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歌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2014-08-27王地利
王地利
诗歌是儿童最喜欢学的文章形式,因为他们从小朗诵诗歌,也可以说他们最先接触的语文启蒙教学就是从诗歌开始的。
诗歌是儿童最喜欢读的文章形式,因为不仅篇幅较短,而且读起来想唱歌一样朗朗上口。
诗歌是儿童最喜欢背的文章形式,因为他们总喜欢先于他人背诵从而获得他人的一些赞许。
但是诗歌是儿童最不愿意去理解的文章形式,因为诗歌不好理解,许多教师有把诗歌讲得枯燥乏味。针对这种现象我自己有了些大胆的尝试——叫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自悟。也就是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比如四年级有一篇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古诗虽然刚开始学,但是大部分学生早已背的滚瓜烂熟。我试着检查他们的时候,他们闭着眼睛大声诵读非常卖力,唯恐老师不知道自己已经背下来了,一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于是我又开始问:“你们谁知道这首古诗的意思?”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没人敢看我。只有少数几个平时表现好的举手示意,然而回答的都不是很合乎人意。
孩子们不是不想知道古诗的意思,恰恰相反他们希望自己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孩子的知识有限,他们不可能把古诗理解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那为什么不借此机会激发一下学生们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呢?于是我提示了一句:“同学们,不会不要紧,你们忘了咱们以前是怎么学习古诗的了吗?”学生们如获大赦,纷纷举起他们的小手——就说自己会的那部分,会什么说什么,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猜测。这便是我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教师大胆放手、学生大胆猜测。
第二步: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参与引导。在第一步过后学生可定还有一些不会的、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那我们便要借助大家的力量了。我们结成小组利用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大家讨论的不亦乐乎。就在这时一个组里发出了一阵笑声,笑得最厉害的那个女生对我说:“老师,他说烟花三月是三月放烟火的意思,朋友去了扬州那里的人放烟花庆祝。”教室里的学生都乐了,显然他们知道这种考虑是错误的,因为课下注释理由关于烟花的意思。所以这就避免了学生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学生一起讨论是很有必要的。经过第二步之后古诗的大概已经了然于学生心中。
第三步: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感悟诗情。古诗的基本意思我们理解的已经差不多了,那么如何才能从古诗的字面上让学生来体会古人当时的感情呢。
我给学生们讲过共鸣,我来读一读关于这篇古诗的理解,学生们闭上眼睛,跟着我的“语境”头脑中想象着画面,就像看一场电影。我是编剧,你就是这个电影的演员。发挥想象,展现意境,透过诗句理解展现在你面前的景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学古诗要读到脑海里能出现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才算达到一定深度。如读《寻隐者不遇》一诗,我们要自问自答:谁在松下问童子?怎样问童子?童子怎样回答?作者听后有什么感慨?一般说,叙事诗要尽量想事情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写景状物诗,要想象景物的形、色、声等。
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古诗,并不是从这节课开始的。从我接手这个班的语文教学我就已经着手这项计划。从现在来看学生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和以前大相庭径,再也不低头不语了。而且他们不论是原文的记忆还是感情的理解都比以前大有进步。而且我还惊喜地发现,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以及这节课的出色表现得到的鼓励,他们课下已经开始讨论起《送元二使安西》了。
真心地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不久的将来不用老师的帮助,自己就能学好这中华文化瑰宝——古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