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伽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014-08-28苗元江姜维肖苗心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8期
关键词:女性瑜伽幸福感

苗元江+姜维肖+苗心

摘要:为研究瑜伽锻炼女性的幸福感现状,探讨瑜伽锻炼与女性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选取南昌大学瑜伽协会、市区瑜伽馆151名瑜伽锻炼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测查。结果表明:瑜伽锻炼的频率、时间、人数与方式对女性幸福感存在影响,每次锻炼时间最好为60分钟,每周锻炼最好为3次,团体锻炼效果最好,熟练者单人或团体锻炼皆可,冥想组在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上高于没有冥想组;瑜伽锻炼次数、锻炼方式、每次锻炼时间对女性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力,瑜伽锻炼对女性幸福感提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瑜伽;幸福感;女性

幸福感是指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1]。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密切,两者之间的联系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并且得到了众多研究结论的支持[2]。卡特(Carter)在1997年的研究表明,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者比不参加体育锻炼者更加幸福,体育锻炼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

近年来,瑜伽这种动静结合的特殊运动非常流行。瑜伽(yoga)来自梵文,意为自我和原始动因的结合,是心灵、肉体、精神结合到最和谐的状态。瑜伽以其独特的冥想练习,给人带来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帮助个体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专注地感受当下,沉浸于一种十分放松、舒适的状态,带来一种幸福感。有研究表示:研究瑜伽练习前后的快乐、成就、人际关系、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变化,发现训练10天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明显增加[3]。

鉴于此,本研究将对瑜伽锻炼与女性幸福感的影响作探索和相关研究,以期更好地引导瑜伽锻炼,从而提高瑜伽锻炼女性的幸福感。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发放问卷给南昌大学在读生、专业瑜伽馆会员、瑜伽锻炼为主的女性。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62份,其中有效问卷151份。

(二)研究工具

综合幸福问卷(MHQ)。该问卷整合了幸福指数、主观幸福感(SWB)与心理幸福感(PWB)概念模型与测评指标。MHQ量表中包括一个幸福指数(采用9级评分)和两个模块(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共九个维度,采用7级评分,共计50个项目)。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均在0.700~0.919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均在0.635~0.820之间。

二、研究结果

(一)瑜伽锻炼与幸福感

1.女性幸福感在瑜伽锻炼各维度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中,瑜伽锻练女性的幸福指数均值为6.38,标准差为1.306,对瑜伽锻炼女性的目的进行分析发现:选择强身健体、塑造体形的女性有85.4%;修身养性、减轻压力的女性有78.8%。这说明大多数女性参与瑜伽锻炼的目的是为了瘦身美体,提高身体协调性,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缓解心理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瑜伽锻炼的持续时间、锻炼频率、锻炼方式对女性幸福感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单因素差异性检验和多重比较。差异性检验发现,每次瑜伽锻炼时间在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数、生活满意、生命活力、利他行为、健康关注中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发现,31~59分钟组与60分钟以上组在各维度没有显著差异,31~59分钟组、60以上分钟组在各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10分钟以下组、11~20分钟组、21~30分钟组。心理幸福感、人格成长、自我价值、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在周锻炼次数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数、生命活力、利他行为、健康关注在锻炼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数、生活满意、生命活力在锻炼人数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发现,团体锻炼组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数、生活满意、生命活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双人锻炼组,团体锻炼与一人锻炼相对于双人锻炼不显著。

2.瑜伽锻炼的冥想与幸福感

锻炼中是否有冥想过程在幸福指数与生活满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冥想的锻炼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瑜伽锻炼女性的幸福感。瑜伽锻炼的冥想对情绪的改变方面,55.6%的人认为有一些改变,能消除疲劳感和紧张感;31.1%的人认为改变很大,让人充满了活力。这说明瑜伽锻炼可以减少压力,缓解疲劳,使人由内产生动力,积极地面对生活。认为冥想对情绪有一些改变的组相对于改变很大组的友好关系得分更高。这一结论符合瑜伽冥想追求净思、平和,远离忧虑、焦虑、仇恨的特点[4]。冥想使锻炼者的情绪不大喜不大悲,友好平等地对待他人。轻微的情绪变化更有助于锻炼者友好关系的提高。

(二)瑜伽锻炼对女性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每次瑜伽锻炼时间与生活满意和幸福指数存在正相关,这说明每次瑜伽锻炼时间越长,生活满意、幸福指数越高。每周锻炼频率与自我价值、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利他行为、幸福指数、心理幸福感存在负相关,结合前面的多重比较可以看出,每周频率超出三次以后,瑜伽锻炼次数越多,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利他行为越低。这可能是由于过度锻炼带来的疲劳感所致,频率过高的锻炼并不能改善幸福感,反而造成幸福感降低。锻炼历史时间与生活满意存在正相关,锻炼历史越长生活满意度越高。锻炼方式与生活满意、生命活力、幸福指数、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锻炼人数越多,锻炼后的生活满意、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幸福指数、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水平越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团体锻炼的效果更好。

