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4-08-21何俊宝林玉香

文教资料 2014年2期
关键词:媒介政治环境

何俊宝 林玉香

(1韩山师范学院 学生处;2韩山师范学院 陶瓷学院,广东 潮州 521000)

一、新媒介环境概述

新媒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目前而言,新媒介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日本现代设计事典》把新媒介分为三个类型:(1)有线类:情报提供与终端均是有线连接的;(2)无线类:卫星播送与高解像度电视、数码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是电波传送的;(3)商品类:光碟、八毫米录像带等。较之于传统媒介,新媒介有它自己的特点。

郭炜华认为:“新媒介与传统媒介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介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介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介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提出挑战。张毓强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介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成为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介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随着各种新媒介的出现,目前高校学生处在高速发展的新媒介环境下。新媒介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方式、生活环境、沟通方式、人际关系等。同时,新媒介环境也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多新问题。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努力研究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开辟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二、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新媒介过度沉溺,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大学生各种能力的获得不是自发的,需要他们自己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锻炼提高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然而那些沉迷于各种媒介工具(如手机、电脑)的大学生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丧失很多可以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痴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关心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平时懒得跟身旁的同学或者朋友交往、交流,更不愿主动和家长与老师交流;他们慢慢地被边缘化,在其他同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热火朝天地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时候,他们正坐在狭窄、拥挤的网吧、宿舍里,专注于网络世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地,他们变得与世隔绝、脆弱无比、缺少现实的沟通交流、缺乏现实的人际关系,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性格倾向越来越偏轨、人生观越来越消极。

(二)垃圾信息污染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新媒介环境下信息的无限传播,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使得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大学生正值世界观趋于成熟的时期,是容易为外界不健康、庸俗的东西所感染的群体,容易受到侵蚀,甚至导致个别大学生网络犯罪。依靠新媒介组建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信息内容丰富庞杂、良莠不齐,国内外一些反动势力在网络上散布反动言论,宣传落后腐朽的文化思想等,与大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和挑战,久而久之必然会对他们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一些免疫力弱的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产生倾斜、偏离,甚至盲从反动势力。

(三)西方文化信息泛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尤其是西方文化在我国迅速传播,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西方文化借助于新媒介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强势地位,利用网络上的种种优势倾销其文化产品,通过文字、影视、音像等方式大力倾销政治思想和文化,宣扬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大学生是我国当代社会群体中最重要的高素质群体之一,他们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文化价值观决定未来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民族的发展强大,必将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当代西方文化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对于处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既给他们带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积极作用,又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新媒介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当前新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牢固确立大学生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标。在新媒介的推动下,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媒介环境下结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做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新媒介环境下信息的丰富多样、各种不健康信息的鱼龙混杂都会时刻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规范,所以新媒介越发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压力就越大。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顺应时代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该队伍成员必须具备熟悉各种新媒介用法用途、及时掌握当前信息流量、精通网络过滤和监控技术的人才,并具备利用新媒介平台正确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另外这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重视各种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作为学校信息传播和教育阵地的窗口,校园网站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加强网站的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交互优势,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发展的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再比如,目前较流行的微信、微博、飞信、QQ等自媒体软件已经非常受大学生欢迎,思想政治教育者大可充分利用这些自媒体工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当然,利用自媒体工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四、结语

新媒介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直面之,加强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重视各种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支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努力研究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开辟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本现代设计事典[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郭炜华.新媒体基本特质及发展趋势[N].中华新闻报,2006-03-15(04).

[3]宋红岩.媒介嬗变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走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0(2).

[4]王传中.新媒介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9(7).

[5]高慧燃,刘东建,朝晖.媒介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J].开封大学学报,2010(9).

[6]霍晓丹,李玉桥.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猜你喜欢

媒介政治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环境
书,最优雅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