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评价机构风险管理与控制探究

2014-08-27雷鸣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机构评价

雷鸣

(黑龙江大成实业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安全评价机构风险管理与控制探究

雷鸣

(黑龙江大成实业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在界定风险概念基础上,对安全评价机构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阐述对内、外部风险进行影响的各个因素。从风险存在的危险程度视角对国内安全评价机构实施评价过程等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以风险管理与控制理论为依据,为安全评价机构提出对各类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建议。

安全评价机构 风险控制 管理

1 安全评价机构面临的风险

对安全评价工作进行分析的意义就是能够使被评价对象运营风险降低或控制,但评价机构属于企业性的组织,一定的风险也存在于其本身之中。以风险产生的主体为依据,把委托方和国家政策等导致的风险列为安全评价机构外部风险;而安全评价机构内部风险就是由资金和人员等方面导致的风险。安全评价机构内、外部风险具有可变性,随着评价过程中的深入会发生改变或消失。

2 安全评价各评价阶段的风险分析

一般针对评价整个过程,把评价分为初期和中期,以及后期和后一段时期。在评价业务各个阶段分散着这些风险,有时候在评价的各阶段存在着同一种风险。由于各个阶段的工作具有不同的主要内容,其所面临的风险紧要程度也就存在差别。

2.1 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是评价初期风险的主要方面,委托方存在的风险是评价机构开展业务初期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需要对其进行重点考虑。

2.2 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在评价初期属于次要地位。外部评价对象和企业内部是评价中期风险的主要部分,在该阶段对风险的主要考虑是在全面把握外部评价对象资料基础上,确定评价人员和评价方法。

2.3 技术风险

评价后期的主要风险源自技术风险,不同的评价方法将会导致结论的差异性,委托方也会极为关注。在不断深入评价的情况下,新的风险也会暴露出来,从而使风险更加复杂,最后可能出现不能及时提交评价报告现象发生,致使评价机构增加投入,产生资金风险。

2.4 国家监管环境变更引发的风险

就国家宏观环境来看,一直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状态,此类风险相对来说是最小的,但是政府部门和评价机构需要重视法律和法规变更造成的风险,也是安全评价机构重视分析的对象。比如《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在新修订后,规定安全评价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把必要的继续教育必须列入每年参加的内容,重视安全评价水平等的不断提高,才具备从事安全评价活动的资格。

3 安全评价机构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3.1 风险管理与控制常用的几种方法

风险管理是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以及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处置风险的方法以最经济和最合理为标准,从而使活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风险控制就是风险管理者通过对各种措施和方法的运用,把发生风险事件的各种可能性消灭或者减少,或者把发生风险事件产生的后果减轻。风险管理与控制是针对一件事情所进行的两个过程。有效运用资源是风险管理面对的难题,而机会成本因素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在风险管理中运用资源,可能会减少其他活动资源分配。而尽可能对资源消耗最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化解危机,这就是理想的风险管理方式。风险控制就是把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来,通过对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明确,从可行性的角度对各项风险预控措施进行分析。因此,风险管理与控制就是权衡决定采取何种措施把风险降低并确保成本的过程。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基础上,以风险的大小和频率以及强度为依据,确定的对策也不同。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方法:

(1)预防和控制风险。采取措施,把风险发生的因素减少或者消除。这种方式为大多数情况下所采用的方式。

(2)自保风险。这种风险形式具有两种。一是无计划自留,从收入中支出风险损失;二是自我保险被纳入计划。企业在平时就把适当资金预留,当发生损失时,风险由企业自己承担。

(3)风险转移。在危险发生前,以出售和转让等方法,转移风险。有两种形式转移风险:一是合同转移。通过签订合同向其他参与者转移部分或者全部风险。二是保险转移,该转移风险的方式为最常见。

(4)逃避风险。由于风险的存在把项目放弃。这种方式极为消极。使用这种方式是万不得已之举。企业把风险行为放弃就意味着把可能的收益放弃。

3.2 建立安全评价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建立安全评价机构,这样有利于安全评价机构对风险进行主动预防和控制。任何企业都应该运用组织和监督机制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风险管理体系。安全评价尽管具有相对较为简单的过程,但是存在社会责任风险,因此安全评价机构对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从而为每次评价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兼职的形式也可以在机构的风险管理组织中被运用,但管理和监督职责必须履行。

3.3 制定标准化评价流程降低风险

安全评价机构在重视把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建立的同时还应该充分的重视评价流程的标准化问题,从而减少评价人员过失导致的风险。评价流程要想实现标准化,首先由经验丰富的技术负责人充分分析技术能力等自我能力,同时对评价对象的要求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把项目的可行性确定下来。然后组织专业的评价人员勘查现场,现场记录结果,最后需要评价对象陪同人员对其进行签字,并把现场的图片等电子资料保存下来,作为观摩研究的依据。现场被勘查完后,以合同为依据把具体的工作计划制定出来,从而为按时完成评价工作提供保障。在完成评价报告后,组织组内、组外人员以及专家,从划分评价单元和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等方面,开展三级审核,从而使报告的质量得到保障。

3.4 强化安全评价机构的人员管理

就整个评价业务来看,其开展的核心决定因素在于安全评价机构人员综合能力。评价机构在构建评价小组时就应把评价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综合考虑,注重专业互补,实现层次搭配。专业互补有利于在匮乏某些专业技能的情况下,使评价人员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的局限性被弥补;而层次搭配主要有利于组合实际经验丰富的人才,这样有利于在认识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导致评价结果的不正确或者整改措施的不合理进行预防,这样能够确保企业的社会效益。知识型企业特点应该是安全评价机构注重发挥的功能,应积极的开展与行业专家的交流,把教授或学者等引进来是最好的举措,这样有利于促进企业业务水平的提高。

[1]王凯全,徐庆松,袁雄军.安全评价机构对化工企业的监督作用[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8(01).

[2]郝秀清,任建国,樊晶光.我国安全评价机构现状与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02).

[3]黄征.安全评价机构管理与建设的思考[J].安全与健康,2007(01).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机构评价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