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嵩明花灯歌舞的艺术特色

2014-08-21巴莹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艺术形式

【摘 要】云南的花灯歌舞在云南许多汉族及少数民族的地区广为流传,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并且有不少的学者把这种来源于民间的歌舞称之为“小调戏”。“小调戏”是在民族花灯歌舞的原本面貌上渐渐形成的戏曲剧种,它是云南省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在历史上人类较早开始这种戏曲剧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嵩明片区,所以这让嵩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花灯,是嵩明最为流行的地方文化,是云南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花灯音乐主要以戏曲曲调为主。

【关键词】花灯歌舞;历史文化发展;艺术形式

云南花灯:云南花灯是由人们在民族民间的生活中提炼而成的一种花灯歌舞。在它流行的过程中因为它受当地的方言、民间歌曲、生活习俗等等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方面的技巧。其中云南花灯戏的演出几乎都具备着朴素淳朴、乐观明朗的民间艺术的特色,并且充满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

花灯特点: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

一、云南花灯歌舞的发展

就花灯而言,它对云南民族舞蹈继承传播、推陈出新与发展创造有较大作用,是云南民族舞蹈文化史中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理论课题。

清乾隆年间,云南嵩明花灯歌舞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和兴旺的时期,而依照嵩明的阿里塘灯山碑记和杨林大官渡灯棚碑记记载,全县百户人家以上的村落都组织起灯会,“老叟咸歌,舜日少慕,共乐尧天,岂不美哉”成为嵩明花灯团发展与兴盛的历史最恰当描述。明国时期,xxx花灯团发展出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花灯剧(节)目,如《王氏挑水》、《大放羊》、《小放羊》等。1954年,建立了云南省花灯剧团。在这前后,许多地、州、市都组成了专业花灯剧团,花灯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嵩明花灯歌舞的艺术形式独特,历史悠久,于2002年就被云南省昆明市文化厅纳入了昆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之一。而后,嵩明花灯歌舞在2005年又被云南省文化厅纳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二、云南花灯歌舞的特点和作用

(一)云南花灯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花灯歌舞的演出可以分成三种:“团场”、“坐场”和“打升官”。在这三个类型中“坐场”是所有剧目的总称,“坐场”依据不同的表演形式又可分“为表演唱”、“花灯小戏”、“花灯歌舞”、“讲口戏”、“打岔”五种。

从花灯剧目上观察,传统的花灯剧目大多数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据了解“小生”、“小旦”、“小丑”这 “三小”戏极多地方是折射出了农村中人们所反应的生产劳动、爱情与婚姻以及家庭伦理的道德,例如《迎春》、《大茶山》等等的许多剧目中是从剧本的内容到唱词还有道白,都具有着很浓的云南乡土特色。

花灯歌舞之所以如此称呼,其缘由是它的形式表演上突出的就是舞蹈者们边唱边跳的特色,并且与花灯音乐密切相关的。云南花灯中的“崴”,虽然多姿多彩,但它在动律上不花巧、造作,更没有高超的技巧,广大人民曾将花灯演唱戏称“崴花灯”,乃至于有“不崴不成灯”的说辞。崴,是云南花灯在表演时演员以躯干为主要运动部位连续不断的横向移动或上下崴动的表演方式,除崴之外还具备有转、跳、手巾、龙舞、灯笼舞、扇花等的多种异同特色的舞蹈表演形式。

(二)云南嵩明花灯歌舞的作用

嵩明花灯,是云南省多个花灯支系中较有特色的一个品种,早在五十年代,以《一蓬藤》等嵩明花灯音乐为素材编创的花灯歌舞《喜迎春》《红灯舞》《团场》等节目,就在国内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另外的几首代表性曲调《嵩明山歌》等,也在云南省花灯剧团上演的大型剧目《王秀驾》和《孔雀公主》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挥。

