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装备工业纪事

2014-08-27

中国机电工业 2014年2期

January1月

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而言,2013年是从一连串好消息开始的。年初召开的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机械制造及相关领域表现抢眼,不仅获奖项目众多,而且涌现了一批领先世界的标志性成果,如特高压交流输电、自主盾构装备等。而令一些重大装备企业望穿秋水的核电建设,也在(因福岛核事故)停滞20个月之后,有了大规模重启的迹象(尽管从全年来看,核电市场的表现未必令人满意)。另外,来自国际铁路行业权威咨询机构的报告显示,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包揽了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冠亚军,将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三大传统巨头甩在了身后。但对入华多年的机械巨头卡特彼勒而言,2013年的开局却可谓煎熬。2012年6月,卡特彼勒完成了对香港上市公司年代煤机(运营主体为生产液压支架的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收购,然而仅仅半年之后,这家久经沙场的跨国公司竟然宣布,自己“被忽悠了”——由于标的公司存在“财务会计不当行为”,卡特彼勒将为此进行5.80亿美元(约36亿元)的非现金商誉减值——一下子弄了这么大一个窟窿,卡特彼勒也没自我检讨检讨,反而把责任都推在了郑州四维身上,以至于至今我们依然没完全弄明白,一家年销售收入仅16亿元的公司(郑州四维),究竟是怎么给卡特彼勒造成了36亿元损失的?

February2月

2013年2月16日,新年后上班的第一天,一场达到重度污染级别的雾霾袭击了京津冀地区。第二天,国务院办公厅即发布《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节能型内燃机产品要占到全社会内燃机保有量的60%——有点因祸得福的意思吧,内燃机行业迎来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政策利好——这也是史上第一次由国务院针对某项专业领域产品发布相关工作指导意见。(接下来整整一年中,随着雾霾灾害在全国各地纷纷爆发,抗霾成了全国上下最关心最紧迫的事情之一。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2014年初,31省与环保部签署了抗霾“军令状”,北京甚至宣称将投入7600亿元用于治理PM2.5。)

就像中国的天气一样,此时,有一家公司也正愁云惨淡,它就是声名显赫的振华重工。在其刚刚发布的业绩公告中,振华重工预计2012年自己将出现9.5~10.5亿元的巨亏(最终确认是10.44亿元),这也是其继2010年亏损近7亿元之后的又一次巨亏。忆往昔,振华重工曾经书写了“中国制造”一个罕见的传奇,它从13个人、100万美元起步,用不到20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港机行业的霸主,一度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近80%。然而,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创始人的离开,振华重工迅速陷入了困境:传统港机业务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海工等新业务拓展缓慢、内部人才流失严重、士气低落……甚至有业内人士用“日薄西山”来形容它当时的状况,不免令人扼腕!(在报出巨亏后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哦不对,应该是一阵风帮了振华重工一个大忙。2013年3月29日,奥巴马在美国迈阿密港口发表演说,鼓励美国更广泛地使用“美国制造”。此时一阵大风刮来,吹落了奥巴马身后盖在起重机上的美国国旗,露出了振华重工的商标,一时引发全场哗然——对振华重工而言,这真可谓一则千金难买的“广告”。2013年,振华重工在新任掌门人的带领下将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2014年会成为其绝地反击、重振雄风的拐点吗?我们且拭目以待!)

March3月

对中国新能源领域两位曾经创造过神话的大佬级人物来说,这个月堪称悲情。

2013年3月10日,华锐风电宣布,公司董事长韩俊良因个人原因辞职,除公司董事外不再担任其他任何职务。此前,在韩的领导下,华锐风电曾一度创造了风电行业的成长神话——2005年底成立,2008年即后来居上,晋身国内风机行业老大,2010年更杀入了全球第二名。然而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风电寒冬的突然降临,华锐风电疯狂扩张带来的种种问题也显露出来:产品质量问题频频、摊子铺得太大、企业现金流紧张、效益大幅下滑……最终,强人韩俊良也只得黯然离场。(在韩去职后,PE代表、资本大佬尉文渊全面接手华锐风电,然而仅仅2个月后,尉也宣布辞职。如今的华锐风电可谓深陷泥潭,据测算,其上市三年市值已蒸发约760多亿元。)

