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某社区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现况调查

2014-08-28罗桂华张雪玲李秀芹陶四海

医学与社会 2014年11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传染病保健

罗桂华 张雪玲 李秀芹 陶四海

1 陕西中医学院,咸阳,712046;2 河北联合大学,唐山,0630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快速增长的速度已达到每年500万人[1]。由于流动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弱势地位,已成为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脆弱人群,其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政府公共卫生工作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如何高效地做好流动人口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满足流动人口群体的相关需求,提高其认识水平,控制发病率,就需要对当地流动人口的传染病防控服务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西安市某社区为调查点,对该社区居住满3个月、且无当地户口的18岁以上外来流动人员为调查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有500人,获得有效问卷449份,有效率89.8%。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人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课题组成员及有关人员组成,先进行预调查,之后完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等;流动人口的传染病防治相关行为和态度;传染病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再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16.0 软件进行Logistic多元统计分析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有效应答的449名流动人口的主要人口学特征分布: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31.63%)和高中/中专/职高(22.27%),个人月收入主要集中于1000-3000和3000-5000元,分别占40.76%和38.98%。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流动人口传染病预防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449名流动人口的调查回答情况,对18个传染病相关知识问题进行赋分,其中每个问题答对得1分,答错得0分,然后相加得总分并转化为百分制。赋分后结果显示,问题回答正确的平均得分为62.72分,标准差为15.53分。根据知识得分的四分位间距Q75-25将得分转化为四分类有序变量,其中知识得分<60分的有181人,占40.31%;知识得分在60-70分之间的调查对象有112人,占24.94%;得分在70-85分之间的调查对象有129人,占28.73%;知识得分≥85分的调查对象占6.01%。

不同因素对调查对象传染病预防保健得分比较得出,不同性别、年龄分组、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传染病预防保健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女性略高于男性;20岁以上年龄组得分最高(67.50±11.37分),50岁以上年龄组得分最低(57.22±15.01分);得分随文化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得分最高(75.46±10.21分),生产运输相关人员得分最低(54.03±16.06分);得分随个人月收入的升高而升高。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因素对流动人口传染病预防保健得分情况比较

根据调查对象的得分情况对其是否具备传染病预防保健能力进行分组,即将调查对象按照得分≥54和得分<54分为两组,得分≥54组视为具备传染病预防保健能力。结果显示,具备传染病预防保健能力的调查对象有330人,总体水平为73.49%。以调查对象是否具备传染病预防保健能力作为因变量,将得分≥54和得分<54分组分别赋值1和0,并以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4个变量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影响因素,检验水准为0.05。

以流动人口传染病知识得分的四分类有序变量为应变量,以研究对象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年龄及文化程度等为自变量拟合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随着调查对象文化程度的提高,具备传染病预防保健能力的可能性逐渐增加。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和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具备传染病预防保健能力得分的可能性分别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的10.125、6.515、6.904和12.667倍;从人均月收入分布情况来看,3000-5000元的调查对象其知识得分较低(OR=3.533,95%CI:1.184-10.54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流动人口传染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传染病防治相关行为情况

对449名流动人口的调查显示,73.94%的流动人口的饮水方式是采用开水,而有47.66%的流动人员的餐饮方式是外出解决吃饭的;能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的仅达到51.45%,流动人员一天刷牙达2次及以上的比重达到53.23%;有62.58%的调查对象可以做到经常参加锻炼,同时能够做到定期量血压和定期体检的流动人员的比重分别达到49.69%和33.63%。

2.4 传染病防治相关态度情况

对449名流动人口的调查显示,有72.83%的流动人员了解传染病并知道其危害,而调查对象中有42.98%的人员未曾进行过预防接种;有61.92%的流动人员会比较关注传染病防治,且有67.04%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有18.93%的调查对象对传染病知识宣传持无所谓态度;有69.04%的调查对象愿意缴费参加医疗保险。

3 讨论

经济社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驱使着人口的频繁流动,其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可避免要面临巨大挑战。经研究发现,该群体传染病防治知识匮乏和意识淡薄,这与该群体生理年龄比较小,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抵抗力相对较强,自认为不会轻易感染疾病有很大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30-50岁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占63.7%,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很有可能对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不够重视,导致该群体传染病防治知识较匮乏,意识较淡薄。该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人均月收入对流动人口的传染病预防保健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可见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越高,健康意识越强,他们有经济条件经常关注和参与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定期进行体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因此该群体的传染病预防保健能力较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低的群体高。

从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相关行为和态度上看,调查对象的日常行为方式相当不合理,如饭前便后不洗手的比例接近50%,有接近40%的流动人口从不参加体育锻炼,有50.33%的流动人口没有做到定期测量血压,有66.37%的调查对象没有定期体检,这可能与其没有稳定工作或受限于经济实力有关[2-3];从传染病防治态度上看,接近30%的流动人口不了解传染病及其危害。有数据显示,对于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流动人口知晓率较低,对于像乙肝、艾滋病这类传染病,流动人口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控能力仍然有提升空间[4]。这对今后开展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宣传指明了方向。

由于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普偏较低(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比例高达31.63%),其自身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和防控意识能力,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生存居住条件较差,导致该群体的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本地户籍人口则明显低于流动人口。

4 对策

4.1 政府增加传染病防治经费,确保防控工作开展

政府必须建立相关部门财政保障机制,加大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经费投入,依托宣传,强化传染病防治意识,尤其是新发传染病更不得轻视。动员全社会人群参与,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低价甚至免费的体检活动,筛选传染病疑似人群。对于流动人口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人群,应实施全部或部分免费的优惠政策,提供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尤其是罹患法定甲类和部分乙类重大传染病的流动人群,应无条件给予医疗救助措施,避免因经济困难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传染病的扩散[5]。

4.2 以社区为组织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根据流动人口本身实际情况,从根本上改变对传染病防治的态度[6],提高其健康意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合理的生活方式,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降低传染病发生率[7]。深入社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且简便易行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如循环广播、印制宣传册、发放预防传染病扑克、张贴招贴画、24小时电话咨询等。

4.3 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

防保人员利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机会,认真记录填写流动儿童资料,建立计划免疫接种卡,要保证及时、逐一无漏地进行其它疫苗的预防接种。流动儿童不仅要保持高而及时的接种率、复种率,更要提高免疫成功率。流动儿童若跟随父母在流入地上学办理入校手续时,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本必须上交,否则不予办理。

4.4 建立以社区防疫为基础的三级预防体系

政府要建立起以社区防疫为基础的三级预防体系,协调公安、工商、妇联、教育、协会等相关管理部门,建立联络和联动机制,降低流动人群传染病疫情的发生率,保障流动人口的身心健康。逐步加强和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重视在传染病防治中社区的特殊位置,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传染病防控“网底”,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不仅得以解决,同时也能实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控制的公共卫生目标[8]。

[1]代宝珍,周绿林,周建再,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与失地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探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1):27-28.

[2]金伟斌,卢建华,吴建国.基于健康管理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策略[J].医学与社会,2011,24(2):49-51.

[3]薛建斌,戴本南.城市外来居民传染病防治服务需求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2):53-54.

[4]李莉,邸泽青,李雨波,等.我国三种人群常见多发传染病知识与预防技能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8(12):677-681.

[5]宁艳,徐鹏,孙梅,等.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的PRECEDE模式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8):58-62.

[6]钟凯惠,谭少清.护士与家庭联合督导干预模式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9):18-20.

[7]王瑞平,春雅丽.上海市松江区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1):41-43.

[8]杨雪松,张拓红.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8):572-575.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传染病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