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为女人的慈禧

2014-08-25李宗陶

视野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太后慈禧

李宗陶

1644年立朝的大清帝国总共延续268年,从1861年至1908年,它的实际统治者是叶赫那拉氏慈禧。

几位见过晚年太后的西方人将她描述为身板挺直、面目秀丽、长着一双鹰眼、有着明显鞑靼人容貌特征的女性。

“她的面容与其说美丽,不如说是活跃动人。她的肤色稍带橄榄色,照亮她脸膛的是掩在睫毛后面的漆黑双眸,其中含着恩宠时的笑意和暴怒时的闪电。”

1904年8月5日,美国女画家卡尔进宫为慈禧画像。她后来记道:“太后全体各部,极为相称。面貌之佳,适与其柔荑之手、苗条之身、黑漆之发,相得而益彰。盖太后广额丰颐(史书载,武则天方额广颐),明眸隆佳,眉目如画,樱口又适其鼻,下额极广阔,而并不带有一毫顽强态度。耳官平整,齿洁白如编贝。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如以明珰满身,珠翠盈头,其一副纤丽庄严之姿态,真有非笔墨所能形容者。”慈禧当年69岁,卡尔瞧着仿佛四十出头。

参照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慈禧大幅染色照片,在众多扮演过慈禧的现代人当中,日本女演员田中裕子2010年的慈禧扮相似乎最为接近。

关于慈禧的身世有满汉两个版本,分别在正史和野史间行走,从中或可窥见书写者心态。史学界采用满人说:父亲惠征,祖上三代都是清朝中级官员;母亲富察氏。那拉氏家谱中记载着她出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835年11月29日),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据说出生后,有男差八人、妇差八人负责她的生活起居。也有太监回忆,太后晚年常说昔日家中困难,她曾为人代做袜底,贴补家用。

皇室满文宗谱《玉牒》中记载着她在咸丰朝的晋升:由进宫时的兰贵人而懿嫔,而懿妃,进而懿贵妃。21岁那年,她为咸丰诞下了第一位皇子,母凭子贵。

这是一位“少而慧黠”、“心思灵敏,突过于人”的女性。她曾对德龄说起青春往事:“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

慈禧爱美,她曾对德龄说: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还活什么意思呢?寻常妇女,把装饰当成专给别人瞧的玩意儿……这真是太看轻自己了。即使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宫里,我对于装饰还是要讲究的。正如贴身宫女何荣所见,年轻时色冠六宫的太后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底踩的,没有一处不讲究。

她的衣服首饰衣料绣花鞋分门别类登记在册,由五个太监共同管理。她最喜欢淡红和淡蓝色的衣服,其上花团锦簇,均为手绣;她的睡衣前后都有金色团龙,所用丝线极细软;大典时才穿的绣花鞋四面缀满珍珠,鞋底很高——前来觐见的外国人常对她修长的身材印象颇深。进宫时咸丰帝赐的一对小珠子耳环常年戴着从不摘下,她只需每日根据服饰另配一副——她有四个耳洞。

在垂帘听政的日子里,慈禧清晨五至六点起床,有时四点即起,唯恐王公大臣说闲话。二三十岁的慈禧,想为大清朝守江山。

其时,有清二百年尚无垂帘问政的先例。在慈禧手上,诞生了11条“垂帘章程”,核心是一切政务由两宫太后裁定,集大权于一身。于是,养心殿上,雍正手书的“中正仁和”匾额下,载淳坐在宽大的红木宝座上,从六岁坐到17岁;他的身后,是八扇精致的黄色纱屏,纱屏后设御案,慈安居南,慈禧居北。

她的学识,在男人的世界里本不足道,但与同时代的宫中贵妇相比,她粗通汉文,善于学习,字写得“端腴”,也因此有过一段在咸丰帝身边“披览各省章奏,通晓大事”乃至“代笔批答奏章”的实习期。

她能说满语,但不识满文,至于汉语程度——

垂帘听政后30岁时,她亲手写的罢黜奕的上谕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节录如下:

恭亲王办事徇情、贪墨、骄盈、揽权,多招物议,种种情形等弊。嗣(似)此重(劣)情,何以能办公事。查办虽无实据,是(事)出有因,究属暧昧,难以悬揣。恭亲王从议政以来,妄自尊大,诸多狂敖(傲),以(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看(视)朕冲龄,诸多挟致(制),往往谙(暗)始(使)离间,不可细问。……若不即(及)早宣示,朕归政之时,何以能用人行正(政)?……

不足三百字,错字或不当十余;文句通顺但粗俗,实非内阁文官所能代拟。

40岁时,作贺母亲七十寿辰诗一首:“世间爹妈情最深,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也算留下一条家喻户晓的句子。

慈禧常年请两位秀才出身的首领太监进寝宫坐更,午睡晚间都要讲一两个时辰的书史。幔内有妈妈一名,为她轻轻捶腰。妈妈一摆手,讲读者遽然止声,慢慢退出。太后睡着了。

慈禧听的多是《四书》、《诗经》,她敬孔子,爱读《两都赋》和李白诗,对《易经》不感兴趣。戊戌之后二次垂帘时,她每感学问不足,传太医院更有学力者轮值讲读,其中有位姚宝升尤得器重。

她生性刚毅,极自信,也执着;她重情,但理性更重,很能自控。她笼络人的本事和她的硬心肠一样出名。

有一次,她手持一根绿色玉杖,口作呖呖之音,声极婉转,唤回了一只放出笼中不肯回来的小鸟;且小鸟自高枝落在杖头,渐有昵就之意。时人称奇,乃引申四海之大,无人不俯服其意。

恭亲王和肃顺都是满人中的丈夫,论才智足以独当一面,但同她较量时都败下阵来——肃顺人头落地,奕伏地痛哭,晚年更是锐气全消。被她重用的汉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对她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畏惧。

她也是天生的女主人,她的应酬功夫和魅力在另一个世界里展现。庚子之变后,她开始接见并宴请外国公使的夫人们。她从宝座上走下来,对客人说:又得您瞧我来了,深感幸运。她会拉着女客们的手,问她们进宫来这一路是否劳累,点心是否适合口味。她会对每位客人分别关注一小会儿,使得对她素有偏见的人也受到感染。当她听说一位夫人在太平天国之乱时受过伤,立刻泪水盈眶,握着对方的手说:这种事儿不会再有了。宴席上,有夫人颇为失礼地向太后索要她用膳时与众不同的碗,她稍稍犹豫一下,转头吩咐太监:去,给她备两个(成双)。

(亮亮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猜你喜欢

太后慈禧
“波点太后”草间弥生:幻觉之美
慈禧喜欢野大夫
第二十三回 东阿镇盛产东阿胶 慈禧后喜得小皇子
慈禧:真的是个“好吃家”
20世纪初慈禧肖像的对外宣传及跨文化传播
早春,走进太后村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触龙挽狂澜 攻心巧垂范——《触龙说赵太后》劝说艺术摭谈
多面慈禧:亲民也得看对象
多面慈禧:亲民也得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