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疫苗安全性
2014-08-25冯海宁
冯海宁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婴儿接种康泰生物生产的几个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后,在湖南、广东、四川发生四例死亡病例,死因尚在调查中。据悉,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使用康泰生物生产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
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这四名婴儿的死因与相关疫苗有关,但巧合的是,四名婴儿都使用了康泰生物生产的疫苗,这至少说明涉事企业的疫苗有重大嫌疑。因此,相关部门要求暂停使用康泰生物生产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是必要的。调查死因与公开结果也是相关部门的应有之责。
这几名婴儿都是新生生命,有的出生刚几个月,有的出生只有一个多小时(深圳一婴儿12月17日10时31分出生,当日11时45分就死亡),还没有好好打量我们这个世界,生命就走向了终点。
在此,我想以新生命的名义追问:究竟是谁让婴儿本该绽放的生命早早消失?谁能真正保证疫苗是安全的,生产企业是有良心的,监管体系是完善的?
就最新发生的这四起案例来说,可追问的问题很多,比如,第一起案例发生后,为何不在全国及时叫停康泰生物生产的相关乙肝疫苗?如果及时叫停或许就能减少死亡。
再比如,面对质疑之声,康泰生物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是偶发事例。这句轻飘飘的话和生命消失的沉重形成了鲜明对比。公众很想知道,发生多少例才不算偶发事例?这四起案例的发生是否与疫苗生产企业不够重视疫苗安全有关?
又如,涉及四起死亡事例的相关批次的乙肝疫苗,已经使用了多少,还有多少未使用?未使用的疫苗可以封存然后等待调查结果,但已经使用的相关疫苗有没有引起不良反应,是否对已经接种过相关疫苗的婴儿进行了体检?公众想知道答案。
更重要的是,面对频发的疫苗事件以及媒体揭露的诸多行业内幕,有关方面如何重塑公众对疫苗安全的信心?
疫苗对于生命和健康的价值不言而喻,有关专家一再强调疫苗很安全。然而,有关疫苗的死亡案例和各种内幕却让公众对疫苗心生恐惧。该如何打消公众的忧虑呢?
在我看来,首先是对已经发生的案例和事件进行严肃查处,让相关企业等不敢轻视疫苗安全。其次是对婴儿常规使用的各种疫苗进行系统“体检”,从生产、招标、采购、储藏到使用,进行系统检查。也就是说,不能把几个死亡案例当个例,当偶发事件。
另外,要对疫苗监管进行系统反思。疫苗被认为是一种特殊药品,比药品还特殊,这意味着要比药品监管更严格。然而,虽然保障疫苗安全的制度有很多,如《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但在专业人士看来,以《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为例,在疫苗质量监管上力度明显不够。
【原载2013年12月23日《法制日报·声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