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岛之恋》中的爱情

2014-08-21金姗姗

2014年19期
关键词:死亡悲剧战争

金姗姗

摘要:《广岛之恋》是中国读者最为熟知的法国现代文学作品之一,本文从战争中的爱情,死亡威胁下的爱情和悲剧的爱情几方面分析《广岛之恋》中的爱情主题,试图探索杜拉斯这个爱情写作大师不同寻常的爱情表达方式。

关键词:爱情;战争;死亡;悲剧

有言道“男人的梦想是征服全世界,而女人的梦想是征服她所爱的那个男人。”作为20世纪最出名的法国女性作家之一,杜拉斯作品的永恒主题就是那:谈了又谈的爱情,绝望的爱情。杜拉斯曾说过:“或许爱情的遥不可及才显得弥足珍贵。”

杜拉斯绝不是一个生活在自己爱情世界中的小女人,她对外部世界好奇而敏感,尤其是对残酷的战争,对她而言,战争是光明的背景上的黑暗,是和平年代的白底上大红色的污迹。于是,当需要她写一部关于广岛的故事时,《广岛之恋》这部夹杂着爱情和战争的剧本应运而生,剧本的构思是这样的:记忆是遗忘的一种形式,只有当记忆本身彻底完成使命后才能实现彻底的遗忘。剧本表面上为读者讲述了女主人公的两段战争阴影下的爱情,一段在内韦尔(法国),而另一段在广岛(日本)。但其实,第二段在广岛的爱情只是内韦尔爱情的重现,11年后,面对她的日本情人,这个在广岛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电影的女演员,又处在了一种与她在战争期间和德国士兵一起经历过的境遇之中。《广岛之恋》的整个过程就是她发现这种相似性,了解它并且摆脱它的过程。

一、战争中的爱情

那是在内韦尔,1944年初,战争还在进行。年轻的姑娘遇到了德国士兵。他的手被烧伤了,姑娘替他包扎,这个敌人向姑娘道了谢。整整一个月,他一直跟着她,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相爱了。这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他们的爱情一直被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敌人的身份不可变,战争不可变,舆论不可变,但爱情就可以改变吗?战争结束时,德国士兵被杀害。因为爱上国家的敌人法国姑娘被剃了光头,游街,关在地下室8个月之久。事过境迁,女主人公极力想忘记那段痛苦,她曾说:“为了我自己,我曾竭尽全力,每天同那种根本不再懂得为何要回忆往事的恐惧心理作斗争。和你一样,我忘记了……”但原来坚信的永恒之物——爱情,曾经的疯狂真的会被遗忘吗?对于这个内韦尔的小姑娘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她永远的停留在了这被战争摧毁的爱情中,而对这爱情的痴迷使她患上了一种绝症。

激起回忆的不是时间,而常常是空间,在广岛,她再一次看到了那残酷的战争场面“经战火焚烧的钢筋。被炸断了的钢筋,变得像肉体那样不堪一击的钢筋。……那是一张张飘飘荡荡、残存的人皮,还带着清晰的蒙难的痕迹……”双脚踩在这土地上,这样的支离破碎似曾相识,在这片陌生却又熟悉的土地上,法国女人得到了重生。在剧本的结尾,法国女人面对沉睡的广岛兴奋大叫:“我将忘掉你!我已经忘掉你了!你看,我竟然忘掉你啦!你看我呀!”在这一刻,法国女人终于抛下了吞噬她幸福,占据她生命的痛苦回忆。她爱的并不是这个日本男人,他只是德国情人的替身和幻影。通过这样一个东方灵媒,法国女人得以和她死去的情人对话。当她己成功地遗忘了过去,日本情人也就丧失了作用,他的命运只是被无情的遗忘,在法国女人的内心始终无法忘却昔日那充满了激情的爱情,所以她一直在等待,等待昔日的激情重现。当一切被唤醒,重温激情后,也就到了一切恢复平静的时候。“被剃光头得内韦尔的小姑娘,今晚我要把你遗忘。廉价的故事。”“遗忘将渐渐把你全部吞没。到那时,你将变成一只歌曲。”诗意的语言,无情的遗忘,重新看到了痛苦,于是不再流浪。

