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用对策探讨
2014-08-21赵福英
赵福英
(潍坊市寒亭区广播影视集团,山东 潍坊261100)
事业单位执行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2014 年试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总量快速增长,对固定资产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是保障单位运转的重要条件,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是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相关概念
1.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义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础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所有权属国家所有,由事业单位占有、使用,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
1.2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点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以下特点:(1)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开展事业单位运转、科研及其他活动而服务的;(2)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周期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3)固定资产形成的多样性,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和价值较高;(4)固定资产来源渠道的多元化,用财政拨款购置的,用事业性收入购置的,用经营性收入购置的、用商业贷款购置的以及捐赠的。
1.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计价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价分为以下9 类:(1) 外部购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记账;(2)单位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3)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记固定资产账;(4)接受外部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证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5)由其他单位无偿调入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按照估价入账;(6)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7)建造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已投入使用可先按估价入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8)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等记账。
2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沿革
1)1995 年关于印发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国资事发[1995]17 号的通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针对当时社会发展提出了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但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对滞后,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2)2006 年7 月1 日颁布的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维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标志着我国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014 年1 月1 日颁布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事业单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对其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主要经济活动的风险控制。
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剖析
3.1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缺失
部分事业单位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而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 对长期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及时清理,尤其是计算机等更新迅速的设备,不能使用时没有作报废处理,使不能报废的资产堆积一边无人管理,处于闲置状态。
3.2 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许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基本都实现了微机化管理,但大多只停留在登记造册、价值数量增减的水平上,仍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依旧停留在账面登记和增减入出的流水账的监管资产上,固定资产的数据具有陈旧和静止的特征,不能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存量分布和动态变化,造成相同设备重复购置,设备闲置,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造成极大浪费,甚至局限于个人专用,造成高投资、低效益,还有可能滋生腐败现象。
3.3 政府采购法对固定资产购置的约束力不够
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政府采购法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固定资产的实际操作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事业单位对政府采购法的有关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容、政府集中采购程序等不了解, 疏忽了固定资产购置的政府采购环节;二是部分单位私下交易,暗箱操作,搞“人情采购”。 有的刻意“化整为零”,分解采购规模,规避政府采购;三是政府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应当自行回避,但在政府采购法中的规定力度不够。
3.4 政府监督机制不到位
从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看,主要是单位财务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往往存在账物分离或账账、账物不符,没有专人管理,财政和审计部门由于人员限制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
4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治理对策
4.1 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健全资产管理机构
完善管理体系,实行分级管理。 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原则。 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领导小组、资产管理处、归口部门、使用部门、使用人五个管理层级,从上到下形成统一的管理网络。实行固定资产管理、使用责任制,责成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在各个管理环节制定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
4.2 完善单位资产管理内控管理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以及资产使用处置、报告和监督等法规制度,规范资产管理各项行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针对单位实际应出台具体、操作性强、规范化的制度来强化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对于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行为更应规范操作,各单位切实落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将资产经营收益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制度落实到位。
4.3 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管理手段
各事业单位结合现有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平台,对资产状况上网登记。 对所有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整个周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实时记录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时刻掌握固定资产采购、使用、处置以及库存等信息,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事后监督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使固定资产从需求、购入、使用直至报废都处于制度的严密监管之下。
4.4 采用现代管理固定资产方法
运用现代技术采用过程化、作业化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关键是将固定资产划分到各个作业中心,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完善档案保管体系,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各个管理过程记录下来,形成固定资产电子档案,对固定资产实行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管理。
[1]杨海蓉.高级财务会计[J].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9).
[2]李爱玲.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事业财会,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