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出自我
——习作教学课堂实录与评析

2014-08-21牧海友崔腊梅

文教资料 2014年2期
关键词:事例习作作文

牧海友 崔腊梅

(1铜陵县教体局 教育研究室,安徽 铜陵 244100;2铜陵市狮子山区西湖中心学校,安徽 铜陵 244000)

“秀”出自我
——习作教学课堂实录与评析

牧海友1崔腊梅2

(1铜陵县教体局 教育研究室,安徽 铜陵 244100;2铜陵市狮子山区西湖中心学校,安徽 铜陵 244000)

作文教学一直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事,传统作文教学方法单一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不明显。本文详细记录并评析了崔老师上的一节习作教学课,本节课既“秀”出了老师灵活细腻的教学风格,又“秀”出了学生积极自信的表达状态,师生共享了习作乐趣。

作文教学 自我展示 课堂实录 课堂评析

一、解“秀”审题,范例引导

1.谈话导入,揭示题意。

师:同学们看过时装秀吗?

生:我在电视上看过时装表演,模特在台上走来走去。

师:说明你平时一定注意观察,留心周围的事物。再猜猜“自我秀”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自我表演,与别人不一样,表现自己的特点……

师:“秀”字是英语单词show的音译,中文意思为展示、展现。书写“秀”字时要注意,上半部分略扁平,下半部分舒展一点。“秀出自我”就是展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2.口述事例,小结方法。

师:同学们想了解我吗?(师讲故事)听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老师有什么特点?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老师丢三落四,是个马虎的人……

生:老师一直忙到深夜,说明很爱学习,工作很认真。

师:看来对我的评价不错啊!老师的性格特点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呢?

生:老师用两个事例,把自己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哦,你们会用成语表达,真了不起!你知道“淋漓尽致”的意思吗?

生:好像就是把老师的特点写得很完整。

师:你猜对了,“淋漓尽致”就是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非常痛快。我们在写作时,若想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平时就要注意积累一些好词佳句。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呢?

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匆匆忙忙”等词语用得好……

师:你能用心听,而且记得牢。善于表达是能力,学会倾听是修养,善于倾听的人,修养一定很高。同学们在表达自我秀时,要抓住典型事例,“秀”出特点,这样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赏“图”激趣,打开思维

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生:我会踢足球,杨林字写得好,钟舒静课文朗读很好……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同学在干什么?

生: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儿童节表演才艺,如吹笛子、拉二胡……

2.顺势拓展,口语训练。

师:大家在不同的活动中展示了不同的自我,谁来说说自己的特点?

生:我足球踢得好,一次比赛时,我踢进了两个球(边讲边表演动作)……

生:我记忆力好,背课文很快,背诗也快,我还是检查背诵的小组长呢……

师:能举一些具体真实的事例吗?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平常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

师:同学们,赶快拿起你的笔,将自己最独特的一面秀一秀吧。

3.提出要求,自由表达。

师提出要求:(1)习作时间20分钟,大约450字;(2)自己命题,题目要独特;(3)抓住特点,用具体的事例。

生自由表达,师个别辅导。(播放轻音乐)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要端正,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三、展示习作,交流评价

投影展示习作一:《我的风采》(梗概:自己写作较好,在爸爸的鼓励下,一次偶尔在网上投稿参赛,没想到获得了一等奖。)

师:谁来评评?

生:她的字很漂亮,作文很完整。

师: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不仅赏心悦目,还能陶冶情操。评多少分?

生:80分、85分、90分。

师:好,加90分。还有哪儿写得好?

生:首尾呼应,如开头和结尾句子相似。

师:你都知道“首尾呼应”啦,请你读读开头和结尾。能灵活运用写作方法,加110分(生惊讶)。还有吗?

生:用词恰当,如“当我得知获得了一等奖,顿时心花怒放、手舞足蹈,唱起了欢快的歌曲”一句写出了高兴时的神态特点。

师:真实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真不愧是个“小作家”,加130分(师圈出句子),共有三处优点,总分330分!(生羡慕)没有修改意见了吗?

