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书香守护学生的精神家园

2014-08-26汪鹰豪

江西教育B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竹每学期图书室

汪鹰豪

乡村的黄昏,静谧的文竹中学校园,碧草如茵的草坪上,杨柳低垂的沟渠边,三三两两地散落着一些学生,映着落日的余晖,各执一本文学书籍,或浏览,或吟哦,或沉思,神情极为专注,他们似乎不受任何干扰,沉醉在书籍的海洋之中。

这一幕,在文竹中学校园每周周一至周四的晚餐后均会如期上演,业已蔚然成风。这所学校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地带,是个毗江西省莲花县和湖南省茶陵县的贫困山区。文竹中学能够形成如此良好的阅读风尚,得益于“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窥一斑而知全豹”,让我随着笔端,先通过文竹中学初一(1)班打造书香文化班级的几个镜头,领略其特色的建设过程。

镜头一:有心抽宝剑,点石欲成金

办一个带有实验性、教改性的班级,是萦绕在刘小明校长头脑中很久的一个情结。文竹中学的学生总有点轻文重理。为改进这方面的不足,刘小明校长毅然决然地招收了一个特殊的班级,即现在文竹中学初一(1)班,如果这个班能够苦心谋正果,则推点成面,努力走出一条特色教学之路。为此,刘小明校长身先士卒,亲自兼任该班的副班主任,主管教学的周正良副校长则执其牛耳——直接担任该班数学科的教学。可以说,文竹中学学校领导是“有心抽宝剑,点石欲成金”。

镜头二:我来游胜境,洗耳听清音

于是我跟随该班班主任来到初一(1)班。

踏进教室,书香扑面而来。教室地面非常洁净,四壁张挂名人肖像及警句格言,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教室一旁的图书,摆放得整整齐齐,俨然是“文山书海”,让人不禁心存温馨,一种跃跃欲读之情油然而生。图书足有400册——古今中外童话、寓言、名人名著、老舍的《骆驼祥子》、冰心的《春水·繁星》、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一而足。面对这个图书角,就是面对一个丰盛而美好的精神大餐呀!

我找到图书角的“角长”周琪琪,一个干练的女生。

“身为图书角的主要管理人员,你怎样管理这一‘角的?”

“我的管理其实很简单、很轻松。因为同学们都热爱阅读,热爱图书角,也很爱惜图书角的每一本书,我主要负责将这些图书登记在册,随时更新借阅记录。”

“这些图书是怎么集成的?”

“在老师的倡导下,我们同学十分踊跃地捐书,每人三至八本不等,新旧不论,只要内容健康,有益于我们学习……说实话,家里真没有这么多书可读,这也叫集腋成裘吧。我们非常珍爱这个图书角。”

“这个图书角的设立,不会耽误你们学习功课吗?”

一旁一个长得清秀的同学立马抢着说:“不会耽误,因为我们都是课余阅读,更多的时候是周末借到家里去读……”

不等这个叫贺丽英的同学说完,学生们便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

“老师说,初一功课不是很多,我们要趁着这一年好读书,多读些课外书、读好书。”

“有了这些书,我们的课外生活变得更丰富、高雅了。”

“现在回到家里,爸妈也不用担心我们一味看电视了,因为我们有了课外阅读任务。”

…………

我问班长周旺才同学:“这个图书角置办近一个学期了,而大家具体获益在哪里呢?”

“至少有两点:一是多读好书,拓宽了我们的课外知识面;还有一点,就是大家不但不怕写作文,而且还喜欢写作文。”你看,那里有我们班上全体同学写的文章……”他指着墙上的周刊继续说。

镜头三:春催满园树,蕾开万树花

我顺着班长指向,只见进门墙上的班务栏里挂着一大叠册子。上前一看,原来是初一(1)班作文周刊——《春蕾》。

手捧刊物,仔细翻阅,每期不少于30篇,且篇篇写得很认真,内容真实,都是写他们自己身边的一些事、一些人、一些内心思考和见解……都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略读当中的几篇后。难以相信这些文章是出自眼前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之手。

据班主任介绍,刊物从稿源征集到改稿编辑以至装订成册,全是学生自行组织完成。

我有些吹毛求疵地说:“刊是办得真好,但这刊名叫‘春蕾似乎俗了一点……”

话音还没落下,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春催满园树,蕾开万树花。”

我顿时惊异而又欣赏地笑了。

镜头四:小桃供一笑,已着两三花

正如班主任对“书香班级”所阐释的一般:“有过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远不是三五本语文课本就能起到效果的,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长期的课内外兼修的积累,长立竿,缓见影。我们办图书角也好、编班刊也好,不是走形式,而是求实效……归根结底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写能力,读而学,学而说,学而写,多角度多层面培养,以一‘角一‘刊为基础生发点,从多方面夯实学生文化根基,让他们日后,能更加自信地朗读、辩论、书法、写作……”

将要离开初一(1)班,班主任说:“我们这个班虽然初步形成特色,但还远远不够,还有诸多方面有待努力。”

走出初一(1)班的教室,我来到校长室,希望能更好地了解文竹中学的情况。在文竹中学,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孩,缺乏关爱。有道是“鸟欲飞先振翅,人求进多读书”,为了填补孩子们精神世界的缺失,2012年9月,由于校长的提倡,部分老师的策划,以及一些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学校制订了“书香校园”的计划,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情感教育于缤纷的校园文化之中,创设温馨、向上、和谐的书香环境和优雅清新的学习氛围。

活动伊始,文竹中学并没有图书室,为解决学生看书的问题,学校领导通过多种渠道,通过向家长、校友宣传,希望他们能够尽些力帮助学校创建一个图书室。爱心人士慷慨解囊,购买崭新的文学类书籍为文竹中学图书室添砖加瓦。在北京工作的刘万明校友得知情况后,委托家人送来万册图书。现在,学校图书室藏书逾三万册。每逢周二课外活动,图书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学生们在语文教师的指导推荐下,纷纷来到图书室,选择一些有益、有趣的书籍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许多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的语文教师经常挑选一些课外文章供学生阅读,并适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学校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在初一和初二,以年级为单位,每月编一期年级刊,每学期编一期校报,每周班会课上,每班由五名学生上讲台交流读书心得,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笔记比赛,每学期组织一次演讲(读书方面),每学期组织两次写作比赛。

如今,“如何用书香守护孩子精神家园的实践研究”课题由校长专门负责,在市、县、校学科带头人组成的研究小组的管理与合作下,带领全校师生共同研究。师生齐耕耘,书香溢校园。

责任编辑 甘 甜

E-mail:25422956@qq.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竹每学期图书室
文竹
文竹观察日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文竹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图书角和图书室的设计欣赏
图书室里故事多:桦南县福庆社区家庭图书室创办者刘德生关爱青少年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