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44例TCT检查结果与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 相关性分析

2014-08-27张同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相关性分析

张同华

【摘要】目的探讨TCT检查与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相关性,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同一患者阴道分泌物和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同时进行检测, 共收集1244例标本检测结果。结果1244例阴道清洁度Ⅰ~Ⅱ占总数的11.3%, Ⅲ~Ⅳ占总数的88.7%, 其中, 细菌性阴道炎占72.25%, 真菌性阴道炎占13.25%, 滴虫性阴道炎占3.2%。阴道清洁度Ⅰ~Ⅱ的140例被检者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2.8%, 阴道清洁度Ⅲ~Ⅳ的1104例被检着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4%。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高;阴道炎患者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也高。

【关键词】TCT结果;阴道分泌物结果;相关性分析

阴道分泌物检查, 是诊断女性生殖道系统炎症的常用方法。通过阴道清洁度、线索细胞、胺试验和pH值检测, 可以对阴道病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预防扩散、疗效评价非常重要。TCT检查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对长期阴道分泌物异常、宫颈糜烂者及时进行TCT检测, 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 共对1244例就诊者, 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和TCT检查,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1244例均来自本院妇科检查的妇女, 年龄22~64岁, 自愿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和TCT检查, 主诉有阴部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异常等不适。

1. 2标本采集及处理取样前24 h应禁止性交、阴道灌洗及局部用药。在窥阴器下, 主检医师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后穹窿阴道分泌物, 迅速插入洁净容器内;同时用新柏式TCT检测专用毛刷采取宫颈脱落细胞, 及时放进新柏式TCT检测专用脱落细胞保存液中, 立即送实验室检查。

1. 3检查方法①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分泌物的外观, 再用pH试纸检测阴道分泌物的酸碱度, 记录pH值, 在储存阴道分泌物的洁净容器内, 准确加入0.9%无菌生理盐水0.5 ml, 制备涂片后, 在高倍镜下, 根据上皮细胞、白细胞(脓细胞)、球菌、杆菌的多少, 判断清洁度。同时观察有无阴道毛滴虫。在阴道分泌物涂片上, 加1滴2.5 mol/L KOH溶液, 检查有无真菌[1]。胺试验按Amsel方法进行。取另一张涂片, 干后进行革兰氏染色, 寻找细菌和线索细胞, 以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粘附了大量加德纳菌及短小杆菌, 上皮细胞表面毛糙, 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 在细胞的边缘形成线索状结构为线索细胞[2]。②采用美国新柏式TCT检测技术制片机及时进行脱落细胞制片, 及时进行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 先用10倍物镜浏览全片, 对异常细胞在40倍物镜下仔细观察。

1. 4诊断依据①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标准: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腥臭;分泌物pH值>4.5;胺试验阳性;发现线索细胞。其中线索细胞是必备条件。②TCT检查结果判断标准:根据细胞核大小、染色质均匀程度、是否深染、核质比及细胞大小, 将结果分为正常、炎症反应性变化、癌前病变、及癌变[3]。

2结果

1244例被检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Ⅱ占总数的11.3%, Ⅲ~Ⅳ占总数的88.7%, 其中, 细菌性阴道炎占72.25%, 真菌性阴道炎占13.25%, 滴虫性阴道炎占3.2%。阴道清洁度Ⅰ~Ⅱ的140例被检着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2.8%, 阴道清洁度Ⅲ~Ⅳ的1104例被检着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4%。结果显示, 本地区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高;阴道炎患者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也高。具体数据见表1。

表11244例阴道分泌物、TCT检查结果(n, %)

