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 真情为民
2014-08-27饶敏哉赖文彬兰跃生
饶敏哉+赖文彬+兰跃生
江西省赣州市地税局下设19个县(市、区)地税局,负责全市地方税收的征收管理。近年来,该局在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的同时,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三送” 工作 (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常态化、全覆盖。成立驻村扶贫工作队,3名正式干部脱产扶贫,常年吃住在乡村,重点对大余县内良乡李洞畲族村进行驻村帮扶,共开展扶贫项目25个,1302户村民受益,帮助1256人脱贫。
致富产业作富民抓手
初夏,明媚的阳光洒在李洞畲族村的梯田上。小山村依偎在层层山峦中,宁静而祥和。村口的小桥旁,就是养殖户蓝蒙晋的海狸鼠养殖基地。
28岁的蓝蒙晋,在内良乡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2012年,正在广州务工的蓝蒙晋看到各大餐馆酒店高价求购海狸鼠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调查发现,海狸鼠经济价值高,肉质鲜美,好饲养、易管理,在广东的市场比较好。市场供需的不平衡让蓝蒙晋看到了商机,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广州的工作,回到家乡养殖海狸鼠。
2012年9月,在“三送”工作队的帮助下,蓝蒙晋申请了海狸鼠养殖许可证及销售许可证。11月,他引进了9只海狸鼠种苗,养殖场开始步入正轨,养殖规模也慢慢扩大。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市场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因为个人能力和精力有限,他的海狸鼠销路一直不太好,这让他寝食难安。
驻村“三送”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利用工作队的人脉和大余商会的力量,热心为蓝蒙晋牵线搭桥,帮助他在沿海大城市打开了销路。现在,蓝蒙晋的海狸鼠已经热销珠三角地区,并且供不应求。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养殖基地已有500只海狸鼠、200只白鹇和水鸭,基地也已经开始由单一的海狸鼠养殖转型为生态特色养殖,年收入30多万元。
富起来的蓝蒙晋并没有甘于现状,他希望自己的养殖场能越做越大,更希望能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生态致富路。现在,无论是周围的养殖户有困难,还是村子修桥铺路,他都会鼎力相助,乐此不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扶贫点村民脱贫致富,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赣州市地税局立足长远,坚持开发式扶贫,引导村民找准致富“支点”,因地、因人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发展烤烟产业。帮助村民雷智育承包了150亩抛荒土地种植烤烟,争取信用贷款60万元,建起一间50平方米的烤烟房,烟田经济效益达2000元/亩,既发展了产业经济又提高了村民收益。二是扶持生猪养殖。帮扶养猪户改善道路条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规模和效益。现扶贫点存栏生猪600多头,母猪50多头,全年纯利润30多万元,有力带动了一批农村能人脱贫致富。三是做强绿色产业。尊重村民“靠山吃山”的传统,做强做大油茶、脐橙、毛竹等特色产业,落实资金50万元,引导村民在山上再造一个“绿色银行”。四是探索家庭农场。鼓励具备水塘和禽舍条件的家庭圈养、放养兴国特产灰鹅和土鸭,帮助80多户村民增加家禽出栏2000多羽,户均增收600余元。
出谋划策为穷村脱贫
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欲”。如何激发广大村民的智慧,增强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才是扶贫工作的难点和根本。为此,赣州市地税局在“帮穷”的同时,更加注重“扶智”。一是注重沟通联系。市局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先后到扶贫点走访150余人次,科级干部走访400余人次。通过干部与村民面对面帮扶、心贴心交流,不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掌握了村民的需求,更是将党的大好方针政策、各类致富信息适时“熨入”村民的心中。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先后出资30多万元,建起“农家书院”、“爱心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等;开通了远程教育网;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10期,培训村民600人次,有力提高了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脱贫致富能力。三是注重“三培两带”。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近年来,扶贫点共有16名同志被吸收为党员,23位致富能手成为“两带”新人,在“领头雁”的带领下,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愿望愈来愈强烈、思想愈来愈开放、道路愈走愈宽广。与此同时,赣州市地税局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集体座谈、入户走访等形式,对所驻村群众进行逐户走访,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卡,收集村民意见建议,摸清民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自己也总结了一套可行的工作方式。
开源节流,大力争资引项。该局一方面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资金,每年预算列支扶贫专项经费,2011-2013年拨付扶贫预算资金110多万元,发放慰问资金款物30多万元,三年总支出达140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向相关部门争取各类扶贫项目资金,三年争资累计800多万元,目前落地项目资金达600多万元,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
基础为先,搭建致富平台。通过“大走访、大调研”,该局摸清了制约大余县经济发展的四个症结,即出行难、用水难、用电难、居住条件差。以此为突破口,该局重点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一是改善交通条件。该局争取项目资金150多万元,修建了三条总长6000米的高质量水泥路;修建了富民桥、永安桥、方家桥,打通了通组、通临近县区的出口通道,村民翻山涉水出门成为过去。二是推进土坯房改造。积极落实赣南苏区振兴政策,帮助扶贫点完成土坯房改造97栋,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三是修建“地税民心堤”。该局争取水利建设资金30万元,修筑了油桐河建设河段的河堤,180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四是改造农村电网。向供电部门争取一条10KV农网改造工程,投入120万元,解决了5000户村民用电电压低的问题。同时,该局还争取资金45万元,为村里配备环境卫生专用箱、专用车;为扶贫点量身打造了建设和谐秀美乡村规划,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为扶贫点脱贫搭建了坚实平台。
扎根基层,贴近群众需求。扶贫工作队脱产驻点工作,3名干部常年吃住在乡村,深入掌握扶贫点每户村民的家庭状况和扶贫需求,保证了扶贫项目更具针对性,提高了扶贫资金的经济社会效益。修筑乡村公路时,工作队全程蹲守在工地上风餐露宿,节省了修路开支,保证了工程质量。因本地砂石质量不佳,工作队员先后三次到邻县宁都等地寻找优秀砂石。另外,他们在调研时发现低保户谢玉香患白内障,便及时联系就医,不但帮她恢复了视力,还帮她购置了一批鹅苗发展养殖,使其家庭收入每年增加1200元。
真情为民,勤办好事实事。该局除了大力开展扶贫项目“做大事”,还心系群众“办实事”。他们整修小学,建立“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室”;为村民周兆慧积极奔走,移开房顶变压器消除安全隐患;为红军遗属邹良喜争取到烈士子女津贴;扶助孤寡老人巫国坵;帮助寒门学子李林海高考及第……赣州市地税局扎根乡村、真情扶贫的工作事迹,在基层广为传颂,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