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贫困学生感恩教育浅析
2014-08-21廖诗颖
廖诗颖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中贫困大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虽然有的贫困生感恩品质良好,能对国家、社会和学校报以感恩的心,但仍然有不少贫困生态度冷漠、感情麻木,很少表现出感恩意识。因此,我们的贫困生感恩教育问题是值得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资助工作有实效地开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贫困生;独立学院
一、 感恩教育的含义
感恩教育就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汉语词典对“感恩”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感恩教育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感恩教育就是教会大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外界给予自己的恩惠并学会感恩,把感恩教育和生活世界具有丰富德育意蕴的事件有机结合,并贯穿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二、 独立学院贫困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意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把儿女对父母的恩情视比天高、比海深的事。然而,独立学院部分贫困生进入高校后,脱离了父母的约束和照顾,无休止地向父母伸手要钱。他们对父母的养育非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其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让他在同学面前丢脸。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
(二)缺乏对他人的感恩意识。部分独立学院贫困生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同学、朋友等的关心和照顾,不知回报。有的学生缺乏对老师教育之恩的感谢,把老师的谆谆教诲当作是一种平等的交易。对老师尊敬不够,带早餐进教室的现象还是经常出现;当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难题后,他们没有一声“谢谢”;很多时候,大多数学生与老师迎面走过都视而不见;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出现学生课堂顶撞老师的现象等。
(三)缺乏对学校、社会的感恩意识。独立学院贫困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但有的贫困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援助和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反而把贫穷当耻辱,把承认自己曾接受过帮助当耻辱。学校每年都用奖学金、助学金(包括各种企业资助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对校内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获得资助后毫不感激,还有更甚者,他们因嫌资助金额太少而怨声载道。
三、 独立学院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自我修养不高。由于社会阅历不深,独立学院贫困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判断力不强的现象,对一些社会不正之风和不正常现象缺乏辩证的理解,造成认识上的偏差。他们往往在思想意识上偏向自我,喜欢彰显“个性”。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认识的偏差,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感恩意识方面的失衡和欠缺。
(二)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贫困的压迫让一些家长只是辛勤劳动,却没能引导子女树立感恩意识。对贫困家庭而言,应付子女的学费已经压力巨大,对于特困家庭,其艰难程度更是不言而喻。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却天下同一,贫困家庭即使家庭经济收入低,他们也始终抱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砸锅卖铁也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子女要求。时间久了,孩子就容易把他们得到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认为自己理应是被父母宠着的。
(三)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多年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更多是在关注升学率,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感恩教育变得微不足道。学生考入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最关心就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个人利益强烈驱动和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下,一些人抛弃了原来恪守的道德规范。从整个社会来讲,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知恩图报等道德规范在调节和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严重弱化。
四、 加强独立学院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新举措
(一)以知恩为基础,培养贫困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首先要让贫困生了解并体会什么是恩,要让他们明白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就独立学院而言,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领域,而高校德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在于让学生学会感恩。
(二)以制度为准绳,营造校园感恩氛围。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将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任何教育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感恩教育也如此。例如可以通过建立诚信评价机制将贫困生在学习、考试、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诚信状况纳入受资助资格审核的体系之中,实现有效的监督。通过科学的管理,培养感恩意识,促进感恩习惯的养成。
(三)以活动为载体,铸就贫困生感恩品质。感恩教育要真正渗入学生心灵,关键在与能否真正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独立学院可以利用感恩节、主体班会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创设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和感恩社会等情境,让贫困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从而使他们从思想上深化感恩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感恩情怀,从而铸就他们的感恩品质。
(四)以榜样为契机,增强感恩教育效能。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贫困生中的优秀学生的榜样激励作用,让他们起引领的作用,用自身行动去带领更多学生加入感恩的行列,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来自榜样的自立、自强和自信的精神,知恩图报的良好品质,让感恩教育能够覆盖到更多人群,真正增强感恩教育的效能。
(五)以理解为前提,彰显人文关怀。独立学院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时,应该以理解贫困生为前提,保持尊重和谨慎的态度,采用一些更富有人文气息的方法,对其进行帮助。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从老师身上感受温暖。
(六)以独立学院为主体,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感恩教育体系。对于每一位贫困生来说,成长的环境就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感恩教育,也要从这三个方面联动并进。发挥独立学院教育的主体功能,重视家庭教育的主导功能,家长需要以身作则,懂得知恩报恩,相互恩爱并将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注重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好网络、报刊、微博、微信等传媒工具,推广和宣传感恩精神,处处弘扬传统美德。使贫困生在长期“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中,逐渐培养感恩师长、感恩亲人、感恩社会的思想境界和良好品格。
参考文献
[1] 湛红艳.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2] 袁春平,匡茜.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