造条件。

县域农业现代化是“四化”联动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机械化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为52%,农业现代化从实现程度上看正处于成长阶段。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把“米袋子”系在中国人自己的腰上,把“菜篮子”提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扛在中国人自己的肩上,县域耕地面积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战场,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二要根据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和实行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的实践中推进农业结构性战略调整,完善各具特色的县域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三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基层创新和应用推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四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努力为加快县域农业现代化进程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着眼县域,挖掘农村潜力。要扩大工资收入和家庭收入占GDP的比重,加快用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支出,使经济增长向消费型转变。由于县域农村地区面积大、人口多、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涉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尚有很大的空间,从而能够维持投资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必须提高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提振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服务消费、文化消费、绿色消费等的稳步上升提供保障。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稳中求好、稳中求优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重大举措。很显然,在改革再出发的大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还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破除体制性障碍,处理好转方式、调结构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关系,使县域“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真正成为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和主要抓手。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5]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选[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工业化县域城镇化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家乡的城镇化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