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8-21谷会娟
谷会娟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近年来有低龄化趋势,且患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一亿人,每年死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有700余万人,全世界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约为13%。病因主要包括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1-2]。按不同标准分为以下几类:按血压水平分类为1级高血压病、2级高血压病、3级高血压病;按心血管风险分类为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很高度危险[3]。高血压容易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会导致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全身病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4]。因此,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已不能只停留在控制血压的层面上,而要从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联合用药、基因组学或遗传学等方面展开,同时研究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及保护靶器官等,从根本上全方位地改善高血压现状。抗高血压药物是一类能降低血压的药物,目前临床分类较多,我国常用的一线降压药主要有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钙拮抗剂(CCB)等五大类。治疗高血压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应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有效降压,保护重要脏器[5],防止并发症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不言而喻,本院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维拉帕米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就具体用药具体实例分析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比对,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初诊高血压患者,共150例,男86例,女64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6.0岁。病程1~23年,入选患者均给予血、尿常规、血尿酸、血脂和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等辅助检查,确诊为高血压患者,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6]。排除严重心、脑、肾功能不全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停用其他一切药物,A组患者口服维拉帕米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每次60 mg,每日3次,服用两周后根据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加减。B组患者口服普洛萘尔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每次5 mg,每日4次。C组患者两种药联合服用,用法用量不变。三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为一疗程,治疗过程中对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进行观察及检测记录,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统计。
1.3 评价标准 显效:舒张压降低15 mm Hg以上,收缩压下降35 mm Hg以上,心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有效:舒张压降低小于15 mm Hg,收缩压降低小于35 mm Hg,心率和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无出现明显变化,病情无改善甚至继续加重[7]。治疗过程中分别统计各组血压降低程度及不良反应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比较 A组血压平均降低30 mm Hg,治疗总有效率为62.0%;B组血压平均降低28 mm Hg,治疗总有效率为58.0%。C组血压平均降低50 mm Hg,治疗总有效率为94.0%。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三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A组15例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轻度头痛及关节痛、皮肤瘙痒及荨麻疹,发生率为30%;B组13例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表现为眩晕或头昏、四肢冰冷、腹泻、倦怠、眼口或皮肤干燥、恶心,发生率为26%;C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发生率为8%。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SC/ESH)高血压指南指出:降低血压治疗的根本途径是降低血压本身,控制的血压和危险降低的重要性也是一样的[8]。目前来看,高血压病尚无根治的方法,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其主要的治疗目的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较多,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原因及高血压病的等级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以及合理联合用药成为目前关注的课题。单一用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无法令人满意,且2/3的患者血压依然无法达到健康水平[10]。单一药物的调节机制单一,且药物量效曲线低平,药物加量后,降压效果增加有限,而不良反应往往还会加重[11]。而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多数能起到协同作用,这样可使两种药物的用量减少,副作用减小。常用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增加降压疗效;(2)抵消不良反应,例如β-受体阻滞剂与CCB合用,可以抑制CCB可能出现的反射性交感兴奋的现象;(3)同类的药物不合用,但如必要时可选择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与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以增加协同降压作用。避免使用药名不同,但化学成分相同的药物;(4)相同作用的药物不合用[12]。根据原则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处方往往会增加降压效果、避免不良反应。本研究选用维拉帕米与普萘洛尔,主要依据为近年的研究显示维拉帕米在高血压患者中有稳定冠状动脉疾病的功效[13],同时 维 拉 帕 米 被 WHO EML(2011)、NEM (20)、CNF(2010)等多个高血压临床指南推荐,在各指南中的应用都有较多的证据且证据质量较高,而普萘洛尔也被3个指南推荐。国内研究表明:维拉帕米、普萘洛尔等均为治疗高血压强推荐药物,用药安全有效,有很强的经济性和适用性[14]。故本研究作此选择,并且比对了分别单独使用两种与联合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根据结果显示联合应用增强降压疗效,同时维拉帕米能有效抑制负反馈调节,普洛萘尔的作用有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排血量,联用可减缓因血压下降而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5]。
整体分析我国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多数能有效控制血压,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不良反应、并发症、耐受性及靶器官损伤等多种表现。因此在传统治疗基础上更推荐重联用抗压药、基因治疗和器官保护等新治疗方式,在新型抗高血压药的研制方向上已经有所侧重[16],服药依从性和非药物治疗也是研究热点[17]。资料显示新型给药系统已被应用,例如维拉帕米海藻酸钠微球给药系统及普萘洛尔polymer coated beads给药。新型给药系统缺点为药物缓释,起效慢,不可预测生物利用度,增强初步肝脏代谢,持续的毒性,剂量不灵活性以及增加成本等,但是也有很多潜在优势,包括减少服药频率,提高依从性和方便,降低长期服药毒性,药物浓度稳定,药物作用持久统一及长期使用降低成本等。研究初期阶段可能优势没有明显表现,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剂型以及新成分抗高血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会不断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将迎来全新进展。除了药物治疗良好的护理及科普宣传也是缓解病情的一部分[18]。
总之,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坚持从小剂量开始,个体化给药原则,单一用药疗效不理想时,应联合用药,逐渐增量,缓慢平稳降压,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建议防治高血压,治前是防,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末为世界高血压日,建议多举办普及预防高血压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也要坚持不懈深入研究安全、高效、长效和价廉的抗高血压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
[1]沈晴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2):66-72.
[2]李淑敏.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1,32(34):42-49.
[3]高凤光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5):754-755.
[4]彭秀梅.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5(2):159-160.
[5]罗辉.我国高血压防治进入关键阶段[J].中国医药指南,2006,38(4):61.
[6]王自毫 .老年高血压病特点及降压药物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7) :116.
[7]罗辉.我国高血压防治进入关键阶段[J].中国医药指南, 2006,38(4): 61.
[8]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czak A,et al.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7,28(12):1462-1536.
[9]隋玲娟,郑浩,胡志强.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调查及说明[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 :240-241.
[10]陈才顺.高血压联合用药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33-33.
[11]Dahlöf B,Sever P S,Poulter N R,et al.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with an antihypertensive regimen of amlodipine adding perindopril as required versus atenolol adding bendroflumethiazide as required,in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Blood Pressure Lowering Arm(ASCOT-BPLA):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The Lancet,2005,366(9489):895-906.
[12]张廷杰,范丽明,张静.高血压联合用药现状与评价[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21(3):147-150.
[13]Diévart F, Ragot S, Julien J,et al .Do beta-blockers prevent coronary event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Arch Mal Coeur Vaiss,2005,98(9):881-888.
[14]沈建通,杨晓妍,李幼平.我国示范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之十二:抗高血压药物[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8):958-966.
[15]谭蓉.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50.
[16]翁燕君.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4,23(4):94-96.
[17]孙丽霞,褚立明,王晓波,等.不同服药依从性所致血糖升高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3):323-325.
[18]张丽英.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14,34(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