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理论视角下的学校课外阅读活动
2014-08-28张永德
张永德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最先提出陌生化理论。“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立的。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就会变成自动的动作,这样,我们所有的习惯就退到无意识和自动的环境里,这就是“自动化”。而“陌生化”就是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因此,“陌生化”理论的实质大概就是“新奇”和“不平凡”。但“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感奋起来。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也必须讲求教学艺术。受陌生化理论的启迪,我们便可以充分拓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空间,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加以利用,通过创新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唤醒或者刺激学生对“新”的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我们大力拓展阅读教学空间,用陌生化理论审视学校课外阅读活动,让书香充盈校园,使阅读教学实现了“上水平,创特色,争一流”的奋斗目标,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同步提高。
一、明确思想认识,掀起创建热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一项既能够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读写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一举几得的举措,又是落实新课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之目标的有效途径。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深感在校园开展读书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们在学校适时发出了“创建书香校园,形成育人特色”的倡议,并制订了《“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方案》,倡议发出后,学校各班纷纷响应,迅速掀起了创建热潮。
二、狠抓硬件建设,营造书香氛围
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促提高,三年见成效,四年出经验”的创建计划,学校以实现“六有”(即班班有书柜,人人有书读,管理有制度,促读有措施,评价有细则,读书有收获)为初步目标,倾力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学校一手抓书柜、图书等硬件配套,一手抓制度建立,尽可能地加快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大力投资,统一购置了高标准的图书柜和大量图书分发各班,为创建书香校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为了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学校一方面每学期挤出一定资金用于添置图书,另一方面在师生中开展“捐一读十”的捐书活动,现在每学期捐一本好书,已经成为学校师生的自觉行动。与此同时,学校大力加强书香氛围的营造,一条条激励师生好读书的名言警句赫然现于校园墙头,优秀书目推荐、读书方法指导、读书成果展示等专栏在橱窗内、楼道走廊内分外醒目,教室内高标准的图书柜上,粘贴富有启迪意义的话语,再配以必要的图案装饰,成为校园教室内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三、搭建平台,激励师生“好读书”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坚持“建读并举,重在促读”的原则,以“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为主题,制定有效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促读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以下是我们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第一,是以活动促读。在学校当中广泛开展以“读书与成才”、“好书伴我行”等为主题的演讲、古诗文吟诵、读书知识竞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擂台赛”、“配乐诗文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踊跃参加,用行动证明了“我爱读书”。除学校发起的活动外,一些年级或班级自主发起了很多的活动,例如,个别年级率先发起“好书大家看”、“好书漂流”等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广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和读书意愿。对此,学校及时推广,既能维护了学生的热情与意愿,又能有效地提高了现有图书的利用率。
第二是统一评比,学校通过书香班级达标验收命名,促使各班扎实落实创建工作,督促班主任及语文课任教师重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年级班级通过“阅读之星”、“小博士”等评选,激励学生多读书。
第三是公开展示。学校设有专栏,定期对班级读书活动状况进行评价、推荐,并将各班级、年级所取得的读书成果及时展示出来,用以激励自身和其他学生的读书热情。具体到各班级中,各班都在班级内设有读书成果展示专栏,定期对学生的读书成果给予展示,让全体师生分享读书的收获和快乐。此外,将学生取得的成果编辑成册,定期出版,这类读书小报可谓精彩纷呈。
第四是制度保障。学校在《创建方案》和《评估标准》中根据教学实际,按不同年级明确规定了不同节次的读书课,列入课表,每日晚自习安排半小时读书活动,要求各班认真执行,并把广泛开展促读活动,全面落实读书课纳入年级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与此同时,学校也大力倡导教师远离世俗,以书为友,毕工于阅读,以学科为主,广泛涉猎,大兴读书之风。大部分教师都为自己制订了读书计划。学校还在城区书店为全体教师免费办理了图书借阅卡,支持教师多读书。
这些得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也培养了教师浓厚的读书兴趣。教师参与读书既丰厚了教师的人文底蕴。增强了素养,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也对学生起到了耳濡目染的作用。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教师的书卷气,学生的书生气渐行渐浓,学校的书香气也日益芬芳。
四、倡导读写悟结合,力求实效
为真正实现“通过读书,让教师丰富起来,精彩起来;让学生充实起来,睿智起来”的创建目标,学校敦促各班扎实落实读一说一写一悟四环节,各班在抓好促读的同时竭力在“说”、“写”、“悟”上大做文章。
“说”就是通过开展“讲故事”、“课前精彩五分钟演讲”、“我谈名言”等活动,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就是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学校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读书笔记,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过程中,自觉地把名言警句,精妙词句或一些生活知识等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形成语言积累、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悟”就是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写读书心得,不仅要享受语言美,还要细细体味其思想内涵,从中感受和领悟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光辉,进而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操。
回顾书香校园创建之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使创建之举结出了丰硕成果。师生读书蔚然成风,读书兴趣日渐浓厚。据粗略统计,全校学生平均每人每月的阅读量约15万字。《十万个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水浒传》等一部部好书常常会使众多学生爱不释手,争相传阅,迷醉其中,一学期下来,便被读得“面目全非”。学生为解开大自然迷津而欣慰,为小说中主人公之喜而喜,之悲而悲,在悲喜之间品味了真善美的高尚,认清了假恶丑的卑劣,感化了思想,洗礼了心灵,受到了民族精神的熏陶与感染。读书就是看世界,就是看人生。学生从书中了解了自然,了解了社会,学到了教科书中学不到的知识,极大地拓宽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进行读书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在课堂之上,学生回答问题富有奇思妙想,表述准确,有条不紊。对于过去让学生“压折板凳”的作文,如今绝大多数学生已经不再只是望题兴叹,而是能处于近乎“下笔如有神”状态。每每看到一则题目,学生在稍加思索后会奋笔疾书,原先让学生神伤不已的写作问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无踪。
创建书香校园受益最大的是语文学科,但对其他学科也具有辐射作用。多读书,使学生更加聪颖,更加睿智,理解、分析等综合能力得以增强。多读书,使教师文化底蕴更加厚重,课堂语言更加丰富、生动,驾驭课堂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促进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腹满诗书气自华,唯有书香能致远”。在讲究仪表和包装的今天,读书,读好书被誉为是“生命美容”。“书香校园”建设这条路虽然很长,但为了打亮学生人生的底色,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将坚持不懈,不断探索,让书香充盈校园、芬芳四溢、果实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