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喜剧幽默中的翻译探析——基于意象图式理论

2014-08-21潘南竹

科技视界 2014年21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译者

潘南竹

(洛阳理工学院 外语系,河南 洛阳 471023)

0 引言

全球化时代下,互联网使得配以字幕翻译的“原汁原味”的美国情景喜剧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日趋流行。然而,对于主要依靠字幕翻译欣赏剧情的观众而言,一部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是否得到成功传译,保留原有的幽默效果,直接影响到它在别国的传播和接受。因此,作为文化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翻译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交流能够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论文主要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对《查莉成长日记》幽默翻译进行探析,希望能为现在的幽默语言翻译提供参考。

1 意象图式理论与幽默翻译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概念由早期的认知语义学学者莱考夫(G.Lakoff)和约翰逊(M.Johnson)提出。1987年,这一概念同时在约翰逊的专著《心中之身》(The Body in the Mind)[1]和莱考夫的《女人、火与危险的事物》(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2]中被提出。他们认为,体验经验在概念系统内产生意象图式。Johnson用整本书探讨了意象图式的体验基础以及意象图式在意义构建和推理中的作用。后来,意象图式扩展到一些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领域,“意象”(image)一词并不局限于视觉感知,它包括所有类型的感知经验。“意象图式”中的“图式”一词意味着意象图式不是详细复杂的概念本身,而是产生于重复的体验经验的抽象概念模式,比如“容器”图式来自人们的日常体验,如用杯子喝水、进入房间等。[3]

而语言是人们在生活中交流的工具。因为语言主体的不同,语言具有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的个性,同时因为语言的“交流”特性,语言又具有社会互通的共性,否则人与人的交流是不可能实现的。总之,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毕竟是共通的,经验和环境是共享的,这就使得语言之间的翻译成为可能。

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幽默的方式不尽相同。幽默种类的不同导致幽默的可译程度各不相同。J.R.Schmitz从教学角度将幽默划分为普遍幽默 (universal humor)、文化幽默 (cultural humor)和语言幽默(linguistic humor)[4]。其中普遍幽默可译度最大,因为文化的趋同性特征,人们凭借一般的经验和知识就能理解;文化幽默次之,理解此类幽默需具备目标语的历史、习俗、制度等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幽默可译度与文化幽默相当,但操作起来比后者略复杂,因为它们主要是充分利用语言特征(多音、多义、双关等)创制而成。相对而言,后二者翻译过程中若不灵活运用相关策略,可能会致使译文语言效果的失真和信息的缺损。译者对幽默进行翻译,其目的无非就是要使广大的读者能够像本族语读者一样会心而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译者的翻译便是有效的翻译、成功的翻译。

2 幽默字幕中的翻译策略

美国情景喜剧《查莉成长日记》以其独特而诙谐的人物对白讲“美式”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翻译到中国以后,收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本文主要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在认知视角下以《查莉成长日记》的字幕翻译为语料,将其中的幽默翻译分普遍幽默、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三个类别进行分析,并说明译者分别采取意象传递、意象转换和意象再造的翻译策略来达到和源语观众一样的致笑效果。

2.1 普遍幽默中的意象传递策略

普遍幽默也就是放之四海皆幽默的幽默,主要指幽默情景或事件,语言在其中起记录作用。此类幽默民族共性强。因此,译者可采取直接的意象传递的方式进行翻译即可取得类似甚至相同的幽默预期效果。这里,直接的意象传递是指译者不必拘泥于单个的字句意义,将原文中隐含的情感因素直接翻译出来。比如:

例1 [场景:Dabney夫人正在敲门,Gabe正在门口脱外套,Gabe的母亲在房间里。]

Gabe:Mom!Can you get that?!

Mom:Sure,I’ll get the door.I am a lot closer to it.

Gabe:妈妈,你能去开门吗?

妈妈:没问题,我

(So1E03)

门铃响了,虽然Gabe正站在门口脱外套,可是由于懒得开门,却让离门很远的妈妈来开门。妈妈走到Gabe旁边时,并没有乱发脾气,而只是说了句“我比你离门近多了”,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能够让自己表现得非常幽默。这种幽默的意象图式对于非英语国家观众来说也没有理解上的障碍。

例2 [场景:Teddy正在央求爸爸,让他告诉妈妈自己不想参加学校吉祥物的选拔。]

Dad:What do you want me to do?

Teddy:Can’t you talk to her?

Dad:Yeah,Okay.I’ll do that,honey,right after I mention that her favorite pants make her look fat.

Mom:Who looks fat?

Dad:My mother.

爸爸:你想要我怎么做?

Teddy:你就不能和她谈谈吗?