疾病名称 例数 阳性百分率 清洁度

阴道分泌物正常 140 11.3 Ⅰ~Ⅱ

细菌性阴道病 899 72.25 Ⅲ~Ⅳ

真菌性阴道病 165 13.25 Ⅲ~Ⅳ

滴虫性阴道病 40 3.2 Ⅲ~Ⅳ

TCT结果 140 2.8 Ⅰ~Ⅱ

TCT结果 1104 4 Ⅲ~Ⅳ

3讨论

阴道分泌物检查是临床医生诊断特异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主要依据, 一些医院只报告阴道清洁度、有无阴道毛滴虫及真菌。由于少数医生对阴道分泌物检查项目和临床意义的了解不够专业, 作者认为, 为了更直观的反应阴道分泌物的整体状况, 应规范阴道分泌物的检查项目和报告方式。检测项目应包括:观察外观、pH值、杆菌、球菌、上皮细胞、白细胞(脓细胞)、清洁度、有无阴道毛滴虫及真菌、胺试验、线索细胞。必要时要进行革兰氏染色, 进行细菌学检查。同时, 对阴道分泌物的采集方法、量、运输、处理也应规范和统一, 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由于女性阴道细菌比较复杂, 干扰因素较多, 检验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阴道炎长期得不到治疗, 就会刺激宫颈细胞发生炎症甚至糜烂, 长时间的炎症刺激会使宫颈细胞发生恶变, 一旦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 宫颈糜烂, 应及时进行TCT检查, 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阴道分泌物检查和TCT检查相会补充, 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本次是针对妇科门诊疑似阴道炎并自愿接受检测的患者,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Ⅳ占总数的88.7%, 说明感染较为普遍。为了女性健康, 应加强阴道病防治常识的宣传, 使用清洁浴具;女性应加强自我保护, 树立健康性行为;严格掌握阴道灌洗适应证, 防止人为破坏阴道内环境。医生应严格掌握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的适应证;女性用药时, 要遵照医嘱, 严禁药物滥用。如发现阴道分泌物异常, 应及时就医, 防止长时间的炎症, 引起宫颈细胞的变性甚至宫颈癌的发生。同时, 应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以减少阴道病和宫颈癌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A.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324.

[2] 熊立凡, 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A.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0.

[3] 熊立凡, 李数仁. 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85.

[收稿日期:2014-03-27]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讨TCT检查与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相关性,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同一患者阴道分泌物和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同时进行检测, 共收集1244例标本检测结果。结果1244例阴道清洁度Ⅰ~Ⅱ占总数的11.3%, Ⅲ~Ⅳ占总数的88.7%, 其中, 细菌性阴道炎占72.25%, 真菌性阴道炎占13.25%, 滴虫性阴道炎占3.2%。阴道清洁度Ⅰ~Ⅱ的140例被检者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2.8%, 阴道清洁度Ⅲ~Ⅳ的1104例被检着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4%。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高;阴道炎患者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也高。

【关键词】TCT结果;阴道分泌物结果;相关性分析

阴道分泌物检查, 是诊断女性生殖道系统炎症的常用方法。通过阴道清洁度、线索细胞、胺试验和pH值检测, 可以对阴道病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预防扩散、疗效评价非常重要。TCT检查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对长期阴道分泌物异常、宫颈糜烂者及时进行TCT检测, 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 共对1244例就诊者, 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和TCT检查,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1244例均来自本院妇科检查的妇女, 年龄22~64岁, 自愿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和TCT检查, 主诉有阴部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异常等不适。

1. 2标本采集及处理取样前24 h应禁止性交、阴道灌洗及局部用药。在窥阴器下, 主检医师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后穹窿阴道分泌物, 迅速插入洁净容器内;同时用新柏式TCT检测专用毛刷采取宫颈脱落细胞, 及时放进新柏式TCT检测专用脱落细胞保存液中, 立即送实验室检查。

1. 3检查方法①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分泌物的外观, 再用pH试纸检测阴道分泌物的酸碱度, 记录pH值, 在储存阴道分泌物的洁净容器内, 准确加入0.9%无菌生理盐水0.5 ml, 制备涂片后, 在高倍镜下, 根据上皮细胞、白细胞(脓细胞)、球菌、杆菌的多少, 判断清洁度。同时观察有无阴道毛滴虫。在阴道分泌物涂片上, 加1滴2.5 mol/L KOH溶液, 检查有无真菌[1]。胺试验按Amsel方法进行。取另一张涂片, 干后进行革兰氏染色, 寻找细菌和线索细胞, 以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粘附了大量加德纳菌及短小杆菌, 上皮细胞表面毛糙, 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 在细胞的边缘形成线索状结构为线索细胞[2]。②采用美国新柏式TCT检测技术制片机及时进行脱落细胞制片, 及时进行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 先用10倍物镜浏览全片, 对异常细胞在40倍物镜下仔细观察。

1. 4诊断依据①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标准: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腥臭;分泌物pH值>4.5;胺试验阳性;发现线索细胞。其中线索细胞是必备条件。②TCT检查结果判断标准:根据细胞核大小、染色质均匀程度、是否深染、核质比及细胞大小, 将结果分为正常、炎症反应性变化、癌前病变、及癌变[3]。