(三)瑜伽锻炼对女性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将每周瑜伽锻炼时间、瑜伽锻炼频率、瑜伽锻炼历史时间、瑜伽锻炼方式四个变量作为预测变量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人格成长、自我价值、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利他行为、健康关注六个维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将自我价值、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和利他行为作为预测变量对主观幸福感进行迫入式回归分析,建立模型。

由表3可知,每次锻炼时间、周锻炼次数、锻炼方式、锻炼历史时间与幸福感的各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密切关系。锻炼历史时间对自我价值有较好的预测力。周锻炼次数对自我价值、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利他行为有良好预测力,对主观幸福感没有预测力。瑜伽锻炼并不是练得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应该根据个人的需求来确定适合自己的锻炼次数。次数太频繁,反而会造成身体疲劳,给身体增加负担。锻炼方式对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和主观幸福感都具有良好预测力,这说明对于瑜伽锻炼女性来说,锻炼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因此,通过对每周锻炼的次数、时间和方式进行控制可以影响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水平。

(四)瑜伽锻炼与幸福感的路径分析

通过对瑜伽锻炼两个变量对生命活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选取有显著性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得出瑜伽锻炼对四个维度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分析图,结果见图1。

可以看出,锻炼方式可以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生命活力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每周锻炼次数也可以通过生命活力预测主观幸福感。锻炼历史时间可以预测自我价值,周锻炼次数可以预测心理幸福感的自我价值、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利他行为四个维度。

三、分析与讨论

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相对于没有锻炼的群体有着更高的幸福感,更加积极。这个结论已被各国研究者所证明。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看出,瑜伽锻炼女性确实拥有比较高的幸福感,且幸福感受锻炼时间、次数、方式的影响。锻炼方式不但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幸福感维度作为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所以,对瑜伽锻炼进行科学调整和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锻炼者的幸福感

水平。

研究表明,每次瑜伽锻炼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60分钟效果最佳。生命活力10分钟以下组的得分最高,可能是因为运动时间长时,疲惫感会相对增加。瑜伽锻炼每次锻炼的时间维持在60分钟效果相对最好。每周锻炼5~7次组在各维度的得分最低,1~3次组在心理幸福感、人格成长、自我价值、友好关系、生命活力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瑜伽锻炼每周锻炼的次数在3次比较适合。

进行瑜伽锻炼时选择团体锻炼的方式幸福指数得分最高,说明团体锻炼方式可以使女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这可能是因为被试大多是初学者,需要以团体锻炼的形式接受教练的指导,才能够更加正确地练习瑜伽,完成瑜伽体式,满足练习者的锻炼目的;也可能因为瑜伽的团体锻炼促进练习者的人际交流,生活满意增加,进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单人锻炼比双人锻炼效果好,笔者认为,单人锻炼适合于少数的特殊人群,这类人群可能是瑜伽教练或熟悉瑜伽过程的锻炼者,他们可以独自完成有难度的体式,不需要他人指导、协助,锻炼者为了追求更加深层次的瑜伽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下,单人锻炼效果更好。

冥想锻炼对于瑜伽锻炼女性的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锻炼过程中有冥想过程的女性的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冥想过程的女性。冥想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增加自己的思维弹性,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专注地感受当下,沉浸于一种十分放松、舒适幸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4:30-33.

[2]彭玉宇,王葱.瑜伽对女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2.

[3]Sharma R, Gupta N, Bijlani R L. Effect of Yoga based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J]. In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8,52(2):123-131.

[4]室利·阿罗频多.瑜伽的基础[M].徐梵澄,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栏目编辑 / 丁尧.终校 / 王晶晶

(四)瑜伽锻炼与幸福感的路径分析

通过对瑜伽锻炼两个变量对生命活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选取有显著性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得出瑜伽锻炼对四个维度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分析图,结果见图1。

可以看出,锻炼方式可以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生命活力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每周锻炼次数也可以通过生命活力预测主观幸福感。锻炼历史时间可以预测自我价值,周锻炼次数可以预测心理幸福感的自我价值、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利他行为四个维度。

三、分析与讨论

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相对于没有锻炼的群体有着更高的幸福感,更加积极。这个结论已被各国研究者所证明。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看出,瑜伽锻炼女性确实拥有比较高的幸福感,且幸福感受锻炼时间、次数、方式的影响。锻炼方式不但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幸福感维度作为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所以,对瑜伽锻炼进行科学调整和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锻炼者的幸福感

