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环巢湖游憩带城湖联动发展研究
2014-08-24韩娅,陆林
韩 娅, 陆 林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3)
基于共生理论的环巢湖游憩带城湖联动发展研究
韩 娅, 陆 林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3)
本文尝试引入 “共生理论”重新解构城湖联动模式,将城市湖泊与城市发展作为两个复杂的有机群种,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空间组织、生态修复、文化保护五个层面解析其共生模式,并以环巢湖游憩带为例,积极探索在城湖联动背景下环巢湖游憩带的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城市和湖泊联动发展开拓思路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共生理论;城湖联动;环巢湖游憩带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尤其是大型城市在空间扩展、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上的要求不断提升.湖泊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是具有巨大优势的空间领域.城市湖泊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空间战略、增添经济活力,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1].相应地,城市的发展为湖泊旅游提供了较为完善基础设施,有利于湖泊旅游的开展.滨湖游憩空间是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中的一个重点,也是现代城市生活环境优化以及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方面.城市滨湖区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 复杂的历史文化沉淀, 以及浓厚的人文生活气息,为城市品质建设创造了优越的条件[2].城湖联动指的是湖泊旅游发展与城市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两者的关联具有动态性,其主导地位取决于二者的比较优势,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城市、湖泊发展具有不同模式,可分为以城带湖、以湖扬城、城湖共生三种模式[3]:如瑞士的日内瓦湖因其著名的国际会议,带动湖域综合开发,形成以城带湖模式;千岛湖自然环境优越,在国内享有较高名誉,带动淳安县旅游发展,形成以湖扬城模式;太湖风景区则呈现城湖互促的旅游发展模式(表1).
表1 国内外城湖联动模式案例比较Table.1 The comparison of city-lake linkage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共生”是生态学上的概念,首先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 并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现象的研究逐渐扩展到经济、社会、生态领域.现在普遍意义上的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形式形成的关系,其本质是是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实现共同进化、共同发展[4].生物共生理论包括三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生物共生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则构成共生环境.共生的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规律.在共生关系的三个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它不仅反映和确定共生单元之间复杂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而且反映和确定共生单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贡献,以及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作用[5].共生不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排斥,而是在相互激励中共同合作进化.这种合作进化不仅可能产生新的单元形态,而且产生共生能量和新的物质结构,表现为共生个体或共生组织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共生关系的协同作用和创新活力[4].
在人文地理学研究范畴中,共生理论研究视角较广,已被较多引入城乡统筹[6-8]、区域竞合[9-11]和城市群[11,12]等研究领域中.袁鹏等基于共生理论,应用核心—辐射方法,通过对重庆城市、乡镇、农村的休闲空间形态研究,分析重庆城市休闲空间与乡村休闲空间的布局[14];朱俊成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15].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体均具同一性特征,且区域边界明显,而城市和湖泊分属陆地和水体两个不同生态系统,存在“湖在城中”这一特有属性,自然、文化、生态及社会经济属性差异显著.
在旅游研究中,共生理论常用于研究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区域旅游竞合、资源整合等方面.如饶品样以共生理论为研究视角,深入剖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研究的机制[16];吴泓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引用共生理论研究区域旅游竞合关系[17];共生理论的引用,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区域旅游发展各方面的互动、合作、协调与共赢.因此,引入共生理论,分析探讨城湖联动关系、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具有较强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合肥市内湖巢湖作为案例地,主要从共生模式视角解析城湖联动背景下环巢湖游憩带的共生关系、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城市和湖泊联动发展开拓思路并提供一定的借鉴.
1 问题的提出
1.1研究区概况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西长54.5km,南北宽21km,水域面积约750km2,为我国第五大淡水湖.环巢湖核心地段山青水秀、文化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名、古、稀、奇等资源特色,是安徽省最有开发价值的滨水地区.据统计,全区有80多处自然景观,56处人文景观,包揽湖光、山色、江涛、林海、湿地,巢湖为发展滨水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巢湖沿岸的合肥市作为中国特大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和科技创新中心.湖域面积辽阔的巢湖,则区别于普通的城市滨湖游憩区,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湖区域.
1.2研究意义
巢湖1987年8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之后开始,合肥市、巢湖市纷纷就环巢湖旅游编制了相关规划,旅游景点特色逐步被挖掘,水环境得到治理,交通线路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1年合肥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并把巢湖作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强力支撑.在此背景下,合肥市加大了对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力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作,改善巢湖生态区的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环巢湖游憩带作为合肥市提升城市形象、完善空间结构的重要区域,越来越受到政府与市民的关注与重视.环巢湖的发展被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合肥都市圈呼之欲出.在此背景下研究城湖联动发展机制,寻求城湖共生路径显得十分迫切.