2结果

1244例被检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Ⅱ占总数的11.3%, Ⅲ~Ⅳ占总数的88.7%, 其中, 细菌性阴道炎占72.25%, 真菌性阴道炎占13.25%, 滴虫性阴道炎占3.2%。阴道清洁度Ⅰ~Ⅱ的140例被检着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2.8%, 阴道清洁度Ⅲ~Ⅳ的1104例被检着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4%。结果显示, 本地区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高;阴道炎患者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也高。具体数据见表1。

表11244例阴道分泌物、TCT检查结果(n, %)

疾病名称 例数 阳性百分率 清洁度

阴道分泌物正常 140 11.3 Ⅰ~Ⅱ

细菌性阴道病 899 72.25 Ⅲ~Ⅳ

真菌性阴道病 165 13.25 Ⅲ~Ⅳ

滴虫性阴道病 40 3.2 Ⅲ~Ⅳ

TCT结果 140 2.8 Ⅰ~Ⅱ

TCT结果 1104 4 Ⅲ~Ⅳ

3讨论

阴道分泌物检查是临床医生诊断特异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主要依据, 一些医院只报告阴道清洁度、有无阴道毛滴虫及真菌。由于少数医生对阴道分泌物检查项目和临床意义的了解不够专业, 作者认为, 为了更直观的反应阴道分泌物的整体状况, 应规范阴道分泌物的检查项目和报告方式。检测项目应包括:观察外观、pH值、杆菌、球菌、上皮细胞、白细胞(脓细胞)、清洁度、有无阴道毛滴虫及真菌、胺试验、线索细胞。必要时要进行革兰氏染色, 进行细菌学检查。同时, 对阴道分泌物的采集方法、量、运输、处理也应规范和统一, 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由于女性阴道细菌比较复杂, 干扰因素较多, 检验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阴道炎长期得不到治疗, 就会刺激宫颈细胞发生炎症甚至糜烂, 长时间的炎症刺激会使宫颈细胞发生恶变, 一旦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 宫颈糜烂, 应及时进行TCT检查, 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阴道分泌物检查和TCT检查相会补充, 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本次是针对妇科门诊疑似阴道炎并自愿接受检测的患者,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Ⅳ占总数的88.7%, 说明感染较为普遍。为了女性健康, 应加强阴道病防治常识的宣传, 使用清洁浴具;女性应加强自我保护, 树立健康性行为;严格掌握阴道灌洗适应证, 防止人为破坏阴道内环境。医生应严格掌握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的适应证;女性用药时, 要遵照医嘱, 严禁药物滥用。如发现阴道分泌物异常, 应及时就医, 防止长时间的炎症, 引起宫颈细胞的变性甚至宫颈癌的发生。同时, 应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以减少阴道病和宫颈癌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A.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324.

[2] 熊立凡, 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A.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0.

[3] 熊立凡, 李数仁. 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85.

[收稿日期:2014-03-27]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讨TCT检查与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相关性, 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同一患者阴道分泌物和宫颈脱落细胞标本, 同时进行检测, 共收集1244例标本检测结果。结果1244例阴道清洁度Ⅰ~Ⅱ占总数的11.3%, Ⅲ~Ⅳ占总数的88.7%, 其中, 细菌性阴道炎占72.25%, 真菌性阴道炎占13.25%, 滴虫性阴道炎占3.2%。阴道清洁度Ⅰ~Ⅱ的140例被检者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2.8%, 阴道清洁度Ⅲ~Ⅳ的1104例被检着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4%。结论本地区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高;阴道炎患者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也高。

【关键词】TCT结果;阴道分泌物结果;相关性分析

阴道分泌物检查, 是诊断女性生殖道系统炎症的常用方法。通过阴道清洁度、线索细胞、胺试验和pH值检测, 可以对阴道病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预防扩散、疗效评价非常重要。TCT检查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对长期阴道分泌物异常、宫颈糜烂者及时进行TCT检测, 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 共对1244例就诊者, 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和TCT检查,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1244例均来自本院妇科检查的妇女, 年龄22~64岁, 自愿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和TCT检查, 主诉有阴部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状异常等不适。

1. 2标本采集及处理取样前24 h应禁止性交、阴道灌洗及局部用药。在窥阴器下, 主检医师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后穹窿阴道分泌物, 迅速插入洁净容器内;同时用新柏式TCT检测专用毛刷采取宫颈脱落细胞, 及时放进新柏式TCT检测专用脱落细胞保存液中, 立即送实验室检查。