三、推广花灯歌舞对广大群众的重要意义

云南花灯是云南省的汉族民间歌舞。它以清新、秀美、活泼、富有悠然荡漾感而独树一帜。云南花灯歌舞从传统只有男女两人,后来发展便有了生、旦、丑三种表现人物,尤其是为了适应花灯歌舞演出的小、中、大型等演出时人物角色众多的剧目要求,在生、旦、丑三个行当又增加了其他的表演人物形态。“灯夹戏”后花灯歌舞以边唱边跳的舞蹈形式展现,继承和发展“灯夹戏”的艺人们在多年的考察和实践中,将人们生活中所表现的各式各样的生活中所形成的动作和舞蹈所呈现的形态动律以及民间中武术所用的个别形势体态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发扬,从而打造以及发展出了风格迥异的文、武花灯歌舞。文花灯歌舞秀丽以及洒脱,武花灯则是健美及刚劲。云南花灯歌舞的许多成品剧目,都存有积极向上、朴素且健康的民族民间独有的特色,毫无例外的是这些演出剧目都有着劳作中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气息。

四、对云南嵩明花灯歌舞的见解

嵩明是云南历史上最早开始的地方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积淀。花灯,是嵩明最为流行的地方文化,也是云南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花灯音乐主要以戏曲曲调为主,过于沉闷再加上花灯动作流动不大,从而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而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的是花灯歌舞的确受到广大长辈们的喜爱。各地区区域和音乐与舞蹈的特点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在花灯歌舞上加入“花色”,让花灯不再沉闷。

如果把中国民族民间舞比喻为一个花的世界,那么云南花灯舞蹈就是田间路埂上的一朵小野花,没有名贵花卉的娇艳,却也鲜明的体现着自己的特性与性格,它以其特有的舞蹈语汇和表演方式及群众基础,鲜明的体现着云南这一方土地乐观上进、踏实进取、坚忍执著的精神。

五、结语

云南花灯歌舞在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各区域的花灯都跟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为了丰富和发展花灯的音乐及歌舞,各地的花灯逐渐打破了地区的界限相互吸取,从总体上来说,它们均大同小异,其基本的特色相似,但是它们却有着各自不同且独特的风味。云南花灯作为一种在民间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表演门类,它息息相关于人们的生活,它以整体轻松欢快、幽默诙谐的形式深入人心、植根民间。云南花灯歌舞的特色言简易懂,它的艺术特色气息浓厚,让广大群众们对它有浓厚的兴趣及喜爱。为人们的思想、性格、精神等方面服务,同时也被其思想、性格、精神等方面所左右。云南花灯舞蹈不管是在语汇的风格特征上、在表演形式上、表现内容上和群众基础上都处处体现着云南的自然地域特性和人文地域特性。反之,这样的地域特性也通过其地域舞蹈呈现了其特有的活泼清新、健康朴实、开朗豪放、乡土气息浓厚的风格特点。体现了“云南”这一地域人民不畏艰险、勤劳勇敢、乐观上进、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和意志。

参考文献

[1] 黄清林,靳丽芬.云南花灯歌舞概述[J].民族音乐,2009(03).

[2] 方伦裕,苏天祥.花灯舞蹈[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8.

[3] 童晓阳.云南花灯与湖南花鼓的相互借鉴—我导云南花灯剧《随水而去》[J].艺海,2003(02).

[4] 刘振罡.云南花灯的价值重估与可行性发展分析[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

[5] 陈自祥.云南花灯能登大雅之堂[N].云南日报,2001.

[6]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7] 谭真明.湖南花鼓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8] 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9] 马晓静.花灯与族源记忆[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作者简介:巴莹(1986- ),女,2009年7月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同年9月到云南艺术院文华学院舞蹈系任职,在工作5年间,参与编排及表演的舞诗画剧《阿密车》参加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目展演,获作品金奖、编导金奖、参加全国第八届“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获作品银奖、表演银奖;2011年9月参与的哈尼族女子群舞《哀牢廻响》获第八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比赛表演金奖、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舞蹈专业组比赛金奖。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形式
当代金属雕塑创作的艺术形式特征分析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潮汕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