十天后,2013年3月20日,在新能源的另一主要战场——光伏行业发生了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施正荣,无锡尚德的创始人,几乎一夜之间再次成为国人聚焦的热点。不过这一次,他获得的只有叹息:八年前,施正荣在纽交所敲响了尚德电力上市的钟声,这是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而施本人则在次年以150亿元身价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新首富。不久之后,尚德电力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企业。一时间,“太阳能之王”、“光伏首富”等诸多光环,让施正荣走上了“神坛”。彼时的他恐怕万万不会想到,八年后自己面临的竟会是这样一番光景:企业四面楚歌,债务如山,被裁定破产,与此同时,“诈捐”、“利益输送”、“转移资产”等种种是非更令他深陷舆论漩涡……“这多像是一场烟火,砰的一声,上了天,落下来都是灰。”一位熟悉施正荣的人如此形容道。

April4月

在这个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车展上,《中国机电工业》发现,更多的汽车厂商都在展出豪华轿车、尺寸更大的轿车和SUV,我们甚至看到了“升级版”的全新捷达。

在电气巨头ABB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其负责人告诉《中国机电工业》:“中国市场正在转型,它越来越在向成熟市场过渡,拥有成熟市场的许多特征,可以与发达国家相近了。”

在CIMT2013举办期间,德国机床厂商埃马克的有关负责人向《中国机电工业》表示:“我们发现中国客户与德国客户对我们的需求越来越相似,他们在要求提升加工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单件成本的降低……”

而此前,当美国通用电缆进入中国市场时,其全球CEO对《中国机电工业》指出:“我们认为中国的电线电缆市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现在这里更加注重标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以及节能环保等理念,所以我们觉得这将有利于我们迅速展开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就如同我们在北美市场一样。”

种种迹象表明,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认识和评估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中国还是新兴市场吗?至少在上述公司看来,需求的升级正在推动中国市场向成熟转化。果真如此,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迎接这一变化的挑战呢?

May5月

2013年5月10日,云内动力董事长杨波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申请辞去公司五届董事会董事长职务。这位上市公司董事长辞职的原因有些特别,既不是业绩不好,也不是“个人原因”,而是被人给骗了。

骗子的名字叫赵锡永。在2013年3月8日国务院研究室下文证伪其“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副部级巡视员”的身份前,这个所谓的“司长”“调研”中国之行一路受到数省多地政府的礼遇。他声称自己陪同部长去美国,参加了中美第十次战略能源对话;他“不经意”地提到了一些“在国务院的经历”,暗示国家领导人对他的信任;他在每一个重大公开场合发表恰如其分的言论,让人觉得“他比领导还像领导”。在他长达四五年游走中国的经历中,居然从未留下破绽。从东北到湖南,再到云南——据昆明市纪委、监察局的《问责决定书》称,“2012年4月云内动力领导与赵锡永认识后,轻信其声称是国务院政策研究司司长,在未认真核实的情况下就聘用赵锡永为云内动力公司顾问,使其招摇撞骗行为得逞,造成了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杨波因此辞职。不过,辞去云内动力董事长职务后,杨仍继续留任公司董事及其他职务,并主持董事会工作。

在如今这个信息年代,赵锡永老套的骗术竟能屡屡得逞,长达数年没被揭穿,也算得上一桩奇闻了!

June6月

2013年6月18日,宝胜股份(600973)停牌。公司公告称,接控股股东宝胜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和中央企业签署宝胜集团国有股权划转协议相关事宜。两周后,谜底揭晓,收编宝胜集团的央企正是中航工业。根据协议,中航工业将支持把宝胜集团打造成航空线缆主要供应商,以及航空机电电气产业、物联网、电子信息等产业的重要制造企业,使宝胜集团成为国内领军、国际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积极推动宝胜集团进入航空机电电力电气制造及其它新兴产业领域。

在北京,万达集团正式宣布斥资3.2亿英镑收购英国最大的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汐(Sunseeker)。这也是继2012年潍柴收购意大利法拉帝之后,我国企业再次并购欧洲顶级豪华游艇品牌。

说到潍柴,这家霸气十足的公司针对假冒伪劣“打而不绝”的业界顽疾,最近祭出了一招杀手锏,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律师事务所,成立潍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在该模式下,律师事务所自行支付所有费用对市场上生产、销售假冒潍柴产品的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并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判决或调解的形式打击假冒侵权行为,维权的赔偿则在扣除办案费用后由双方按约定比例进行分配。”这个将全国律所变成自家“打假办”的创意不可谓不新颖,只是不知实施以后,效果如何?