1. 3检查方法①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分泌物的外观, 再用pH试纸检测阴道分泌物的酸碱度, 记录pH值, 在储存阴道分泌物的洁净容器内, 准确加入0.9%无菌生理盐水0.5 ml, 制备涂片后, 在高倍镜下, 根据上皮细胞、白细胞(脓细胞)、球菌、杆菌的多少, 判断清洁度。同时观察有无阴道毛滴虫。在阴道分泌物涂片上, 加1滴2.5 mol/L KOH溶液, 检查有无真菌[1]。胺试验按Amsel方法进行。取另一张涂片, 干后进行革兰氏染色, 寻找细菌和线索细胞, 以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粘附了大量加德纳菌及短小杆菌, 上皮细胞表面毛糙, 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 在细胞的边缘形成线索状结构为线索细胞[2]。②采用美国新柏式TCT检测技术制片机及时进行脱落细胞制片, 及时进行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 先用10倍物镜浏览全片, 对异常细胞在40倍物镜下仔细观察。

1. 4诊断依据①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标准: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腥臭;分泌物pH值>4.5;胺试验阳性;发现线索细胞。其中线索细胞是必备条件。②TCT检查结果判断标准:根据细胞核大小、染色质均匀程度、是否深染、核质比及细胞大小, 将结果分为正常、炎症反应性变化、癌前病变、及癌变[3]。

2结果

1244例被检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Ⅱ占总数的11.3%, Ⅲ~Ⅳ占总数的88.7%, 其中, 细菌性阴道炎占72.25%, 真菌性阴道炎占13.25%, 滴虫性阴道炎占3.2%。阴道清洁度Ⅰ~Ⅱ的140例被检着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2.8%, 阴道清洁度Ⅲ~Ⅳ的1104例被检着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为4%。结果显示, 本地区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高;阴道炎患者TCT检查结果的异常率也高。具体数据见表1。

表11244例阴道分泌物、TCT检查结果(n, %)

疾病名称 例数 阳性百分率 清洁度

阴道分泌物正常 140 11.3 Ⅰ~Ⅱ

细菌性阴道病 899 72.25 Ⅲ~Ⅳ

真菌性阴道病 165 13.25 Ⅲ~Ⅳ

滴虫性阴道病 40 3.2 Ⅲ~Ⅳ

TCT结果 140 2.8 Ⅰ~Ⅱ

TCT结果 1104 4 Ⅲ~Ⅳ

3讨论

阴道分泌物检查是临床医生诊断特异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主要依据, 一些医院只报告阴道清洁度、有无阴道毛滴虫及真菌。由于少数医生对阴道分泌物检查项目和临床意义的了解不够专业, 作者认为, 为了更直观的反应阴道分泌物的整体状况, 应规范阴道分泌物的检查项目和报告方式。检测项目应包括:观察外观、pH值、杆菌、球菌、上皮细胞、白细胞(脓细胞)、清洁度、有无阴道毛滴虫及真菌、胺试验、线索细胞。必要时要进行革兰氏染色, 进行细菌学检查。同时, 对阴道分泌物的采集方法、量、运输、处理也应规范和统一, 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由于女性阴道细菌比较复杂, 干扰因素较多, 检验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阴道炎长期得不到治疗, 就会刺激宫颈细胞发生炎症甚至糜烂, 长时间的炎症刺激会使宫颈细胞发生恶变, 一旦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 宫颈糜烂, 应及时进行TCT检查, 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阴道分泌物检查和TCT检查相会补充, 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本次是针对妇科门诊疑似阴道炎并自愿接受检测的患者, 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Ⅲ~Ⅳ占总数的88.7%, 说明感染较为普遍。为了女性健康, 应加强阴道病防治常识的宣传, 使用清洁浴具;女性应加强自我保护, 树立健康性行为;严格掌握阴道灌洗适应证, 防止人为破坏阴道内环境。医生应严格掌握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的适应证;女性用药时, 要遵照医嘱, 严禁药物滥用。如发现阴道分泌物异常, 应及时就医, 防止长时间的炎症, 引起宫颈细胞的变性甚至宫颈癌的发生。同时, 应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以减少阴道病和宫颈癌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A.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324.

[2] 熊立凡, 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A.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0.

[3] 熊立凡, 李数仁. 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85.

[收稿日期:2014-03-27]

endprint

猜你喜欢

相关性分析
贵州石漠化生态修复进程中的生态道德问题各因子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