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诠释着一份爱
2014-08-26徐海燕
徐海燕
一年级的小朋友读书时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个“让”字,这足足让我兴奋了一整天。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第5课《看电视》。刚读完题,孩子们脸上就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有的学生甚至就手舞足蹈地谈论起动画片中那些精彩的画面。
“小朋友们喜欢看什么电视呢?”
“动画片!”“《葫芦娃》《孙悟空》《小哪吒》《喜羊羊》……”
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像煮开了的锅,充满了叽叽喳喳的声音。孩子们兴奋地说着他们最爱看的动画片名和片中他们喜爱的角色。这半分钟我没去打扰他们,任由孩子们说着、笑着,而我只是听着、享受着……
“小朋友们,那你们注意过吗,你爸爸喜欢看什么电视呢?”半分钟后,我的嗓音逐渐提高,试图启发孩子们的思维。
孩子们的注意很快被转移了。他们专注地回忆着家人喜爱的电视内容。在随后的交流中,我发现每个家庭看电视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于是,我创编了几个平时看电视的生活情境讲给孩子们听。之后,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因为大多数孩子,甚至有些家长都是像情境中说的那样,“抢”着看自己喜欢的电视频道,互不相让。
孩子们有了自身的生活经验作铺垫,学习课文时也轻松多了。熟读课文后,孩子们知道爸爸和“我”喜欢看球赛,奶奶喜欢看京剧,妈妈喜欢听听音乐,看看舞蹈。
“爸爸喜欢看球赛,为什么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换成了京剧呢?”理清课文主线后,接着该让这条主线开枝散叶了,我顺势问道,“这样做是为了谁呢?”
“为了奶奶,奶奶喜欢看京剧。”
“爸爸把自己喜欢的换成了奶奶喜欢的,你觉得爸爸对奶奶怎么样?”
“很好!”孩子们总喜欢快捷回答的方式。
“谁能用一句话把它说完整,爸爸很……”我继续启发着。
“爸爸很爱奶奶,很关心奶奶。”学生都是聪明的,几乎是异口同声。
经过多次的朗读训练,孩子们也轻松地就感受到了奶奶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对妈妈的爱。
“咦,你们发现了吗?……”我故作停顿,以便能吸引全部孩子的注意力,“这位小朋友家看电视和你家看电视有什么不一样呢?”
“……”沉默了几秒钟后,多数孩子都自信地举起了小手。
“陈勇俊!”
这节课我还没给过他表现的机会呢,瞧,他的小脸涨得通红。“我们家看电视都是抢着看,不会让的。”他迫不及待地说道,我走到他身旁,微笑着朝他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他家是让着看,不会抢的。”
“掌声表扬!”我掷地有声地肯定道。
“爸爸让着给奶奶看,可以看出爸爸爱……”
“奶奶!”
“奶奶让着给我和爸爸看,可以体会到奶奶爱……”
“我和爸爸。”
“我们让着给妈妈看,可以感受到……”
“我们爱妈妈。”
“让着看电视让我明白了他们爱家里的……”
“每一个人!”
我和孩子们的坦诚交流,让课堂上荡漾着浓浓的爱意。我感到:这份“让”,唤起了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这份“让”记录了孩子们心路成长的点点足迹!(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杨溪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曾维平
E-mail:jxjyslxy@126.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