生:结尾有点匆忙,没有加上意义。我想,加上“有些事情可以大胆去试一试,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可能会更好。

师:你考虑得真周到,将事情的启发都写出来了,你真是个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孩子。

投影展示习作二:《足球小将》(梗概:自己足球踢得好,在一次比赛中,采用“调虎离山”之计“骗”过对手。)

师:请同学们评评这篇作文。

生:字迹不太工整,没写完整。

师:没有哪地方写得较好吗?再读读。

生:他第二段有一句写得好,如“我立刻像离弦的剪一样冲过去,抢到球”用了比喻手法。但是“箭”写错了,写成了剪刀的“剪”。

师:你真有一双慧眼。这句不错,加100分。还有哪儿写得好呢?

生:调虎离山计这个细节写得好,踢球的动作很形象。

师:真是踢球高手啊,三十六计都派上用场了,好好踢,中国足球就靠你了,(生笑)“骗”字用得好,加120分。两处优点,得220分。有什么修改意见吗?

生:个别句子不通顺,错别字较多,如“昨”字左边多一横写成了“目”,“攻击”写成“功击”,“动作”写成“动做”。

师:错别字一定要改过来,课后大家可以互评互改,看看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征。注意要学习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有令人自信的优点,大胆地亮出你的特长来吧。

四、总结与反思

习作教学是一块难以开垦的高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习作主题是人物描写。写人,高年级学生已不陌生,但要恰当地“秀出自我”确实不易。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学生乐于表达的自信心。细细对照新课标揣摩思考,笔者认为这是一节比较典型的习作课例,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范例素材贴近实际,降低了难度,打开了思路。

人物描写主要突出的是个性,而个性特征必须通过真实具体的事例表现。新课标要求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那么老师是不是更要说真话、实话呢?崔老师课前准备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引导教学时娓娓道来。真实范例的再现拉近了师生情感,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自然明白了典型事例就在身边,就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

特级教师贾志敏将作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课堂作文(训练作文),另一类是生活作文(自由作文)。生活作文可以自由表达,但课堂作文不可避免要受到时空的制约,这样学生自由表达的余地就变小了。如何在课堂作文中及时定位习作素材呢?为了让学生“不说假话、空话、大话”,崔老师课前精心收集了学生的平时活动图片,课中再现活动场景,展示富有个性的不同自我。这种素材贴近学生实际,真实而“亲切”,降低了习作难度,摆脱了写作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图片展示后,当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特点时,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思路顿时打开。

2.多元评价师生共享,渗透了指导,增强了自信。

在当前习作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习作评价往往轻描淡写,甚至忽略。新课标指出: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崔老师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多元评价,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正确导向和调节激励作用。

一是在评价中渗透方法指导。学生课堂习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崔老师充分利用教师评价语言的正面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精心指导,在交流中习得方法,在互评中学会应用。本节课中,习作方法的指导评价就有7处之多,如“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积累好词佳句、抓住典型事例、多用细节描写、学习用修改符号”等。摒弃了传统的机械说教,将习作方法有意识地渗透在评价语中,学生乐于接受,容易理解。

二是在评价中增强学生的自信。为了让学生享受到习作表达成功的快乐,崔老师恰到好处地使用肯定的、欣赏的、赞扬的评价语言。如“你真是个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的孩子,字如其人,你真有一双慧眼,你真是个小作家”等。在评价中,崔老师更能注意到作文背后的人文关爱,如第二篇习作,内容并不完整,还有多处需要修改,但老师并没有歧视,而是引导学生从中评出两处优点,一句“你会成为未来球星”的激励评价,学生终生难忘。另外,打破常规的习作量化评分(330分、220分),给学生带来惊喜之余,必然增强其自信心。

三是在评价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崔老师对学生表现出的良好习惯赞赏有余,如“你平时注意留心周围事物、你会联系上下文大胆猜想词义、你写字姿势很端正”等。崔老师处处留心,一句“善于表达是能力,学会倾听是修养”的经典评价,学生将受益终身。

本节课既“秀”出了老师灵活细腻的教学风格,又“秀”出了学生积极自信的表达状态,师生共享了写作乐趣。课例亦有需优化的地方,如写作时间有些不够,习作展示评讲面可再广一些。

猜你喜欢

事例习作作文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