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
2014-08-26肖菲玥
肖菲玥
新纲要指出: 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在实际工作摸索中,我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在幼儿园,如果幼儿不想、不能甚至不敢活动和教师自由、愉快的交往,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所以,教师和蔼的笑脸、亲切的话语、亲密的接触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则表现为创设宽松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的机会和交流的机会。如在教学“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中,怎样使原来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水面?原来浮在水面的物体沉到水底?问题提出后,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积极探索,并相互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当时,幼儿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在冰棍棒的两头插上橡皮泥团,制成小哑铃,让冰棍沉下去,有的把橡皮泥压扁,在裹上小药盒,这样橡皮泥就浮起来了。幼儿边做边交流着自己的发现,连一直不言语的炎炎都高兴地告诉老师她的新发现。
二、 保持关注是建构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纲要中指出: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保持关注是建构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能否对对方的行为给予关注是师生互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的基本条件。任何行为得不到对方的注意和关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和余地都不会太大。如一位幼儿从家中带来了两只龙虾,幼儿就围城一团,有的用手碰一碰,有的干脆把它捉起来,教师并不干涉,而是以支持、欣赏的态度鼓励他们去捉龙虾,在与龙虾的直接接触中,幼儿产生了许多问题,“这是大龙虾?”“龙虾的大脚最厉害了?”“看哪,她的眼睛在这里?”“她的嘴巴在哪里呢?”。隔了几天,一只龙虾死了,教师在发现幼儿只观察龙虾的外形、动态时,教师就问幼儿“你们想看看龙虾头里是怎么样的吗?“想!”幼儿马上围过来,声音中充满了渴望。教师就剥开龙虾时,幼儿兴奋的边看边议论,“为什么龙虾不流血?”“它有没有血?”“这个白的是腮,鱼也有的。”在师生的共同关注下,幼儿探索的兴趣引向教师的方向。这是对幼儿日常活动的关注,当然还有对幼儿突发的行为和反应的关注,如在实践活动“泥巴乐”中我们发现孩子在捏房子的时候,发挥了一定的想象力,捏出了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房子,并没有依照挂图上的房子去捏,孩子们还兴致勃勃地把自己捏好的房子拿来给我们看,捕捉到孩子这一兴趣点,我们对孩子的创造进行了表扬和鼓励,还与他们交流,大家互相交谈了解房子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什么意义,同时有目的地将师生的交流拓展到生生的互动中。
三、教师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也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关键所在
幼儿的活动常常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左右,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中,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例如:一位幼儿从家里带来两只螃蟹,大部分幼儿对蟹的外表和描述的文字比较感兴趣,如何引导幼儿更深入的探究呢?教师设置了一些问题:“为什么有的蟹要把海星放在自己的壳上?”“为了伪装”。不少幼儿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一话题马上引起幼儿的兴趣,涛涛说:“隐蟹最会伪装,敌人来的时候,它会像石块一样,一动也不动。”东东说:“湖蟹的身上沾满了一粒粒小小的壳,看上去一点也不像蟹。”婷婷说:“毛蟹的身上长满了黄色的毛,和沙滩上的沙子的颜色一样,不仔细看是看不清的。”幼儿的一阵七嘴八舌后,教师又问:“那么蟹除了用伪装的方法来保护自己,还有别的方法吗?”“还有哪些动物也有保护法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蟹的自卫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蟹的自卫方式”这一非常有价值的主题便是在师生的共同交谈中产生完成了。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和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幼儿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师幼互动决不仅仅是幼儿主体建构和发展的过程和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主体发展,师幼互动同样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师幼互动是一个双相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可以从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在互动中主体的积极间建构和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