2 环巢湖游憩带共生模式解构
尝试引入“共生理论”重新解构城湖联动模式,将城市湖泊与城市发展作为两个复杂的有机群种,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空间组织、生态修复、文化保护五个层面解析城湖联动背景下环巢湖游憩带共生模式.
2.1产业发展:环湖大城,优化升级
巢湖沿岸县市二三产业相对滞后,产业层次较低.环巢湖游憩带的形成,有利于强化皖中旅游品牌,形成旅游消费热点,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刺激城市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利用率,对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18].合肥市的飞速发展,为环湖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巢湖不再仅仅是城市滨湖景区,更是充满经济活力、多重产业并存的“集聚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城市与湖泊的互利共生.
安徽省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皖南地区,旅游形象整体比较单一且以“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主*安徽师范大学旅游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合肥市四顶山滨湖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04-2020)》,2004.巢湖作为皖中地区自然禀赋较好的地区,在借助合肥的大城发展战略下,适时开发,有利于改变皖南旅游区独力支撑安徽旅游市场的状况.营造中部崛起、辐射东西南北的发散态势,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从而丰富旅游产品,提高安徽省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改善旅游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同时,巢湖旅游有必要依托合肥市的发展,充分利用旅游产业的高度关联性,实现资源强有力的整合,形成一种稳定高效的生态共生系统.使各种共生单元在不同层次上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推动共生系统良性运转.
2004年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旅游局正式联合下发了《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2003-2020》[19],明确了加快合巢两区旅游资源整合,通过水与文化两条主线来策划旅游项目,使环巢湖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20].环巢湖旅游的联动开发整合了资源,加快了合巢旅游开发步伐.随着合肥空间结构上的调整,尤其是“环湖战略”的提出,城市重心越来越向滨湖区转移,呈现环湖大城的态势. “大湖名城”的建设,也使得环巢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2.2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城乡融合
城乡建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可以将城、乡看做两个复杂的种群,实现统筹发展即意味着二者存在着广泛的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在共生模式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就需要把城市与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城带乡,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的前提下,促进整个城乡的可持续发展[21].
巢湖沿岸市县域交错,经济差距较为明显.城市化的带动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环巢湖游憩带的旅游圈、经济圈、文化圈为载体,可以实现沿岸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接,形成功能优势互补、要素交流整合.从一城带动转变为多城带动,实现全方位发展.环巢湖游憩带作为联系经济活动的纽带,起着关键性作用,构筑了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生态保护区分层布局,形成多层次、多节点、开放型的网络化大都市,开创市域发展新格局和城乡融合新局面[22].
2.3空间组织:“1331”概念
旅游个体或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加速安徽崛起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全国“独拥大湖”的省会城市,合肥的城市定位为“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合肥市要想发挥其不可多得的科教资源优势,形成合肥经济圈,协调芜马城镇群、皖北城镇群发展,就需要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以期实现对安徽省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这就要求区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个体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理想进化路径,构筑城市空间的有机共生系统[23].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合肥将构筑“1331”市域空间发展新格局.“1”即优化提升主城区;“3”即特色发展巢湖、庐江、长丰等三个副城区;“3”即着力培育新桥临空产业基地、庐南重化工基地、巢北产业基地等三个产业增长点;“1”即创新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巢湖被提到新的高度,成为合肥“1331”城市有机共生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交通网络体系的改变也塑造了城市的新空间格局.现阶段合肥市除了已有的合蚌、商杭客运专线(在建)之外,还规划建设了庐(江)铜(陵)铁路、合(肥)六(安)城际、岳(西)芜(湖)高速、北沿江高速等综合交通枢纽.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合肥环湖绿道工程,是巢湖沿岸的交通拓展.重点完善了环湖交通体系,形成合肥环湖最直观深入的绿色媒介,串联起城市景点、用绿色脉络构筑巢湖山水的交通格局,同时也是宏观层面的城市地标.可以说,环湖绿道是交通网络体系改善的重要表现,是一项城湖互利的建设方案,必然为环巢湖的开发带来新的契机.
