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学习中用画简图来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

2014-08-21毛永福

新课程·中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二战形势战场

毛永福

一直以来,有政史地不分家的说法,说明历史与地理关系密切。如,讲述战争时,要弄清楚战争前双方对峙的形势、地理位置、战争过程、战争前后双方疆域的变化等,必须依靠观察地图来理解掌握。如果抛开地图,单凭语言叙述,往往老师说得明白,学生听得糊涂,很难理解掌握。图文结合不但有利于理解学习,而且也有利于加深记忆。在历史课上,注重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并将地图简化抽象为简图,在讲述的过程中在黑板上随手画出来,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识记掌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三角贸易时,先指导学生观察三角贸易的三个点——欧洲、非洲、美洲的位置关系,构成一个三角形。然后一边语言叙述贸易的过程,一边连接三个点:欧洲的奴隶贩子,携带枪支杂物从欧洲出发,在非洲换取黑奴后,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换取金银、工业原料返回欧洲。画出如下的简图:

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同盟国与协约国对峙的形势图也可以用两个三角形表现出来:

其中,小三角为同盟三国德意奥匈,大三角为协约三国英法俄。战争开始不久,意大利就投到协约国一方来了,奥匈同盟就处于两面作战的境地了。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同年,美国参战,协约国由英法俄变为英法美,横跨欧洲的三角形变为横跨大西洋的三角形了。这样结合简图学习,学生很容易理解战争的形势变化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大,时间长,头绪繁杂。教材以欧洲战场为主线,兼顾了太平洋战场。因此,我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先指导学生看二战欧洲战场形势图,着重观察德国和受法西斯德国侵略国家的位置关系。制成如下简图:

1.吞并奥地利

2.慕尼黑会议,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3.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4.进攻西欧、北欧,英国丘吉尔坚决抵抗,法国灭亡

5.莫斯科保卫者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6.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戰争爆发

7.《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8.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转折点

9.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说明:

1.1~4的顺序是逆时针方向,5~9的顺序是顺时针方向。

2.每个箭头的事件刚好相差一年(1、2是1938年,5、6是1941年,7是1942年)。

实践证明,图文结合降低了记忆的难度,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复习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同时,口头说出相应的知识点,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兴趣盎然,提高了学习和记忆的效率。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多林镇中心学校)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二战形势战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