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文化交流 建设文化强国

2014-08-22崔三篇

试题与研究·中考思想品德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汉字民族

崔三篇

一、选择题

1.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主题为“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 ③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和重要桥梁 ④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013年6月22日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这说明( )

A.中华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B.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C.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D.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我国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申遗项目正式启动。这说明( )

①我国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②我国优秀文化逐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③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④文化不分国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2013年9月1日,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活动在新疆博物馆开幕,展示周以“艺术编织丝路美景”为主题,以“民族和睦、艺术繁荣、文化开放”为展示重点,汇集多种舞台艺术表演及展览。举办“中外文化展示周”活动( )

①有利于促进中亚欧文化交流和合作 ②有利于促进中亚欧人民的相互了解 ③有利于增进中亚欧人民传统友谊 ④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2013年10月24日,第六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来自60多个国家的350多名海外中学生及领队教师参赛。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将进行汉语语言能力及中国文化知识笔试、口语和中华才艺比赛、民俗文化体验、创意插花等四场比赛。举办“汉语桥”,有助于( )

①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④有利于我们全面吸收一切外来文化成果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6.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成立于2004年,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这有利于( )

①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 ③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让孔子思想成为世界主流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7.2013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梦,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独特魅力,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这意味着( )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 ②中华民族文化比其他国家文化更优越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8.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的帷幕已经拉开。截至目前,中俄双方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框架内举办的活动达382项,其中中方235项,俄方147项。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 )

①有利于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

②有利于巩固中俄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凝聚共识,迎接共同挑战 ③有利于促进两国在旅游行业的合作 ④有利于扩大中国在俄罗斯的军事影响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9.北京时间2013年8月24日8点,亚青会闭幕式活力party“我们的青春”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上演。参赛运动员成为展示环节的参与者,和全场观众互动,一起嗨起来。用年轻人的活力,让所有有人的地方都变成舞台。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亚青会展示了开放中国的热情和活力

B.亚青会传播了奥运精神

C.亚青会体现了亚洲青年的精神风貌

D.亚青会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是世界舞台的中心

10.2013年8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中央电视台2013年9月至12月减少播出17项晚会类节目;自2014年起减少播出56项晚会类节目。此项规定的出台有利于( )

①弘扬先进文化,反对奢靡文化 ②宣传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文化 ③传承民族文化,反对外来文化 ④践行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③④

11.2013年8月,推进全民阅读被国务院法制办列入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设立国家级的全民阅读条例( )

A.可以规范和保障各类阅读活动

B.属于小题大做

C.为终身教育、素质提升提供了物质保护

D.限制公民自由和权利

12.2013年度网络流行十大热词出炉。如图:

网络热词的走红说明( )

A.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B.网络文化正日益取代传统文化

C.网络热词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发展网络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13.漫画中“谢土”法事宣扬的是( )

A.先进文化

B.落后文化

C.宗教文化

D.流行文化

14.河南省长谢伏瞻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文化强省,建设文明河南。下列不属于此类举措的是( )

A.大力推进开封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B.全面推进郑州航空港区建设

C.河南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

D.实施文化产业“双十”工程,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15.越来越多人走进美术馆、图书馆和文化馆,接受科技文化和美学艺术的熏陶。过去的一年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工作深入开展,实现了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这有利于( )

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 ③彻底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④全面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16.2013年10月19日,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史记》修订本首发。这是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2006年启动以来面世的首部成果。点校本《史记》修订本属于( )

A.语言文字B.文化典籍

C.科技工艺D.道德伦理

1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宪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8.我国之所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因为(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②精神文明建设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③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19.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 )

①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③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与传承者④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0.2013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之日,首届“全球华人中华经典诵读日”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宗旨为:祭拜圣贤,承继文脉;弘扬美德,传承文明;诵读经典,提升素养;凝聚力量,共筑梦想。

(1)开展“全球华人中华经典诵读日”活动有何意义?

(2)请你推荐几部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21.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当代中国精神凝聚力的基础和纽带。全体社会成员只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习惯、成为风气、成为规范,才能为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的提升奠定基石。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方面的建设?其地位如何?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意义?

(3)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各是什么?

22.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何意义?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3)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做贡献?

