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一体化 政府与市场应良性互动

2014-08-27贾康

经济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学城廊坊市场主体

贾康

现在有很多因素逼着我们必须考虑京津冀一体化,以及首都部分原有的城市功能向周边地区的转移。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上,习总书记要求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协同发展。那么,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时,也要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位置。

在我们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的同时,市场并不能决定一切,政府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如维持社会公平正义,也包括牵头设计好、实施好城市规划。

京津冀一体化有没有一个很有效的执行与协调机制,超越三地自己行政的较窄眼界,真正寻求到合理的共赢,也是一大考验。据悉,廊坊的东方大学城现在衰败了。按道理说那里办个大学城很合理,一边是天津,一边是北京,中间是廊坊“洼地”,铺得开,环境又不错,跟两地距离不远,怎么搞来搞去成现在这样了?

据说相关的问题,一是开发商本身的,拿到一部分地是违规做了高尔夫。二是交通运营上理不顺,涉及京津冀的协调。那里是北京938路的支5线,延伸过去车票定价是5块钱,但就是因为有些跑长途的单位闹事,围堵大学城,支5线进不去,这就造成交通不畅无法解决。想搞同城化,交通不行。三是没有配套。那里仅仅是一个孤零零的大学,缺少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积淀,好多人说那里成了高考失败的学生不得已才选择的地方。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政府该做的规划没有做到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也产生了扭曲,利益冲突发生以后,又没有政府的有效协调,结果把大家的生意全都拖黄了。政府规划与市场作用怎样形成良性互动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另外,在政府与市场主体的互动方面,现在应比较看重的是,如果中国能够真正按照法治化和契约社会的精神,把民间市场主体拉动进来,应该鼓励PPP(公私合作模式)或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机制,能够充分让“市场之手”发挥优化作用。上面还是由政府牵头,让专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有一个高水平的拍板罩着的通盘规划,在这种规划下,让过去已有的市场主体可介入的小区开发或者说是综合体开发,升级为连片开发。当然,要以尽可能比较高水平的法治环境和契约精神做保障。

政府让企业积极参与,企业应得到的是长期稳定的、但不是特别高水平的回报。政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以高水平的决策抓住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机遇,使这一轮争取有一个像样的通盘规划。另外一端,让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吸引、寻找国际国内的主体一起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务、电气、垃圾处理、绿化等,所有这些事情合在一起做,争取有一轮比较好的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不是简单的较劲,而是真正相得益彰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合作,这是最值得追求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城廊坊市场主体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廊坊专场(二)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