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014-08-21吕东阳杨荣超鲍帅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儒家培养

吕东阳 杨荣超 鲍帅

【摘 要】“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伟大的思想也起于思维一次瞬息的灵动;卓越的成就也源自伟人每步坚实的脚印。作为新时期共和国的预备警官,更应该明晰当下我们的确切责任和实际能力。只有正确完备的责任意识形成之后,才能够逐渐产生敢担当、勇担当的责任感,最终完成组织交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关键词】儒家;预备警官;培养

一、使命的来源与当下责任的明确

使命的完成依赖于责任的履行,使命感的培养也基于责任感的建立。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但作为一名新时期背景下的预备警官,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有坚守“忠诚”的大旗,继而将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做为首要任务,同时,兼并培养自己树立全面的大局观和积淀警察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才能够完成维护大局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障安居乐业的使命,才能够践行“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

同样,综上逻辑,作为新时期的预备警官应培养何种责任、如何培养责任、又如何将责任与使命有机的结合,便是我们应该再次思考的问题。如此这般,我们不妨在作为国学核心的儒家文化中来探寻答案。儒家思想讲求的是“内圣外王”的理论观点,其具体分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点要素。其中,“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而“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站在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看,我们作为一名共和国的预备警官;我们的责任是育忠心、苦专研、练本领、强体魄、明德性、促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种为群众、树正气、洁自身的责任意识,为日后走向岗位更好的完成促稳定、促公平、促和谐的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细细琢磨,我们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和儒家思想中所说的“内圣外王”不是相吻合的吗?

二、“儒家式”预备警官的观点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其字面意思为:人德能够弘扬道德,而不是道德弘扬人德。这句话主要是强调实践人生的主动力量在于人,其也着重突出了个人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性。

换个角度,面对庞大的社会层面来说。每一个职业圈就相当于一个“大人”,而这个人又是由无数个小个体组成的。社会秩序和风气的形成,就是由这一个个“大人”所弘扬和发展的,而这些“大人”的秉性又是由这无数个小个体来共同体现的。所以,促稳定、促公平和促和谐的重要责任并不在于社会大层面的改变,而在于每位“大人”的转变,在于每个小个体的担当。只有当小个体确确实实的履行了自己的本分和职责,大个体秉性才能够有所转变,社会才能够向着稳定、公平、和谐的方向不竭发展。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生力军,是支撑社会大厦的“承重柱和受力面。只有发挥出公安机关这个团体的推动力,社会便能在稳定的轨道上不倚前行,当然每一名公安干警则是这个团体的生命力,作为预备警官的我们则应成为这生命力中的活力元素,为祖国公安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内圣之道的养成。所谓“儒家式”预备警官,其实就是强调作为预备警官的我们,应该注重提升自己格物、致知的能力;注重培养自己正心、修身的秉性。只有自己做到“内圣”的标准,方能明德敦行释放出“外王”的气概。

儒家所说“内圣之道”即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亲历事务,增长见识;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意念诚实;保持心灵平静;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谈到格物致知,说到正心修身。作为警察院校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到:(1)扎实学好在校的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以后实践能力打基础、夯地基,只有理论体系的完整透彻,才能用实践经验来装修的美轮美奂。(2)认真领悟实践经验。公安队伍是一个贴近百姓、走进百姓、帮助百姓的惠民队伍,实践经验是完成任务、帮助群众的重要能力。警察院校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公安业务和了解群众疾苦。所以,在实习期间,认真的观察公安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公安工作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这样,在日后步入公安事业的殿堂之后,便能够大展身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博纳严谨、明德敦行。虚心谨慎的去博闻广见,崇尚美德的去践履实践。这是将理论与实践的最好结合,也是新时期预备警官在走向工作岗位前所应具备的必要品质。

(二)外王之道的彰显。儒家所说“外王之道”即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字面意思理解为: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一个个小诸侯国,为政以德;最后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这看似与我们公安工作相距甚远,但细细品味此种大理也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之方。

“齐家”正如我们努力学习的理论知识,“治国”好比我们在实习中获得的工作经验,“天下一统”的局面正是我们厚积薄发、融会贯通所带来的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的和谐景象。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侧重于对政治教化方面发展的强调。而这种外王的表现,正是通过内圣这一缓慢的过程所积蓄的结果。只有我们以先前丰富的基础知识作为“从警大厦”的根基,我们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从实习中获得宝贵经验,才能够将理论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够具备完成促稳定、促公平、促和谐这一使命任务。

三、“儒家式”预备警官的定位

“儒家式”的预备警官是内修德性、广闻博识、深明大义的思考者;是具有管理之方、以德服人、以民为己任的践行者。是以忠诚为原则、以公正廉洁为准则、以为民为根本的大德之士。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所以对于我们新时期的预备警官来说“内圣”实则应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为国、为家、为自身担当的责任意识。而“外王”则应是我们的使命,一种为社会稳定、为公平正义、为安居乐业尽心尽力的使命,也是自身责任感的外在体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只有我们预备警官的责任发挥到极致,方能接过诸多警界前辈呕心沥血的不息圣火,让这份从警的真挚热情永葆生机,并继承他们的不灭意志,完成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吕东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2011级治安六区;杨荣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2011级治安一区;鲍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 2011级治安一区。endprint

猜你喜欢

儒家培养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与现代秩序的追问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