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德育依据

2014-08-27任文慧李峰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硕士生培养目标

任文慧 李峰

我国研究生招生的数量近年来逐年增加,大力发展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主要途径。而硕士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对知识及学问的要求越来越精深,对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发展要求也更为严格,于是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必须有所提高。在确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之后,以此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第一,社会公德培养目标需要提到新的高度。遵守公民的社会公德是个人存在于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被社会所接受的必然要求。硕士生作为国家培养多年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必须有坚定的政治态度和崇高的社会使命感。然而部分硕士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社会公德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当前存在一部分硕士生,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念,不相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情愿承担社会责任,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上,崇尚个人本位,并认为是理所应当,比如,浙江大学的王益民等人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出现矛盾时,研究生在回答“你应该怎么样做”时,选择“集体利益为先”的比率竟然不如本科生高。道德普遍认为是社会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德育出现了走下坡路的现象,提醒着我们要在课程设置上应有所作为。

在硕士生社会公德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不能单纯诉求于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也不应存在于教师对学生道德的主观评价中,因为道德并不是一种可量化的指标,而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目标都是基本一致的,尤其是德育培养目标,几乎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在呼吁学生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回归和学生的自身反思,但其课程设置中却很少有涉及社会公德的内容。硕士生很多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研究,一个人良好的习惯态度及价值观就是在中小阶段形成并得以发展的,可以说,他们从事的是良心行业,从事教育教学必须具有这样的基本素质。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硕士生,不是在学校固定课程下培养的书呆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做人是研究生必须学好的公共课,现在课程设置中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容几乎全部占用了学生的政治理论公共课学时,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还是比较欠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内容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已经有所涉及,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求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取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容,而是希望在学习两者的同时,加强对硕士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范跑跑”的例子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人民需要的教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素质和社会公德与责任感应当加强。

第二,学术道德培养目标有待持续强化。硕士生近2年的系统学习时间是其学术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在其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对硕士生的学术道德进行专业指导。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硕士生的数量急剧攀升,随着数量的不断升高,硕士质量却逐年下降,反映出了研究生培养中的诸多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现在大多数高校在硕士生毕业时,要求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这样的硬性要求其出发点是希望硕士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努力学习学科知识,能够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非常困难,首先,相当数量的本科生之所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是迫于就业压力,个人最初的定位中缺乏求真务实、探索真谛的学术态度。另一方面,一部分硕士生是跨专业学习,研究生阶段的知识学习是他们在本科生学习中所没有接触过的。基于多方面的因素,一味的求快、求奇,追求硬性指标的文章便在各种低质的杂志中出现,更有甚者在毕业论文中存在学术剽窃现象。这种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已在高校中蔓延开来,如不及时的进行制止,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战略将化作泡影,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在其《论学者的使命》一书中提到:学者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

造成我国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一下三点:首先,从硕士生自身方面说,报考的目的不明确,许多硕士生攻读研究生并不是真正为了研究学术而报考,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学历或给自身的学历镀金,从而拿到从事体面工作的“入场券”。这种逃避现实就业压力的心态,决定了研究生自身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端正的态度。一部分硕士生在无法完成学校培养任务的前提下铤而走险,抄袭他人的发表作品,造成学术道德失范;其次,研究生的选拔及培养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缺乏必要的评测体系,选拔研究生以其入学考试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考察因素,所报学科的研究水平没有得到检验,以至于无法保证在读硕士生的整体质量。加之培养单位只重视教学和政治辅导工作,很少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术道德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最终造成了学术道德滑坡;再次,社会大背景也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负有重要责任,经济的迅速发展,快餐文化逐步取代传统文化的积淀,过多的追求物质欲望而忽视了精神层次的提高。人的信仰的缺失及道德底线的崩溃,使得曾经洁白的象牙塔无法抵制整个社会对名利的追求。

作者简介:任文慧(1986-),女,汉族,山东淄博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李峰(1986-),男,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硕士生培养目标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