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字的研究述略
2014-08-26沈建雄
沈建雄
中图分类号:C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引言
《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所以,名字中的“字”又称作表字。我们现在的名字其实只是名,“字”已经虚化了。
二、正文
1、何时产生。李锡厚肯定其产生于西周①,根据是《礼记,檀弓(上)》云:“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周以前并不如此。而周灭殷之后,被封于殷的纣王之子武庚,又称禄父,只是个
例外。徐建华和田芳在考虑一些不同意见的基础上,认为以现有史料来看,还是周代开始关于“冠而字”的资料最多,且最翔实也最为可信②。
2、 为何产生。尹黎云认为:因为古代人的名不能随意使用,所以字是在名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供交际使用的称呼③。李锡厚说的更明白一些:人之所以有字,是因为名本来是少小卑贱时的称呼,而称
字本来就含有尊重对方的意思④。任建义则认为古人取字的真正动机主要是为了保护乳名,是转移危险的一种手段。对乳名禁忌的形成,是因为怕仇敌及妖鬼以法术的方式对某人的名施术而置之于死地
⑤。
3、 冠字和笄字。《礼记·曲礼上》写道:“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冠礼和笄礼分别是古时男女的成人礼。自东汉以来,许多官僚贵族子弟打破了幼名冠字的旧规,从一出生就有名
、有字。冠礼大约在南北朝时期逐渐趋于消失。但冠礼的意义实际上却得到传承,而正因为仪式上的简化,取字的习惯倒是在意义上得到了大大扩展。
4、 谁来取字。依冠礼,应是由师长取字。但尹黎云认为字的决定权在本人⑥,这和名的决定权在父亲是截然不同。综合来说,取字的自由度较名大,比号小。师长取的字如果需要,自己是可以改的;
而父亲取的名,在父亲去世后一般就不能改了。
5、 取字的范围。任建义指出取字在周代是贵族的习俗,周之后命名取字的习俗逐渐扩大化普及化⑦。徐建华,田芳说周秦之际,一般百姓并无取字的习俗,两汉之后,取字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的现象,
而不专属于某一阶级所有⑧。王泉根指出长期以来,取字主要还是框定在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范围内,许多下层普通百姓,还是只有名而无字或无权取字的。特别是伶人(特指男性),“亘古无字”
⑨。
6、 取字的作用。王泉根总结为4点:表成年、明尊卑、做姓氏、示地位⑩。徐建华,田芳补充还有祝愿、劝诫和明志之用。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连带的。
7、 名与字的关系。关于名与字的关系,最早做出较全面研究的是清代学者王引之。他在其著作《经义述闻》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之《春秋名字解诂》上、下篇中,总结了三百余条《春秋》中出现的人
的名字内容,并对他们名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提出了名字关系的“五体六例”,其中“五体”乃命字的方法,“六例”则与文字考证有关。“五体”是指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
尹黎云对此作了一些纠正,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前者指取字时,至少要有一个字与名重复;后者指字和名不允许有重复的字眼儿,但双方至少要有一个字建立对应关系。间接关系可分为形对、音
对、义对三种类型。义对还有相近取义、相类取义、相反取义、相关取义、相因取义五种形式。
徐建华,田芳则归纳为十类:一、含义相同或相近。二、含义相类。三、含义相互补充。四、含义相反或相对。五、字的含义是名的统括,即名与字是种与属的关系。六、名、字含义相协成文。七、将
名、字与自己所仰慕的人联系起来。八、字形对应。九、名与字在音韵上有一定的协调。十、直接以名为字。
8、 历代字的形式或特定。在先秦时期,字的格式多是一言加衬字,以排行字“伯、仲、叔、季”和美词“甫、父、母”为主。标准格式是“伯某甫”或“伯某母”。还有一种通用格式是在表字前加修
饰字眼“子”。当姓氏和字连称时,“子”字可省略。除了加衬字的格式,先秦还有一种不加任何修饰字眼的一言字,秦汉时期曾有所沿袭,后世则比较少见。先秦时期名、字并称时,习惯上总是先字
后名。
两汉及其后,二言字成为了人们最常用,也最能接受的格式。两汉时人们取字往往将以前常用的这些衬字与“公、君、卿、翁”等字配合,并增添了不少排行字进去,如“元、长、次、幼、少、稚”等
。这时的名字中出现的“伯、子”等词,便不单单是起衬词的作用了,有时还被置于表字的最后。此时名、字并称时,习惯上就是先字后名,后世亦如此。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加
深,两者语言、文化有所交融,这时出现了一些比较少见的三言字。
虽然字的二言格式已经固定,但字的内容每朝每代都有不同,主要是修饰成分有所变化。历代都有一些时尚字眼。汉代以来,儒学独尊,人们取字时便多用上了“孝、慈、敬、文、圣、义”等语。汉末
三国时期战乱较多,人们崇武,以“孔”(孔武有力)为字者颇多。而到了两晋南北朝,文人又颇好名士之风,纷纷以“彦”为字。宋代国力积贫积弱,人心疲惫,便冒出许多尊老之字,如父、叟、老等
。
9、 女子的字较为少见的原因。出身名门大家或识字能文的女子,大致都应有字,这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能文识字女子的标志。但是,流传下来的较少。王泉根认为这是因为古人对名字有一种原始巫
术观念。我国古代女子出嫁前不肯将名字告诉别人,嫁人称为“字人”,意谓将名字给了别人,别人就有管她的权力。所以,外人无从得知。
10、 取字结束的时间和原因。暴希明认为中国人凡有文化者,严格说一直到建国以前,几乎都是既有“名”又有“字”。王泉根认为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极大多数就不再取字了,而且
对“字”的称谓也不暇致详17。
至于原因,尹黎云认为是由于受到“五四”运动后新思想的冲击,所谓“敬其名”的陈腐教条逐渐失去了市场,人们相互之间称名道姓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有人感到难堪。在这种情况下,表字的作用逐
渐消失18。王泉根则增加了一点,说是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国内推行“一名主义”,名与字逐渐合一。
三、 结语
有关表字研究较少,大部分集中在语言文字方面,进行训诂。一些专门的书数量也少,学术性亦不强,多是一些文化描述。但在一些结论式的描写中知道民国时表字就开始式微了。但名和字之间仅是合
一这么简单吗,中间的过程又是自然的吗?譬如蒋介石,学名志清,改名中正,初字直卿,后改介石,后以行名。陈果夫亦是以字行。这些人物是否曾纠结于此。所谓“一名主义”的兴起,仅是因为新
思想的冲击?在目前材料不足的情况下,暂且存疑,或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注解:
①李锡厚:“汉族”,载于张联芳主编:《中国人的姓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P57。
②徐建华,田芳 :《中国人的名字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P86。
③⑥尹黎云:《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与命名艺术》,华艺出版社,2005年,P102
④同①,P59。
⑤⑦任建义:《古人名字问题初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⑧同②,P109。
⑨王泉根:《中国人名文化》,团结出版社,2000年,P212。
⑩同上,P207—213。
同②,P90。
尹黎云:《古代名字考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同②,P97—104。
同②,P93。
同⑨,P134。
暴希明:《论古人名字的关系及其文化信息价值》,中州学刊,2008年05期
同⑨,P218。
同③,P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