当月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July7月

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而言意义非凡的一次重组在这个月拉开了帷幕。

2013年7月17日晚,*ST二重发布公告称,接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将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二重集团整体产权无偿划入国机集团,作为重组后新集团的全资子企业。由此,国机集团将间接收购二重集团所持*ST二重71.47%的股权。重组后的新集团沿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名称。二重集团不再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二重集团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重大技术装备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但近年来由于下游市场需求不振等原因,公司亏损严重。其主要资产和业务所在的*ST二重2011年亏损13.87亿元,2012年亏损28.89亿元,濒临退市。

此番两大机械央企的联合重组,无疑将进一步夯实国机集团的制造业基础。但对国机而言,从近期来看如何令二重扭亏,也将是不小的挑战。

而对我国机床制造业来说,这个月真可谓好戏连台。7月11日,济南二机床召开“福特汽车肯塔基工厂冲压线项目启动会暨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继2011年囊括福特汽车美国堪萨斯和底特律两个工厂,全部5条大型冲压生产线订单之后,济南二机床再次赢得福特汽车美国肯塔基工厂大型冲压线项目。实现了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连续突破。到了月底,又一则好消息在业界不胫而走:由大连科德(大连光洋全资子公司)生产的高精度五轴立式机床,正式启运出口德国。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口除了整机,其中的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等关键功能部件均系大连光洋自主研制。如果你对中国机床行业的历史有所了解,就会明白,这两家公司取得的突破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August8月

2013年8月20日,阿根廷政府发布公报,正式批准从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有限公司采购铁路设备的合同。这不仅是阿根廷政府最大的一次性投资政府采购项目(总计近60亿元人民币),也是中国企业在南美获得的最大轨道交通装备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早些时候曾引发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轩然大波。中国南车不仅被指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竞标项目的申报备案,更以远低于其他同类项目的报价涉嫌 “恶性竞争”,导致阿根廷方认为中方其他企业报价不严肃,要求中方做出解释,并暂停了中方其他公司已签约的近30亿美元的项目进程。为此,中国南车在国内遭到了中信建设、中国北车向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联合投诉。不过,在南车方面看来,阿根廷政府此次的官方表态已经可以视作上述风波的最好终结。

同样深受“风波”困扰的还有中国重汽。事情是这样的:2013年7月25日,中国重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聘任三位退职政府官员——贵州省原省长石秀诗、山东省原省长韩寓群、国税总局原副局长崔俊慧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为3年,年薪为18万元人民币。这则消息随即引来舆论的广泛质疑,有媒体刊文指出,如果从时间上较起真来,三位前高官到上市公司担任独董并不符合《公务员法》的规定。压力之下,中国重汽只得于8月14日再发公告,称不再履行聘任程序。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独董风波”才算告一段落。

September9月

继成功并购普茨迈斯特(业界俗称“大象”)1年多之后,三一重工于2013年9月10日晚公告,公司高级副总裁、大象CEO罗伯特?肖毅(Norbert Scheuch)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关于这个原大象CEO肖毅,此前《中国企业家》杂志曾报道过他和三一董事长梁稳根“文化磨合”的一些故事:

据说,一次梁稳根在酒桌上对肖毅说:“这件事,你说怎么定就怎么定。”实在的德国人回去风风火火地赶了份计划书,拿到了梁的面前,酒醒以后的梁自然不认账。肖毅满肚子的情绪,三一高管赶紧安抚,并解释说,中国人的习惯,有些是客气,是玩笑话。在非正式的场合随便说说,这种东西千万别当真。

