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优质高效课堂建设应处理好四种关系

2014-08-21李卫东

文教资料 2014年2期
关键词:激情历史探究

李卫东

(湖南省常德外国语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优质高效课堂是中学教师的追求、学生的渴望,也是家长的希望和学校的重要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打造激情、快乐、幸福、成功的中学历史课堂,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呢?我认为,中学历史优质高效课堂建设应处理好厚积与薄发、激情教学与因材施教、预设与生成、主导与主体等方面的关系。

一、优质高效课堂应处理好厚积与薄发的关系

1.厚积,不断提升教育素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一方面对历史教师的专业性要求增强,要求教师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综合性的要求增强,要求历史教师是“杂家”。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断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并通过阅读《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杂志,关注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系统、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储备;同时,要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多读一些更新自己教育观念的教育书刊、夯实教育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书刊,多读一些提升人文素养与幸福指数的综合类书刊。只有这样,历史教师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成功教学。

2.薄发,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实施后,学生学习的课程增多,学生每科学习的时间都非常有限。历史教师不可能把自己掌握的本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更不能满堂灌、一讲到底。因此,历史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高度浓缩教学内容,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条理化;教师的讲解要精,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便于学生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想方设法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收获。

二、优质高效课堂应处理好激情教学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1.激情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要打造历史优质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要充满激情,包括教师的语言、手势、眼神等都要充满激情;教师不管在什么心境下,只要一走进课堂,就要抛却所有烦恼、调整好情绪,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中,该笑的时候就笑,该唱的时候就唱,该幽默的时候就幽默,甚至该哭的时候就哭。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包括对学生提问的煽动性,所使用教学方法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对学生评价的激励性、鼓舞性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励、鼓舞每一个学生。山东昌乐二中的课堂之所以充满激情,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激情澎湃。

2.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是不是有了激情,课堂就会成功呢?不一定。要想将成功的愿望和潜能转化为成功的结果,教师必须在激情教学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否则激情也不会长久。在组织小组探究交流时,教师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便基础较差的学生获得话语权。如在教授高中选修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时,可设置如下四个探究交流题:(1)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请你以北魏人的身份谈一谈风俗习惯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2)改革有什么突出特点?(3)有人说孝文帝迁都洛阳是要摆脱母权阴影,你说呢?(4)试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之不同?其中,第(1)题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第(2)、(3)题适合中等基础的学生,而第(4)题则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进行学习展示时,教师也要提供不同层次的展示内容,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如上述四题,第(1)题最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展示,第(2)、(3)题最好让中等基础的学生展示,第(4)题最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展示。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既要有针对所有学生的必做题,又要有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选做题;对于作业的批语,要有针对性、激励性、鼓舞性。在进行课后辅导时,教师既要用心辅导基础好的学生,更要耐心辅导基础较差的学生,面对他们所问的基础性问题,不能不耐烦或不想回答甚至找借口拒绝回答。在段、期考中,教师命题应有70%左右的基础题,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尽管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等各不相同,但由于进行了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可以抬起头来走路,都可以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和幸福,发挥自己的“罗森塔尔效应”。

三、优质高效课堂应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精心预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了“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一生来备课的”案例,非常精彩,也很有深意。我认为,这一案例至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平时的长期积累,二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这都是优质高效课堂必备的。平时的长期积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而课前的精心准备,需要我们精心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标、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等。尤其在备学生这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因为师生之间在生活阅历、文化水平及所处角色等方面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等存在一定悬殊,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换位思考,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或把学生放在自己的位置考虑教学。每上一课,教师都要设身处地地这样思考:如果我就是学生,我会希望老师如何待我,我将如何分析教材、思考问题;假如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思维障碍和学习困难,我会希望老师怎样帮我……例如,在教授高中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香港澳门回归》一课时,通过课前对学生的调查,我发现学生特别希望了解香港澳门当时回归的场景及现在的发展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课前登录香港、澳门有关网站,查找相关资料,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经常把学生置身于自己的位置上,设想:假如学生就是我,我会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例如,同样是学习《祖国统一大业·香港澳门回归》,假如学生是我,可能先从播放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歌曲或影像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这时,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等歌曲及《回归交接仪式》等现场录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及爱国情感就会很快被激发。

2.动态生成。“计划赶不上变化”。再精心的课堂预设也有遇到意外情况或不能按计划实施的时候,如小组探究交流出现冷场、预定时间学生还没有讨论好、教学内容不能上不完、有些环节无法实施、学生嫌教师布置的作业太多,等等。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就不能按原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应该运用教学机智,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需要灵活处理。针对小组探究交流出现冷场的现象,如果是问题本身的原因(过难无法深入,过易没有探究价值),教师就要及时调整问题;如果是小组的原因,教师就要加强督促和指导,引导各小组以组长为核心,积极开展探究交流。探究交流时间不能太短,更不能走过场,如果在预定时间学生没有讨论好,教师就不能粗暴打断,而应让其围绕主题继续讨论。如果教学内容上不完、某些环节无法实施,教师就应该果断地把上不完的内容停下来、把完不成的环节中止,而不能一味地只顾赶进度、满堂灌,或把各环节当成僵化的模式、为完成各环节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目标实现度,结果只会导致“欲速则不达”。当大部分学生反映作业太多时,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适当减少作业量,否则就会出现抄袭作业甚至挤占其他学科时间的现象。

四、优质高效课堂应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1.优质高效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这里所说的“导”包括教师的教导、指导、辅导、引导。教师的教导侧重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即教师教学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灵活驾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没有知识性错误与疏漏;教给学生的教学内容要适当,能根据学情适当补充相关背景材料、支持学生的学习并能依据教学内容适当拓展,使学生学得活、学得快乐、学得成功。教师的指导侧重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即教师要优化问题设计,使之具有典型性、趣味性和争议性,激起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时空;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课堂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促使学生会学、乐学;学生掌握了怎样学习的本领,就会学得幸福、受益终身。教师的辅导侧重在个别学生、个别问题,教师要对课堂探究交流中个别学生和个别小组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要对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反映出来的个别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现在的文综历史高考题,尤其是选择题较难,一些学生对历史学习自信心明显不足,偏科现象严重,甚至害怕学历史、考历史;因此,历史教师有必要加强个别辅导,特别是要对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和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加强辅导。教师的引导侧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历史教师只有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用心教导、科学指导、耐心辅导、正确引导,历史课堂才会走向成功。

2.优质高效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是学习内容的参与者、活动者、实施者、探究者、享受者,是学生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课堂的成功与否,教师说了不算,学校领导说了不算,只有学生说了、认可了才算。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在学习的广度上,课堂要面向全体、全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而不能让少数优秀学生主宰课堂。在学习的长度上,要让更多的学生在更长的时间内参与学习,包括探究交流、学习展示等环节。在学习的角度上,要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方法,包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实践体验等,参与学习。在学习的深度上,不能停留于简单的“是”与“不是”、“会”与“不会”,而是要让学生实现无论从知识层次还是思维程度,都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参与。在学习的效度上,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交流情感和体验成功。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好,当堂课的三维目标实现度就高。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马方文.让历史课堂在师生互动中实现高效[J].新课程研究,2010(12).

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立项号:HNETR0740)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激情历史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户外激情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激情从未止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历史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