2.4生态修复:联合整治,综合开发
湖泊是天然的接纳者,保持优良的水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湖泊旅游发展的关键.湖泊开发利用的途径较多,不当开发会造成大面积污染,进而威胁湖泊旅游发展,湖泊开发利用应综合考虑,全流域、各行各业协调发展[24].历史上的巢湖流域水环境、生态环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水质超标,水土流失严重,水生生物种类贫乏,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湖泊富营养化加重等.巢湖一度成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对象.但在分裂的行政体制下的治理效果不理想,往往区域保护主义严重,从各自的小区域利益出发,不能站在总体全局上考量巢湖的污染问题,形成游憩环境治理上的断层,不能有效的整合资源、防治污染.环巢湖游憩带的划分,则把巢湖沿岸区域看做一个有机整体,能够在机体内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区域间协作共治环境.可以说“景区”的概念解决了这一治理难题.在《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巢湖水系视为有机体,强调重塑巢湖自身生态调节系统,恢复巢湖的生命活力,通过连接、净化、复苏、减负等一系列手段,提高治理的有效性[25].巢湖流域如能在环境这一制约因素上得到突破,旅游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也是不言而喻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能反过来促使环巢湖地区的旅游发展.环境与旅游在正向的相互促进中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5文化保护:提升内涵
环巢湖旅游带是吴头楚尾之地,沿岸地区汇聚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是无法复制和取代的,但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文化历史遗迹的破坏,城市景观取代古色古香的巢湖旧风貌、历史遗产遭到拆除破坏.悠久的历史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完善保留成为巢湖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难题.巢湖旅游发展需要以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注重文化内涵的发掘,深度开发地方文化.比如三国历史、楚汉争霸文化等,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另一方面文化内涵的提升也促进文化旅游的兴起,丰富旅游产品,实现景与文化的结合.
环巢湖区域的划分打破行政界线一体化发展环湖空间,形成“一湖十镇映九景”的特色化空间格局,从而引导乡镇按功能区协同发展,统一塑造环湖文化景观,兼顾整体性和品牌性的发展要求[27].“大湖生态观光”、“人文探源之旅”成为巢湖旅游主线,在文化感染下,对实现品牌创新,开发引擎项目具有重要作用.
3 共生理论下城湖联动发展路径
3.1滨水游憩开发的四种导向
目前国内外滨水游憩规划开发表现为四种导向模式(表2),分别为资源依托型、土地重构型、市场导向型、完善城市功能型.四种模式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空间拓展和游憩体验转型变化发展而来,形成城市滨湖区规划和开发较为固定的模式.其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城湖关系,以期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其目的都是实现城市与湖泊的和谐共生与功能呼应,突出有机整体在某一共生环境下的相互补充与依赖.
由表2可以看出,巢湖滨水游憩空间紧邻合肥大都市,是城市内部的生态走廊,承担着完善城市功能的任务.因此,在开发环巢湖游憩带时,应注重与城市功能的呼应,重视共生环境.但巢湖区域却面临着综合开发,环境治理等诸多问题,如何发掘自身优势,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湖泊的利用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究.
表2 滨水游憩规划开发导向模式Table 2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guidance mode of Waterfront recreation area
注:根据参考文献[19]修改
3.2环巢湖游憩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景区开发处于成熟期,有较强的竞争力,是环巢湖游憩带发展的主要竞争对象.二者在资源禀赋、产品主题定位、客源市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具备较强可比性,例如,同处长江沿岸、交通区位条件较好、紧邻都市圈客源市场、有较好的市场基础、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等(表3).
分析发现,在现阶段旅游开发中,环巢湖游憩带与太湖旅游度假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规划开发系统性差;依托城市基础薄弱,综合配套较差;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湖水富营养化问题凸显;旅游产品单一,结构低端;缺少统一文化符号,且文化开发能力稍欠;忽视宣传和营销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环巢湖旅游的发展,也影响合肥市大湖名城的建设和城湖联动发展.因此有必要有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城湖联动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合肥市域内巢湖旅游的大发展,实现城湖和谐共生和城湖联动发展.
表3 环巢湖游憩带与太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比较Table 3 The comparison bet ween the recreational belt of Chaohu lake and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aihu lake tourist resort
3.3城湖联动的路径选择
环巢湖游憩带旅游发展对策及城湖联动路径分别见图1、2.
图1 环巢湖游憩带旅游发展对策图Figure 1 Touris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Chaohu lake
图2 环巢湖游憩带城湖联动路径图Fig.2 Path graph of city-lake linkage in the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chaohu lake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城湖相伴的区位格局,使得环巢湖游憩带具备绝佳的旅游发展条件,同时又面临着融入长三角,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历史机遇.因此,有必要立足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需求,顺应城湖联动新态势,围绕环湖时代主题旋律,突显环巢湖游憩带城湖共生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具体做到:资源跨区整合[26],统一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湖联系;加强生态治理,美化湖域;多层次开发,发展特色产品;注重文化内涵构建,突出区域民俗;利用传媒力量,注重营销宣传等.
