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08-26骆春梅

考试周刊 2014年51期
关键词:品德生活教学

骆春梅

浓厚的兴趣对小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必不可少的媒介。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注意备学生、备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每节课的导入都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如果故事开头生动、悬念迭出、异彩纷呈,很容易引人入胜。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要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兴趣。例如:教学《大家在一起》这一内容时,我让两组学生参与“多人瓶内取球”的对比试验,让学生明确大家守秩序才会省力又高效,进一步引入课堂话题。又如教学《社会生活有规则》这一内容时,通过两位学生的无规则画圆比赛,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而导入新课。再如教学《战争,人类的灾难》时,我采用谈话交流的形式:同学们,说说你们心中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紧接着播放战争场景,通过对比,你认为战争是怎样的,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作用。几年来,我总结出了讲故事、现场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利用直观教具、听录音或看视频、精心设疑等多种导入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在教学中努力追求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问题情境,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思维和技能。善于发掘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断取得最近的支撑点,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和谐、宽松、信息畅通、恰如其分的奖励,尤其是富于挑战的环境,对创造最有利。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建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组织学生喜欢的“辨析讨论会”,由“小主持人”带领同学们运用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能力。而作为小主持人,荣誉、锻炼机会、竞争的动力,都促使学生尽其所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讨论会中,设立“新创造”等栏目,学生创造性地通过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联系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探讨未知和疑问的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经验、体验中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广泛的知识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在开学的第一堂品德与社会课上,让同学们自由结合,分成四到六人的合作学习小组,自由结合的目的是让他们找合得来的、智趣相投的同伴,这样组内凝聚力强,便于开展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课下一同研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编成六个小组,小组成员相对固定,选定小组长,用积分量化平时小组合作表现与成绩,对期末积分为优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加大小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意识,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期末汇总学生平时小组学习积分作为平时成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课堂交流、生生互动的积极性高了,小组社会调查报告都能按时完成,同时各小组有各小组的特点,小组成果汇报展示效果较好,情景剧表演具有创新性,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增强。小组积分情况、小组调查报告、小组表演的录像、展示的成果、小组共同完成的作品、对优胜组的表彰资料等收录于学生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个人成长资料袋之中,学期末展示,资料袋内容丰富,资料完整齐全,具有品德与社会学科特色,家长开放日展示给家长,家长看了都为孩子感到高兴。

五、利用学科整合优势

思想品德课渗透了多门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应用各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例如:我在执教《海峡两岸盼统一》时,通过运用文学诗歌《七子之歌——台湾》和《乡愁》,引导学生体会两岸对于统一的渴望,《社会生活有规则》一课中引用语文课上的诗歌《谁说没有规则》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规则教育,《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与音乐学科相整合,播放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血染的风采》、《五星红旗》等,体会人们对国旗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又达到教育目的,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材观点。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能力与水平,汲取多学科的知识,真正发挥优势,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说教为手段,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品德生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漫生活?阅快乐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