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08-26郁剑伟
郁剑伟
创新是一种精神,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创新更是一种能力,它不局限于某一种具体操作能力,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是注重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就确立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及目标,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借助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媒体,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就当今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们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为此,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人人是创新之人,教学活动时时是创新之时,课内外处处是创新之地的思想。我认为创新力并非专家学者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有新观点、新思想、新意识、新方法等,就可称为创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阔视野,大胆设想才能萌发创新动机,提高自我创造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现在学习的很多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将在未来的社会中逐步被淘汰,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把未来需要的知识完全学到。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竖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学、愿学,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当前课堂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严重倾向,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确立以创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营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就是成功。要积极发现学生创新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想法超出教师所设计和预期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而应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了新发现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该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让他们把自己的新发现、好方法说出来,体会创造的愉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
例如在进行图片的处理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技能设计海报,完成后打印出来,贴在教室里让师生共同欣赏、品味、评论,从而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作的成果,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尝试。在45分钟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常常体验到参与创造的快乐,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学生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按照书本上模仿操作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很少交流。这时,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也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尝试。而被展示的学生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高兴万分,创作越来越起劲,创作大胆了,也愿意动手尝试。如此学生不仅认识到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通过以上方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三、精心设计教与学过程,训练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仅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综合而成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注重记忆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往往忽略想象能力、批判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创新能力要素的培养。因此,借助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环境优势、学习内容优势,可以着力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设置分层任务,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什么都不会,有的已经非常熟练。教师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并有的放矢地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任务。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进度。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在较高层次上学习拓展,基础差些的学生可以从基本内容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能在各层次上展现出来,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取得成功所付出的艰辛。
2.精选教学内容,多角度训练创造性思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不同学习内容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地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或主题,让学生产生创新的冲动和萌芽。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安排这些内容,精心设计与规划教学顺序和教学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例如,有关“绘画与图像处理”的内容,可以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安排。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不同年龄阶段,适时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种思维能力。
3.多元评价,着重学习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紧密相关。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充分利用最新的教育评价手段和方法评判学生的学习倾向和创新能力。要实行多元化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多层次的学习目标,给予不同评价和发展机会。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把笔试与上机考试结合起来。笔试以考查基本知识与概念为主,兼顾能力。上机考试以考查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主,兼顾知识与概念。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必须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