23.材料一:2013年文化类广电节目首次亮相荧屏并引发收视热潮。比如,由河南卫视和百度爱奇艺网共同打造的《汉字英雄》、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在社会上掀起了关于汉字书写、文化传承的热议。由河北卫视推出的《中华好诗词》将明星和文化结合,将娱乐和诗词结合,运用闯关、益智、综艺等多种手段,借用电视手段,让诗词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社会上营造了全民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良好氛围。由河南卫视推出的《成语英雄》以演播室成语竞猜,以画面猜成语为核心,其中融入成语故事及选手间的情感故事,从文化、历史等角度全方位解读成语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二:漫画《遗失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013年文化类广电节目首次亮相荧屏并引发收视热潮说明了什么?

(2)造成漫画《遗失启示》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请为中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24.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1)列举体现中国特色的制度。

(2)请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献计献策。

(3)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需要我们中学生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A 6.A 7.D

8.A 9.D 10.A 11.A 12.A 13.B 14.B

15.D 16.B 17.A 18.C 19.D

20.(1)有利于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中华儿女特别是青少年要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自觉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传统,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2)示例:《劝学》《少年中国说》《愚公移山》

21.(1)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

(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3)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2.(1)提示: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提示: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①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四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4)①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③自觉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④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23.(1)①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③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④传承中华文化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等等。

(2)①国家有关部门对语言文字政策执行力缺失;②学校、教师对学生规范书写缺乏正确引导;③网络及社会媒体汉字读写不规范的消极影响;④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对汉语基础地位的冲击;⑤中学生对汉字书写重视程度不够等。

(3)①语言文字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汉字使用的规范与监管;②加强母语教育,弘扬民族文化;③加强社会监督,发挥媒体的示范、导向作用;④立足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学行为;⑤增强学生的汉字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

24.(1)示例: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

(2)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③创造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④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⑤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3)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艰苦创业、自立自强、团结进取、共克时艰;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善自身素质,增强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④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把祖国前途命运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关注祖国进步与发展,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等。

(1)列举体现中国特色的制度。

(2)请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献计献策。

(3)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需要我们中学生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A 6.A 7.D

8.A 9.D 10.A 11.A 12.A 13.B 14.B

15.D 16.B 17.A 18.C 19.D

20.(1)有利于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中华儿女特别是青少年要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自觉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传统,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2)示例:《劝学》《少年中国说》《愚公移山》

21.(1)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

(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3)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2.(1)提示: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提示: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①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四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4)①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③自觉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④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23.(1)①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③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④传承中华文化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等等。

(2)①国家有关部门对语言文字政策执行力缺失;②学校、教师对学生规范书写缺乏正确引导;③网络及社会媒体汉字读写不规范的消极影响;④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对汉语基础地位的冲击;⑤中学生对汉字书写重视程度不够等。

(3)①语言文字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汉字使用的规范与监管;②加强母语教育,弘扬民族文化;③加强社会监督,发挥媒体的示范、导向作用;④立足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学行为;⑤增强学生的汉字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

24.(1)示例: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

(2)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③创造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④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⑤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3)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艰苦创业、自立自强、团结进取、共克时艰;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善自身素质,增强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④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把祖国前途命运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关注祖国进步与发展,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等。

(1)列举体现中国特色的制度。

(2)请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献计献策。

(3)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需要我们中学生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A 6.A 7.D

8.A 9.D 10.A 11.A 12.A 13.B 14.B

15.D 16.B 17.A 18.C 19.D

20.(1)有利于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中华儿女特别是青少年要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自觉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传统,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2)示例:《劝学》《少年中国说》《愚公移山》

21.(1)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

(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3)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2.(1)提示: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提示: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①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四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4)①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③自觉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④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23.(1)①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③以汉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④传承中华文化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等等。

(2)①国家有关部门对语言文字政策执行力缺失;②学校、教师对学生规范书写缺乏正确引导;③网络及社会媒体汉字读写不规范的消极影响;④课程设置不合理,造成对汉语基础地位的冲击;⑤中学生对汉字书写重视程度不够等。

(3)①语言文字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汉字使用的规范与监管;②加强母语教育,弘扬民族文化;③加强社会监督,发挥媒体的示范、导向作用;④立足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学行为;⑤增强学生的汉字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

24.(1)示例: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

(2)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③创造更多优秀的文化作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④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⑤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3)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艰苦创业、自立自强、团结进取、共克时艰;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善自身素质,增强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④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把祖国前途命运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关注祖国进步与发展,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等。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汉字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我们的民族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