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危机
2014-08-27徐晓军张必春
徐晓军+张必春
农村文化危机的产生是“自然的”也是“强制的”,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同时农村传统文化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并且庸俗的大众文化已经肆无忌惮地占据了城乡生活的每块地盘,即使是贫困的西部山村,优秀的乡村文化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它的消亡是“自然”的过程,农村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使得它自然而然地被观众、被时代所抛弃;同时这也是一个“强制”的过程,因为庸俗的大众文化的挤压,促使了传统文化节节败退。
农村文化的危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从出现时间上看, 当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体制转轨的时期,在这一阶段里,外来文化因素不断渗入:电视机、录像机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人们的闲暇时光,电影、电视剧、偶像剧、搞笑剧以铺天盖地之势横扫中国的传统文化市场。这些因素都是大众文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毁灭性力量。市场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在大众文化获得了一个欣赏者的同时,传统的农村文化也失去了自己的一块阵地。失去了根本战略阵地的农村文化只能在庸俗文化的夹缝中艰难生存,随时面临“灭绝”的风险。
近代以来,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一直受到各种现代性甚至后现代性文化越来越强的冲击和侵蚀,农村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仪式活动、娱乐活动和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如在河南的一些地区,豫剧已不如以前那样受到欢迎,一些豫剧演员为了生活,不得不迎合大众的口味而转行改做歌舞演员。一些经典文艺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作为基础载体的农村文艺人才的流失加剧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萎缩。又如青海湟中县的“农民画”有着辉煌的过去,带有浓郁高原民族特色的作品还曾被推介到国外,湟中县也曾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乡”的荣誉称号,但现在一些农民画家纷纷“转行”从事其它艺术创作,湟中县的农民画已经名存实亡。
与此同时,原有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瓦解熄灭了农民参与的热情,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参与、学习、继承和发扬。此外,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精英外流,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发展趋向,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如今在农村的演出剧场,很少看到过去人山人海的观剧场面,在剧场中看戏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学龄前儿童。
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农村国营文化单位经济状况拮据,日常运行经费也日益紧张,甚至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都不能保证;同时,常年下乡演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使得不少演职员难安其业。于是,他们有的出国去做劳工,有的下海经商或改行做其他工作,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这在当前的农村文化界已经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文化,尤其是形成于农耕时代的农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文化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社会力量共同促进,从而调动农村人群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优势,最终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为农村人群生活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