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知识对企业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2014-08-26肖振红李妍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隐性竞争经验

肖振红,李妍

(1.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工程大学 离退休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这一概念与理论最初是由匈牙利裔的英国哲学家Michael Polanyi于1958年在其代表作《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的[1]。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内部所包含的隐性知识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隐性知识与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已经初具形态,但是鲜有将隐性知识进行分类,并逐一验证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文章,本文通过对118家企业的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从实证角度检验论证了企业隐性知识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1 理论假设与研究框架

1.1 理论假设

1.1.1 个人隐性知识假设

本文将隐性知识分为个人隐性知识和组织隐性知识。将个人隐性知识分为隐性技能、隐性经验和隐性情感;组织隐性知识分为隐性惯例和隐性环境。本文从这5个维度验证隐性知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关系。

1)隐性技能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Patrick[2]指出,隐性技能是指能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技能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隐性技能是隐含在个人的行为中的一种技能,隐性技能通过培训、交流能得到提高。正因为隐性技能很难被竞争者迅速观察并模仿,所以它是未来竞争优势的极其重要的来源[3]。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隐性技能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面影响。

H1a:隐性技能对企业知识创新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H1b:隐性技能对企业知识整合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2)隐性经验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隐性经验是个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习得的直接经验。表现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觉判断力、管理及技术经验等[4]。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隐性经验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面影响。

H2a:隐性经验对企业知识创新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H2b:隐性经验对企业知识整合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3)隐性情感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个人在工作中经常会无意识的成功的调整个人情感,这样的人有更强的意会能力,更能够在组织活动与创新中恰当的运用情感因素的作用,创造适于交流和共享的工作气氛,具有丰富情感维度隐性知识的个人在企业竞争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驾驭自己的情感,参与知识的共享,创造企业的竞争机制[5]。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隐性情感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面影响。

H3a:隐性情感对企业知识创新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H3a:隐性情感对企业知识整合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1.1.2 组织隐性知识假设

1)隐性惯例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隐性惯例是存在于组织中的一种习惯、工作方式、文化氛围等。隐性惯例是一种行为和行动,是人们执行时的一种活动[6]。是人们所做的那些不能及时描述、明确表达的事物。企业成功的原因之一存在于直接管理和控制之外,即未被管理的惯例。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4:隐性惯例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面影响。

H4a:隐性惯例对企业知识创新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H4b:隐性惯例对企业知识整合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2)隐性环境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环境维度隐性知识与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的内涵不同,这里是指人际关系、人生信仰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人际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高低,对组织的管理层取得的绩效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信仰是指组织中成员的信念、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倾向,是企业组织中价值取向和目标取向方面的知识[7]。在人际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的同时,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高低,对组织的管理层取得的绩效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类隐性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组织的行为,对组织工作的绩效与竞争优势起着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隐性环境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正面影响。

H5a:隐性环境对企业知识创新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H5b:隐性环境对企业知识整合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1.1.3 知识整合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企业通过知识的整合,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从而减少成员分享的障碍。也促使组织成员将他们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清楚的表达出来,获得开发新产品的优势。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6a:知识整合对知识创新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H6b:知识整合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1.1.4 知识创新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设

知识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已经被广泛的认同。尤其作为隐性知识,其独特的特征、不易效仿及难以言表的特点,更易为企业产生创新,知识创新程度更高的企业可以将知识按照一种新的独特的方式结合起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企业带来效益,为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8]。因此,提出假设:

H7:知识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直接的正面影响。

1.2 理论假设框架

基于文献分析和已提出的假设,本文提出隐性知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概念模型,见图1。

图1 概念模型Fig.1 A conceptual model

在隐性知识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论假设框架中,外生潜变量主要有5个,即个人隐性知识中的隐性技能、隐性经验、隐性情感和组织隐性知识中的隐性惯例和隐性环境;内生潜变量为持续竞争优势,如表1所示。

表1 隐性知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潜变量及显变量Table 1 Latent and manifest variables in the relationship of tacit knowledg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

本研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需要的实证数据,共调查了118家企业。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国内文献与国外文献中与隐性知识相关的内容,如表1所示。调查问卷在初步完成之后,征询了相关学者的意见,讨论并修正了本文的研究变量和问卷中的测量变量题项。在正式发放调查问卷之前,先咨询了几家熟悉的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并由他们完成了部分调查问卷,并对这些小样本调查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完善了问卷中的一些测量变量的题项,形成规范化的问卷。此次调查问卷共有27个测评项目,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形式,被调查者依据企业的相关情况在 1~5选择。即“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不同意”、“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调查对象为制造企业的发展计划部门、研发部门、人事部门、销售部门等的企业员工及中高层管理者。调查问卷主要以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为主,发放问卷370份。回收问卷285份,这些问卷回收以后,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共得到21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56.77%。本次所调查的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黑龙江、辽宁、河南、河北等地,涉及企业中多数为生产制造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多数为中型企业。所涉及的单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分析与检验

