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出路

2014-08-26宋乃堂

教育界·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职校双师职教

宋乃堂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职业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成为重要课题和当务之急。

一、职业教育发展面临问题和困难

(一)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职业发展差距太大

首先,农村职校基本上多由原来“五七”农中或薄弱初中转办的,多数学校远离县城,基础设施差,师资水平低,一直处于招生难、发展难状态。其次,农村职校的基建项目都是在“八五”期间完成的,近十年,农村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清理“普九”欠债和普及实验教育投入,县级财政负担较重,对职业教育投入增加部分只能满足于工资增长,无力改善办学条件,农村职校生的人均教育经费要比城市少60%以上。因此,多数学校都达不办学要求。

(二)投入严重不足,资源浪费严重

《职业教育法》和国家规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如国家规定“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已普及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20%”。但实际情况是难以兑现。

(三)师资问题突出

目前,师资整体素质与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差距较大,成为影响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是专任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学历达标不够。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65%左右,明显低于普通高中教师学历75.7%的合格率。同时,非专业教师比例偏高。目前,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占50%左右,“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0%左右,农村职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到10%。“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可通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兼职授课,但受企业和职校现行管理机制制约,原本应该成为专业教师主体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四)生源问题不容忽视

中、高级技工人才匮乏已经成了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何技工缺口如此之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校生源不足。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印象是学校招生难。特别是那些基础薄弱、地点偏远的农村职校不仅招生困难,新生入学后也流失严重。一边是就业市场的火爆,一边是职校招生的冷清。中考学生报读中等职校的非常少。招生难只是表象,本质问题是很多职校办学缺少专业特色,职业技能训练水平不高,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当下许多职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却不能保证教育质量。

二、问题原因分析

(一)观念和认识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因

1. 落后观念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本是读书求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动力,中专招生取消了统招和没有了人事制度支持(国家包分配,干部身份)后,重视普通学历教育,鄙薄职业技能教育的观念主宰着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调查显示,70%以上的城市家长认为读普高考大学可以做白领,待遇高,而职业院校毕业生只能当蓝领,社会地位低。

2. 认识上的偏差。1999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地方的政策和投入却只向普高一边倒,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中等职业教育并没有得到相应发展,导致教育结构严重失衡。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实施不力影响职业教育普及

一方面,虽然《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都明确规定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先培训,后就业。然而,这些政策和行政法规绝大部分都比较抽象,缺乏操作性、强制性。另一方面,目前推行就业准入制度还局限在部分技术工种的范围内,缺少一部涵盖全部职业,具有可操作性的就业准入法规作为其支撑。因此,执法力度和范围远远不够,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三、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是各级人大要监督同级政府不打折扣地贯彻执行《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特别是相关政策要落实到位,如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教。同时,树立大职教观念,加强政府统筹力度,配置优化和整合职教资源,集中力量改善职业教育技术装备和基地建设。

(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是加快职教发展的关键。一是加强对现有“单师型”教师的培训。建立和完善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制度。二是赋予职校用人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教学模块设岗、以岗定酬,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人事代理。三是建设职校师资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当地高校和订单企业资源建设师资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出台城市职校教师到农村支教服务制度,达到优秀教师资源城乡共享。

(三)降低学生分担的教育成本

一是政府主导作用要三到位——财政投入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设施配备、基地建设到位。二是增强职校及培训机构的造血功能,对职校及培训机构的产学结合的基地、勤工俭学项目、实训车间的创收应与企业经营区别对待,给予政策扶持。三是规范招生市场。目前职校的招生恶性竞争不断抬高招生成本最后转嫁给学生,可加大招生咨询宣传力度,并考虑恢复中职统招与自主招生相结合。四是建立完善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机制。五是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作为扶贫助学的重要途径,让贫困学生“零学费”读职校。最后,以互惠互利为纽带组建职教专业合作体,制定内部章程,同层次、同专业(工种)实行“统一培养目标、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使用、统一考核标准、统一招生就业服务”的“六统一”的办学模式。这是避免职校之间招生恶性、无序竞争,降低招生成本,优化配置生源,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校双师职教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我的职校我的梦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