二、死亡威胁下的爱情

谈到死亡与爱情的关系时弗洛伊德说:“只有在人们出现死亡意识时,才能真正领悟到性爱的意义,只有在面临死亡的时刻,才能够体会到极致的爱。”《广岛之恋》中内韦尔的真爱与死亡紧密相连,杜拉斯让人物从死亡中体会极致的爱。死亡,一个从古至今的话题,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探讨生命的意义,缺少了死亡,生命将变得不再值得眷恋,没有死亡,生命将永远达不到完美的终点。但爱情不会因死亡而消失,也只有爱才能超越死亡,使生命展示出永生的活力,这是自然的轮回。在爱中,生命就散射出耀眼的光芒使人的激情活力四射。杜拉斯在《广岛之恋》的故事中没有安排男女主人公以身殉情,让爱情沉浸在死亡之中,她选择让女主人公在体味死亡的残酷无情后重生,从而拥有更具韧性与强度的生命。爱情最终战胜了死亡得以复活,也就这是杜拉斯所描述的“将这种恐怖纳入爱情之中,使之从灰烬中复活”。“蚂蚁、蚯蚓纷纷钻出地面。”“广岛重又遍地鲜花。到处是矢车菊和菖兰,还有牵牛花和三色旋花,这些花以花卉中迄今未见的非凡活力从灰烬中复活。”

三、悲剧的爱情

《广岛之恋》的故事有着杜拉斯作品中一脉相承的悲剧性——求之不得的爱情。从悲剧美学的考虑来说,有什么比宁愿舍弃生命的爱情悲剧更能引起美感的效果?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共鸣于感动?这似乎很符合常青常理。但杜拉斯却不大信奉这种常情常理。她很少在自己的作品里写以死忘为结束的悲剧,取而代之的是她有意识的以感情上的伤痛来代替肉体上殉情的伤口,即使是在《广岛之恋》中,痛不欲生的内韦尔少女也没有走上殉情的这一步。杜拉斯总是让她的人物能经得起悲剧事件的打击,总是把痛苦维持在她们所能承受的限度里而不至于使她们活不下去,虽然不曾死去,但却在身体和精神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痛,这种伤痛将一直伴随着他。这种伴生的伤痛隐隐的存在于整个作品之中,并为作品奠定了哀伤惆怅的基调。这种哀伤惆怅基调的美学追求,与传统文学中那种要悲到极点,悲到尽头,悲“满”的美学追求相比,情人没有死亡,那么,痛苦也就没有死去,它将长久的缠绕着没有死去的情人,当然也就使读者随之得到一种悠长的感动,对人物产生一种持续的挂念。以内心的伤痛代替现实的死亡,这是杜拉斯在其作品中刻意安排的情节,这种相爱却注定分离的命运是人类的困惑和生命的劫难。在杜拉斯的作品中她创造了另一种爱情模式:不狂喜,不痛苦,不像是活着但也没有死去。在《广岛之恋》中,法国女人因为在战争中与敌国士兵相爱,战争结束后她被剃了光头发,关进地窖,“由于沒有其他东西,(她)就吃硝石,石头里的盐,吃墙,她也亲吻墙壁,她生活在墙的世界中,对一个男人的回忆埋藏在这些墙里,溶入在石头、空气和泥土中。”在这暗无天日的地窖里,女主人公被彻底孤立,毫无自由可言更看不到任何出路。在这样的境遇中,生命是无意义的,人生是孤独的,也是最具悲剧性的。不能感受到得痛苦才是极致的痛苦,杜拉斯的这种“几乎无事的悲剧”才让人更深刻的体会到生活的悲。

《广岛之恋》一部人们看了又看,说了又说的剧本,战争中的爱情,死亡威胁下的爱情,被道德谴责的爱情,悲剧的爱情,不同于其他作家笔下爱情的生死相随,《广岛之恋》的爱情是悠长的痛苦,杜拉斯这个描述爱情的大师呈现出的是多层次的,让人可悲可叹,成就一种不同以往的经典。(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杜拉斯著,谭力德译.广岛之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阿莉埃特·阿尔梅著,黄旭颖译.写作[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179

[3]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90

猜你喜欢

死亡悲剧战争
伟大的悲剧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