2.2.1 信度分析

对所收集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16.0进行信度分析,详细见表2。

表2 问卷信度分析结果Table 2 Reliability analysis results of scales

一般认为信度系数值至少要达到0.6以上,由表2可以看出,各个测量因子的信度系数都达到标准,且整体量表信度系数达到0.826,符合规定的要求和研究假设,说明本量表处于比较好的信度水平。

2.2.2 效度分析

本文涉及的量表的效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基于因子分析的量表效度检验准则和条件是因子载荷大于 0.5、KMO 数值大于 0.7、P 值小于 0.001、因素解释解释总百分比大于0.6。根据检验结果,可知研究的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效度检验通过,可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表3 检验结果Table 3 Test result

2.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及实证结论

使用结构方程验证隐性知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得到较好并且能够满足统计检验的拟合指标,具体见表4:绝对拟合指数 p数值为0.332,D/df在 1~3,拟合优度指数 GFI为 0.924,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965,标准拟合指数NFI为 0.944,非正态拟合指数 TLI为 0.928,比较拟合指数 CFI为 0.933,RMSEA 数值为 0.043。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运算结果,详细见表4。

表4 完全标准化路径系数实证分析结果Table 4 Standardization path coefficien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表4的假设检验结果显示:隐性技能、隐性经验、隐性情感、隐性惯例和隐性环境均对知识整合的显著正面影响,并且隐性经验对知识整合的正向作用最为显著,路径系数为0.456。隐性技能、隐性经验、隐性情感、隐性惯例和隐性环境均对知识创新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隐性经验对知识整合的正向作用也最为显著,路径系数为0.531。企业应培育和分享隐性技能,努力夯实和分享隐性经验,营造促进交流和分享隐性技能、隐性经验的工作氛围,加深组织内成员之间的信任和情感性承诺,采取积极主动态度共同学习,促进知识的整合和知识创新。组织应积极地搜索和创新隐性惯例,使惯例深深嵌入到文化氛围、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制度、处事哲学中,以便充分发挥隐性惯例对知识创新和知识整合的显著正面影响。组织应健全和完善信任机制,促进组织内部成员信念、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协同、一致性和相容性,减少冲突,形成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大的群体向心力和凝聚力,调动组织内部成员主动进行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团结合作地进行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充分发挥隐性环境对知识创新和知识整合的显著正面影响。

表4的假设检验结果显示:知识整合对知识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路径系数为0.428。知识整合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有不显著的正面影响,路径系数为0.102,p>0.05。知识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有不显著的正面影响,路径系数为0.113,p>0.05。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均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有不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知识创新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一个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渐变过程。在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渐变过程中,会涌现和积累配置性知识、整合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配置性知识、整合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只有积累和沉淀到一定阈值范围内,达到某种程度时,才会生成和演绎具有重大突破性质的知识,引起能力量的蓄积、质的改变和飞跃及升级,进而促进知识创新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提升。因此,企业应努力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引导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社会化过程、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外部化过程、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整合化过程以及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内部化过程,通过知识创新的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渐变过程实现知识最大化价值,提升组织效率,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另外,企业应在善于获取外部和挖掘新知识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知识融合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重构能力等,注重知识整合的效果;努力营造促进知识获取、挖掘、融合、转换和重构的组织氛围,建立成员之间的双向信任,便于组织内成员之间合作交流,加大知识整合力度,充分发挥知识整合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正面影响。

3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隐性知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理,依据隐性知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提出相关的理论假设,使用结构方程对收集到的数据和相关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验证结果:隐性技能、隐性经验、隐性情感、隐性惯例和隐性环境均对知识整合有显著正面影响,并且隐性经验对知识整合的正向作用最为显著。隐性技能、隐性经验、隐性情感、隐性惯例和隐性环境都对知识创新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隐性经验对知识创新的正向作用也最为显著。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均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有正面影响,但正面影响不显著,这个结论应引起企业的关注,重视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效能。本文从知识创新和知识整合角度系统地剖析和阐释隐性知识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理,便于充分发挥隐性知识的效用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1]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60-65.

[2]PATRICK S W.Knowledge creation in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teams: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processes and their dynamic interrelation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3,21(7):479-486.

[3]SOBOL M G,LEI D.Environ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mbedded knowled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Factors in Manufacturing,1994,12(2):167-189.

[4]李作学.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71-79.

[5]张洁梅.我国企业并购后的知识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99-104.

[6]维洛尼克·安布罗西尼.隐性资源—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9.

[7]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7.

[8]NONAKA I,KONNO N.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4.

[9]维洛尼克·安布罗西尼.隐性资源—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9.

[10]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53-66.

[11]CONTRACTOR F J,RA W.How knowledge attributes influence alliance governance choices:a theory development note[J].Internet Management,2002,(8):11-27.

[12]HALDIN-HERRGARD T.Difficulties in diffusion of tacit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0(1):357-365.

猜你喜欢

隐性竞争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感谢竞争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