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葡萄看延庆

2014-08-22曾诗淇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博览园葡萄架展示区

曾诗淇

世界葡萄博览园是举办2014世界葡萄大会的重要场所,是感受世葡会的窗口、走进世葡会的大门、融入世葡会的集结地,集葡萄品种展示、科普教育、生产体验、休闲采摘等功能于一体,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展示品种最多、景观品质最高的葡萄博览园。同时配合科普馆、智能温室等,打造成葡萄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利用园区内1119亩的葡萄种植区,打造集葡萄观光、采摘、葡萄认领、种植等农业休闲体验基地;园区内拥有占地500亩的湿地公园、娱乐设施齐全的儿童乐园、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是游人进行帐篷露营、野餐垂钓、儿童嬉戏的户外休闲、郊游胜地;同时,世葡园酒庄也是高品质藏酒地。

7月的北京略显闷热,但带着蕴藏于胸的葡萄情结,我们依然兴奋地前往延庆进行采访,车子一驶出八达岭高速,便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气息,空气中仿佛弥漫着葡萄的清爽、酸甜,加上延庆夏意盎然的景色,未见葡萄,便已迷醉。

为了迎接2014世界葡萄大会,延庆县新建了世界葡萄博览园。当车开进环山临水、秀色迷人的风景区,延庆世界葡萄博览园终于映入眼帘。走进园区,葡萄架随处可见,高低错落,形态多样,还有日光温室大棚等,构成一幅幅应接不暇的葡萄园景观。

世界葡萄博览园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东部,北至大秦铁路、南至延农路、西至果园路、东至马庄及延长线。核心区占地3126.7亩,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格建有葡萄风光区与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世界葡萄博览园园区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葡萄的自然几何形状。主次路像葡萄的主干和枝蔓一样穿插在一起,核心主题轴线由一个蜷曲的葡萄藤蔓抽象引申而成,整个园区多以圆形元素为主,道路和建筑都由一串串一颗颗葡萄形态构成,一幢幢建筑物与景观道路一起在空间延伸起伏,形成高低绵延而又相互连接依托的艺术效果,灵动多变而又各具独特功能,烘托出了园区主题。其中葡萄展示区域分为葡萄周年结果技术展示区、酿酒葡萄展示区、葡萄品种展示区、盆栽葡萄展示区、葡萄架式树形展示区、葡萄生产体验区等6块区域,同时在绿地内、廊架旁、水系边等多处点缀规格较大的葡萄,体现了一个葡萄王国浓郁的风情。

葡萄品种 丰富多彩

从最早的龙眼葡萄、牛奶葡萄到1980年代的巨峰,再到红地球等,延庆的葡萄主栽品种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消费市场趋向多样化,葡萄产业将进入一个多品种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市场变化,延庆加快了葡萄品种引进和培育的步伐。截至2012年,延庆先后引进了650个鲜食葡萄品种和300个酿酒葡萄品种。为举办2014世界葡萄大会,博览园引进了国内外优质的葡萄品种1014个,不仅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而且为筛选适应地区栽培的葡萄良种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宝库。

世葡办副主任房荣年告诉记者,葡萄生产体验区大面积种植着各有特色的葡萄品种,果实成熟时呈现出黑色、紫红色、红色、金黄、黄绿等颜色,五彩斑斓。有的葡萄穗大粒大,如藤稔、甬优一号;有的葡萄外形奇特,如长柱形的紫甜无核葡萄、尖卵形的金手指葡萄、奶形的红乳葡萄、心形的白鸡心葡萄等;有的葡萄不仅味甜爽口,而且带有玫瑰、草莓、香蕉等特殊香味,如香悦葡萄、巨玫瑰葡萄、茉莉香葡萄等。房荣年强调,新品种引进时都会因为实际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虽然遗传特性不会改变,但风味和着色程度会稍有不同。以美人指为例,在长城以南其果粒尖部为红色,后半部分为绿色,到了延庆之后,果粒通身都是深红色,糖度至少要高两度以上。

无论如何,不同的葡萄品种展示着不同的特性,它们不仅是可口的水果,更是奇特的艺术品、优美的风景线。

古树移植 令人惊叹

在博览园内,一棵横亘在4个立柱上的古树格外醒目,它的树干看起来比普通的葡萄树要粗要长,从远处看,像一条长龙。房荣年告诉记者,从3月中旬开始,世界葡萄博览园引进多株50年树龄及以上的龙眼和牛奶葡萄古树,分别移栽在各个重要的景观节点。龙眼和牛奶葡萄是我国古老的著名鲜食葡萄品种,长期的生产种植不仅使葡萄表现出更加优良的品质,而且赋予其见证历史变迁、积淀人类智慧的独特内涵。这些中国原产的葡萄大树既形成了园内独特的葡萄景观,又体现出我国悠久的葡萄文化,是世界葡萄博览园的无价之宝。眼前我们看到的这棵树已经有100年历史了。