还有一次,让肖毅深深领教了中国人的“灵活多变”。2012年4月,梁稳根下指标的时候,给予了普茨迈斯特一个战略性的发展远景:20亿欧元。肖毅的团队初听到这个目标,像是炸开了锅一样,说这是开玩笑,根本完不成。向文波(三一总裁)赶紧打圆场说,20亿也好,18亿也好,30亿也行,就是多的意思,这是中国人的习惯,不是硬性的任务,是发展的前景。德国人却被这一串数字绕晕了头,较真地要求三一拿出可行性的计划。袁金华(三一创始人之一)说:“这就是个目标,就这样去努力,反正到时候谁知道什么变化呢?”固执的德国人却差点要全体辞职。

October10月

针对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中央终于祭出重拳。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规划了未来五年化解产能过剩的“路线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意见强调,“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为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这个月,有两则“坏”消息传来:一是天威保变披露三季度业绩显示,其前三季度亏损达22亿元之多,居A股上市公司榜首;二是山东商人朱玉国因五年前的一场风电“豪赌”,而被媒体曝出身背60余亿元巨额债务无法偿还,他执掌的山东长星集团也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这二者恐怕都跟“产能过剩”不无关系!

这个月,还有一个神秘大佬浮出水面:无锡尚德重组的接盘方迎来了一匹黑马——顺风光电。而顺风光电的大股东正是低调的房地产大鳄郑建明。此前,郑建明已经收购了另一光伏巨头赛维LDK超过五分之一的股份。(最终,郑建明以30亿元拿下了无锡尚德。而他最新的大动作,是以10亿港元获得中国最大民营造船公司熔盛重工13.61%的股权,成为熔盛重工第四大股东。)

此外在扬州,2013年10月10日这天,潍柴董事长谭旭光雄心勃勃的发布了“长三角战略”:“(潍柴)长三角将以扬州为中心,打造轻型发动机基地、商用车基地和特种车基地,计划2018年底,扬州地区各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当天,与会来宾多达3500人,阵容空前。

而到月底,《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收钱发表中联重科失实报道的事件,震惊社会,尤其在媒体界,产生的影响和对此的反思,或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November11月

2013年11月9~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勾勒了未来中国改革的蓝图。一个波澜壮阔的崭新时代开始了!

这月底,我国第一部宣传装备制造业的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在央视播出,在业界引发了强烈关注和反响。

December12月

2013年12月25日,据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确认,浙江大学副校长禇健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省检察院正式逮捕,目前案件仍在侦查中。

褚健是中国控制系统工程领域的顶级专家,学术履历相当耀眼。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被立案调查之前,这位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首批特聘教授已经进入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一轮候选人名单。

不仅学术上颇有成就,褚健还曾是个出色的企业家,其参与创建并曾担任总裁的中控集团被视为产学研结合的典范,也是国内自动化行业的翘楚。该公司刚刚成立时,国内自动化行业基本被国外公司垄断,但中控的崛起打破了这一局面。如今,中控集团拥有4000多名员工,2012年的产值超过30亿元,并制定了国内自动化行业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据报道,褚健这次事发可能与中控科技涉嫌掏空浙大海纳资产的旧事有关。

财经作家吴晓波特地撰文回忆了21年前采访褚健,写作人物特写《少一个科学家,多一个企业家,划算吗?》的旧事。他叹息道:“如果在那年,年轻的正教授褚健没有萌动勃勃的创业之心,如果他安心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生涯,也许,他早已是一位备受尊重的工程院院士。然后,他会出现在那些‘高大上的科技论坛上,神情悠然地讨论——‘中国的自动化行业在什么时候可以打破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

这个月,还有几则企业动态值得关注:中联重科正式迈出挺进农机的步伐,其首个农机产业园落户重庆璧山。中联重科农机事业部总经理李江涛透露,未来在璧山将打造出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规模超百亿元的农业装备产业集群;一直以“重卡黄金产业链”著称的潍柴动力集团则开始进军乘用车市场。通过对重庆嘉陵川江汽车的收购,潍柴获得了乘用车的生产资质,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又一新进者;中集集团顺利完成了对瑞典海工设计公司BTAB的收购,藉此形成了自身海工领域设计、施工的完整链条,从而有望把握海工市场高速增长的黄金战略机遇期。看起来,跨界似乎正在成为潮流,行业正在酝酿新的变化,而机会,永远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