4 启示
环巢湖游憩带是合肥城市区域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与城市相伴的共生单元.对大湖的科学开发,可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城湖互利共生和城湖联动发展.
巢湖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支持与引导.良好的共生模式是环巢湖游憩带发展的重要保证.合肥需要围绕“资源整合、空间优化、品牌重塑、产业联动、合作对接”五大主线,实现区域的联动与合作,形成以城带湖,以湖扬城的共生双赢模式,为环巢湖游憩带的旅游发展打好基础.
巢湖开发应以保护为前提,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永续利用,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共生理论为指导,保证湖泊景观的完整性和城湖和谐共生.与太湖相比,巢湖对文化、人文资源的利用不足,造成人文环境的欠缺,有碍旅游发展和品牌打造,因此在新时期环湖建设中应强调突出巢湖文化底蕴,在关注自然环境的同时注重人文情感环境的营造.结合巢湖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特点,把旅游特色的塑造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避免旅游建设的随意性.
[1] 于哲新.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8,(2):42-45.
[2] 陈武昌,李喜军,李焰.城市滨湖游憩空间设计探析[J].科协论坛.2010,(3):105-106.
[3] 吕明红.基于国内外湖泊旅游发展案例的城湖联动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104-115.
[4]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30.
[5] 韩芳,帕尔哈提·艾孜木.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南疆五地州旅游资源整合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255-258.
[6] 曲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71-374.
[7] 程慧,李宗植.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共生分析[J].现代经济讨论,2007,(3):46-49.
[8] 郑连虎.行政区经济大战·城市区域竞合·城市区域一体化——试析中国城市经营的三个阶段[J]. 探讨与研究,2003,1:24-29.
[9] 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04-109.
[10] 费明明,倪瑞.辽西旅游区域竞合模式研究[J].区域经济,2007,(10):46-47.
[11] 肖东生,石青.基于共生理论的湖南“3+5”城市群区域合作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18-121.
[12] 李强,魏巍.江淮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合作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74-77.
[13] 李强,魏巍.共生理论在城市群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榆林学院学报,2011,21(1):51-54.
[14] 袁鹏,牟红,班倩倩.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重庆市城乡休闲体系设计与布局[J].经济地理,2012,32(2):173-176.
[15] 朱俊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8):1272-1277.
[16] 饶品样.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13-32.
[17] 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04-109.
[18] 王朝辉,陆林.重大事件对大都市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2010上海世博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5.
[19] 殷滋言.环巢湖地区滨水游憩带规划与开发探讨[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1:15-19.
[20] 吴樾.合六巢三地联手打造的泛巢湖旅游开发呼之欲出[EB/OL].(2007-03-18).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07/03/18/001692964.shtml.
[21] 李铁生.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郝云宏[J].经济师,2005,(6):6-7.
[22] 城乡统筹处.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简报:六措并举推进合肥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EB/OL].(2012-04-19).http://www.hfst.gov.cn/n7216006/n8915052/n8915088/n8915639/23671372.html.
[23] 王佳,陈冰冰.基于共生理论的河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以唐山、秦皇岛、沧州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23-132.
[24] 陆林,鲍捷.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千岛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J].地理学报,2010,65(6):755-786.
[25] 陈鹏.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12,(13):15-16.
[26] 彭红松,陆林.基于旅游客流的跨界旅游区空间网络结构优化——以泸沽湖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3):422-431.
ResearchofCity-LakeLinkageinRecreationalBeltAroundChaohuLakeBasedonSymbiosisTheory
HAN Ya, LU Lin
(Center for Tourism and Planning Research,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The paper tried to introduce “symbiosis theory” to deconstruct the city-lake linkage mode. It viewed the city lakes and urban development as two complex organic population and from five levels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spatial organiz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ultural protection)analysed the symbiotic model. And it took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Chaohu lake for examp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ity lake linkage, probed into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Chaohu lake, problems and the ways to solve for city- lakes linkage.
symbiosis theory; city-lake linkage;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Chaohu lake
2013-12-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15).
陆林(1962-),男,安徽芜湖人,教授,博士.
韩娅,陆林.基于共生理论的环巢湖游憩带城湖联动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4):383-388.
F592.3
A
1001-2443(2014)04-03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