水平。

研究表明,每次瑜伽锻炼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60分钟效果最佳。生命活力10分钟以下组的得分最高,可能是因为运动时间长时,疲惫感会相对增加。瑜伽锻炼每次锻炼的时间维持在60分钟效果相对最好。每周锻炼5~7次组在各维度的得分最低,1~3次组在心理幸福感、人格成长、自我价值、友好关系、生命活力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瑜伽锻炼每周锻炼的次数在3次比较适合。

进行瑜伽锻炼时选择团体锻炼的方式幸福指数得分最高,说明团体锻炼方式可以使女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这可能是因为被试大多是初学者,需要以团体锻炼的形式接受教练的指导,才能够更加正确地练习瑜伽,完成瑜伽体式,满足练习者的锻炼目的;也可能因为瑜伽的团体锻炼促进练习者的人际交流,生活满意增加,进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单人锻炼比双人锻炼效果好,笔者认为,单人锻炼适合于少数的特殊人群,这类人群可能是瑜伽教练或熟悉瑜伽过程的锻炼者,他们可以独自完成有难度的体式,不需要他人指导、协助,锻炼者为了追求更加深层次的瑜伽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下,单人锻炼效果更好。

冥想锻炼对于瑜伽锻炼女性的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锻炼过程中有冥想过程的女性的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冥想过程的女性。冥想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增加自己的思维弹性,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专注地感受当下,沉浸于一种十分放松、舒适幸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4:30-33.

[2]彭玉宇,王葱.瑜伽对女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2.

[3]Sharma R, Gupta N, Bijlani R L. Effect of Yoga based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J]. In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8,52(2):123-131.

[4]室利·阿罗频多.瑜伽的基础[M].徐梵澄,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栏目编辑 / 丁尧.终校 / 王晶晶

(四)瑜伽锻炼与幸福感的路径分析

通过对瑜伽锻炼两个变量对生命活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选取有显著性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得出瑜伽锻炼对四个维度主观幸福感的路径分析图,结果见图1。

可以看出,锻炼方式可以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生命活力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每周锻炼次数也可以通过生命活力预测主观幸福感。锻炼历史时间可以预测自我价值,周锻炼次数可以预测心理幸福感的自我价值、生命活力、友好关系、利他行为四个维度。

三、分析与讨论

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相对于没有锻炼的群体有着更高的幸福感,更加积极。这个结论已被各国研究者所证明。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看出,瑜伽锻炼女性确实拥有比较高的幸福感,且幸福感受锻炼时间、次数、方式的影响。锻炼方式不但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幸福感维度作为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所以,对瑜伽锻炼进行科学调整和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锻炼者的幸福感

水平。

研究表明,每次瑜伽锻炼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60分钟效果最佳。生命活力10分钟以下组的得分最高,可能是因为运动时间长时,疲惫感会相对增加。瑜伽锻炼每次锻炼的时间维持在60分钟效果相对最好。每周锻炼5~7次组在各维度的得分最低,1~3次组在心理幸福感、人格成长、自我价值、友好关系、生命活力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瑜伽锻炼每周锻炼的次数在3次比较适合。

进行瑜伽锻炼时选择团体锻炼的方式幸福指数得分最高,说明团体锻炼方式可以使女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这可能是因为被试大多是初学者,需要以团体锻炼的形式接受教练的指导,才能够更加正确地练习瑜伽,完成瑜伽体式,满足练习者的锻炼目的;也可能因为瑜伽的团体锻炼促进练习者的人际交流,生活满意增加,进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单人锻炼比双人锻炼效果好,笔者认为,单人锻炼适合于少数的特殊人群,这类人群可能是瑜伽教练或熟悉瑜伽过程的锻炼者,他们可以独自完成有难度的体式,不需要他人指导、协助,锻炼者为了追求更加深层次的瑜伽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下,单人锻炼效果更好。

冥想锻炼对于瑜伽锻炼女性的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锻炼过程中有冥想过程的女性的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冥想过程的女性。冥想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增加自己的思维弹性,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专注地感受当下,沉浸于一种十分放松、舒适幸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4:30-33.

[2]彭玉宇,王葱.瑜伽对女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2.

[3]Sharma R, Gupta N, Bijlani R L. Effect of Yoga based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J]. In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8,52(2):123-131.

[4]室利·阿罗频多.瑜伽的基础[M].徐梵澄,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栏目编辑 / 丁尧.终校 / 王晶晶

猜你喜欢

女性瑜伽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Hello White瑜伽馆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