这样一颗古树是怎样移植到葡萄园内的呢?记者不禁好奇。房荣年说,葡萄大树移栽比较困难,不易成活,10-20年树龄的葡萄通过常规移栽,成活率只有40%左右。博览园移栽的龙眼、牛奶景观葡萄(以下简称景观葡萄)树龄在50年以上,移栽工作难度大。从去年6月开始,相关工作人员就开始作前期准备,并按计划、分阶段实施各项工作,除了做好田间、水肥、病虫害防治等常规操作外,葡萄大树的移栽成活率与土球完整度、移栽速度、恢复根系、集中营养等密切相关。博览园成功移栽葡萄大树的关键在于断根处理、栽后埋土、多项处理促进萌发、及时抹芽集中营养、多次施肥恢复根系5项环节的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葡萄大树移栽的成活难题,而且实现了葡萄老树“当年移栽、当年成活、当年结果”的效果,填补了国内50年树龄的葡萄古树高成活率移栽技术的空白。

苍劲的主蔓如一条条龙干,幼嫩的新梢如伸出的龙爪,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的葡萄大树从此扎根世界葡萄博览园。在博览园的蓝天白云下,这些珍贵的葡萄大树将继续开花、结果。

利用技术 实现周年生产

要保证在葡萄大会期间市民能够欣赏到成熟的葡萄,世葡园内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种是春秋大棚,另一种就是日光温室。负责博览园的葡萄种植和养护工作分房荣年有着丰富果树栽培经验。

春秋大棚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实现春提前、秋延后的保温栽培设施。为满足会期展示的需要,葡萄博览园搭建了可拆卸的春秋大棚53栋,从而延长葡萄生长期和促进葡萄提早成熟。但是,延庆的春秋大棚葡萄栽培技术尚未成熟。房荣年坚持每天实地考察葡萄的生长情况,提出了春秋大棚葡萄栽培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通过搭建二层膜和小棚膜、严格控制温度、覆盖地膜等措施,博览园春秋大棚栽培的葡萄成熟期均提前了一个月,并且出现大量二次果、甚至三次果。

日光温室作为具有典型中国特色、规模较大的设施类型,一直是中国农业生产、园艺栽培设施研究的重点。为了达到提前或推迟植物成熟期,全国多地都在探索一年两熟的日光温室栽培模式。而经过一年两熟、四季结果到周年生长、月月采摘三个阶段的发展,延庆的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模式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

房荣年介绍,目前葡萄博览园现有日光温室共20栋,栽培了约20个葡萄品种。为达到会期展示周年结果技术的目标,他创新提出了通过冷库延迟萌芽的方法,形成葡萄果实成熟可控的日光温室栽培管理新模式,即“消费者想让葡萄什么时候成熟,生产者都可以满足要求”的消费者决定模式,这将实现葡萄生产的私人定制。根据日光温室周年结果技术的理论,通过冷库延迟萌芽的方法形成日光温室新的管理模式,实现了葡萄果实成熟可控,葡萄周年结果的目的。

花样葡萄架 打造多样景观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我国葡萄产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正在发生转化。单一生产功能正向休闲、观光、采摘、寓教于乐、科普等多功能转变,与此相伴随的葡萄架式、整形修剪也处于新的变革时期。葡萄博览园露地葡萄种类多、种植区域面积大,不仅收集了丰富的葡萄种植资源,而且可展示出北方露地葡萄不同的栽培架式和树形。据了解,博览园内共搭建10种不同的栽培架式,展现我国葡萄架式、整形修剪的多样性和发展演变过程,实现葡萄由单一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采摘等多功能转变。采访时,房荣年向记者介绍了一些主要的葡萄架势。

博览园葡萄架式树形展示采用镀锌铁丝为架材,搭建了宣化地区传统的漏斗架、常用的棚架和篱架以及相对新颖的T形架等栽培架式,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葡萄栽培技术的窗口,是博览园发挥生产体验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展示区;北方小棚架展示区,采用龙干整形,每年修剪时将主干留长形成“龙干”,其余枝条短梢修剪,看起来类似“龙爪”,小棚架与独龙干整形修剪的结合,既方便葡萄下架埋土,也形成了博览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除展示生产上应用广泛的栽培架式外,博览园还搭建了几座富有地方特色的漏斗架。房荣年特别强调,漏斗架不同于一般葡萄架,架身向上倾斜30多度,藤条呈放射状在空中生长,行成直径10多米“多方外圆”的漏斗样式,在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古城千年血脉的一部分,是我国葡萄栽培文化的传承,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葡萄博览园内,传统的漏斗架作为一种特殊的葡萄栽培架式,向世界展示出其优美的姿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世界葡萄博览园全部建成后将是一片绿树成荫、满园硕果的景象。届时,所有宾客将在园区内品尝美味葡萄,欣赏葡萄美景,感受葡萄文化。

猜你喜欢

博览园葡萄架展示区
天猫、京东趋势品类展示区:引领纸品、卫品消费新趋势
浅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
国内首座古民居博览园已初具规模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校园的葡萄架
等待亮相
RADAR EV XS 雷达EV-青少款
广西·田东建成中国杧果文化博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