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体会

2014-08-21王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非手术致残率基底节

王伟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疾病,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发病的同时常伴随着一定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因此, 要求临床相关工作者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处理[1]。现作者通过对本科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分别采取微创手术及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手术组与非手术组, 每组各34例。微创手术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在45~7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4.8±9.9)岁;出血量在10~50 ml之间, 平均出血量为(30.5±4.5)ml;出血部位如下:基底节9例, 脑室积血8例, 脑叶出血9例, 基底节破入脑室8例。非手术组中男20例, 女14例;年龄在47~7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2.5±8.2)岁;出血量在15~55 ml之间, 平均出血量为(35.0±3.5)ml;出血部位如下:基底节10例, 脑室积血9例, 脑叶出血8例, 基底节破入脑室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量及出血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微创手术组所采取的方法为:全部患者均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微创手术类型包括骨窗和钻孔血肿清除, 借助CT定位, 于患者头部最大血肿层面进行穿刺, 行0.5~1 cm的切口于大脑表面, 并在术后为患者进行常规治疗[2]。非手术所采取的方法为:全部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常规治疗, 包括降低血压及颅内压, 做好止血处理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 分别统计死亡、植物状态、生活不能自理、能够自理生活及完全治愈的患者数。其中将能够自理生活与完全治愈患者数之和所占比例作为治疗好转率, 将死亡、植物状态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数之和所占比例作为死亡致残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情况 微创手术组的死亡致残率及治疗好转率分别为41.12%、58.82%, 非手术组的死亡致残率及治疗好转率分别为67.65%、32.35%, 微创手术组较非手术组相比, 死亡致残率明显降低, 治疗好转率明显提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为目前临床上上一类具有较高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常见病,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而在其治疗过程中神经内外科存在较大争议[3]。而在本次试验中将治疗方法分为微创手术组及非手术治疗组, 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差异。

3.1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 据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血压增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有关, 但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 引起高血压脑出血不仅由血压增高所引起, 更重要的是患者脑血管本身出现了病变。这是由于当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加重时可导致脑内小动脉出现玻璃样变甚至脑动脉破裂所引起。

3.2 高血压脑出血的部位 在本次研究中可见, 高血压脑出血主要表现为基底节、脑室积血、脑叶出血、基底节破入脑室四种类型, 而其中以基底节破入脑室部位的高血压脑出血更易引起患者的死亡。因此, 相关学者认为, 采用非手术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基底节区的脑出血无法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 但应用微创手术则可取得为突出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 微创手术组虽出现4例死亡患者, 但其治疗好转率仍达到58.82%。

3.3 手术方法及时机 在本次研究中微创手术组患者均采用骨窗及钻孔的方法, 此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将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使其脑部组织得以缓解, 并保存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 从而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而非手术组中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包括降低血压及颅内压, 做好止血处理等。研究结果显示, 微创手术组较非手术组相比, 死亡致残率明显降低, 治疗好转率明显提升。而根据本组病例可知, 微创手术治疗不受到年龄及血肿量的限制, 应用范围较广。

3.4 微创手术所具有的优势 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可知, 微创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微创手术治疗的操作较为简便, 其整个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操作步骤即为通过CT定位对穿刺点进行判断, 进入血肿腔内将血肿进行吸除, 从而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②因其操作较为简便, 所花费时间较少, 加快了降压速度, 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吸除血肿达到降压目的, 从而减少了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作用。③治疗价格较低, 所适用的范围较宽,为患者减轻了精神上及经济上的负担。

综上所述,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可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且手术过程操作简单, 对周围组织伤害性较小, 更具有安全性, 可作为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理想方法, 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1]周良辅, 庞力.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前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2001, 9(02):152-154.

[2]张玉琪.再论微创神经外科学.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5,21(04):193-194.

[3]赵继宗, 周定标, 周良辅, 等.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中心单盲研究.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32):2238-2242.

猜你喜欢

非手术致残率基底节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