爸爸:好啊,没问题。我会和她谈的,亲爱的。等到我有胆量告诉她,她穿她最喜欢的裤子看起来很胖之后。

妈妈:谁看起来很胖?

爸爸:我妈。(S01E04)

在这个例子中,爸爸并没有胆量直接告诉妻子Teddy的想法,但又不想直接拒绝孩子Teddy的请求,于是,他用了一种非常委婉而又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爸爸一开始满口答应,但后来又附加了一个自己可能永远也做不到的条件,造成了事实和Teddy及观众心里期望值的巨大反差,带来了非比寻常的幽默效果。之后,Teddy的妈妈走了进来,听到了后半句并问谁看起来很胖时,爸爸为了避免让妻子生气,急中生智地将妻子说成是自己的妈妈。令所有的观众捧腹大笑。然而这些幽默点无论是源语观众还是译语观众都有着共同的意象图式,所以这种普遍幽默通过直接的意象传达就可以表达出来。

2.2 文化幽默中的意象转换策略

文化幽默包含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表达式,如成语,谚语,典故等,文化差异之所以会造成笑不出来的尴尬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观念等。正是这些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种种障碍。翻译中译者必须谙悉目标语文化习惯,并采用意象转换策略,化“不可译”为“可译”,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幽默度。

例3 [场景:Teddy正在和好朋友Ivy一起用相机录一段两人说话的自拍视频。]

Teddy:This is Ivy,she’s my BFF.

Ivy:I’m also her hero.The wind beneath her wings,the hip in her hop,the peanut to her butter.I am…

Teddy:the mouth that wouldn’t shut.

Teddy:这是Ivy,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Ivy:我还是她的英雄。她是锅来我是盖,她是风儿我是沙,她是绿叶我是花。我就是……

Teddy:那张说个没完的嘴。(S01E03)

在此例中,Ivy的话语中运用了排比及类比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和Teddy的亲密友好关系,语言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这句话如果用意象传达的策略进行翻译,即为:我还是她的英雄。我是风儿她是翅膀,我是臀部她来摇摆,我是花生她是黄油。这里隐藏着一个富含文化特征的表达,这一表达的意义对于源语观众相当明确和熟悉,但对于译语观众如果直译过来就会感到困惑不解,译者采用意象转换的策略,将源语中的三组意象图式转换成译语观众文化里比较熟悉的意象,即锅和盖,风和沙,绿叶和花,达到了异曲同工的幽默效果,使译文准确的保留了源语的内容和风格。

2.3 语言幽默中的意象再造策略

语言幽默,是指由语言要素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包括文字)的变异使用,通过创造性运用各种修辞方式而形成的幽默[5]。这些修辞方式有夸张、双关等,或概念的偷换和刻意曲解,或故意断章取义等手法,创造幽默情趣,表达幽默含意,给人以新鲜活泼、妙趣横生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美感。这种语际之间的幽默完全依赖语言的特点,也是最难翻译的一种幽默。

例4 [场景:爸爸Bob抱查莉Charlie下楼时不小心从楼上摔了下来。]

Dad:Uh,Teddy,tell PJ to fire up the bug truck,I think I gotta go to the hospital.Oh,and Teddy,you’re gonna have to watch the baby.

Teddy:No,OK.

爸爸:嗯,Teddy,叫PJ去发动卡车,我想我得去趟医院。还有,Teddy,接下来你得照顾下宝宝。

Teddy:不,好吧。

在例4中,译者对Teddy的话语进行了直译,但是原文中文字游戏的效果远远没有被表达出来。 Teddy在说 “No”和“OK”时,“No”的尾音和“OK”的第一个发音是相同的,连续的,令源语观众意想不到,出人意料,听完后不禁哄然大笑,极具幽默效果。事实上,文字游戏就是原语的幽默所在。而直译的汉语词汇根本不能获得同样的效果。因此,采取相近的图式意象再造的方法可以帮助中国观众找到幽默点。基于此,我们可以有如下的创造性翻译。

爸爸:嗯,Teddy,叫PJ去发动卡车,我想我得去趟医院。还有,Teddy,接下来你得照顾下宝宝。

Teddy:不行------也得行。(其中第一个“行”需要拖长音)

“不行------也得行”虽然译文稍有悖于原文,但却达到了异曲同工之效。同美国观众一样,中国观众也会因为台词的先抑后扬而轰然发笑。由此,意象再造策略的巧妙使用实现了译文与原文同样的致笑效果。

3 结语

本文通过采用美国情景喜剧《查莉成长日记》中的幽默对话预料,以普遍幽默、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三种类型,细致分析了意象传递、意象转换和意象再造的翻译策略在幽默翻译中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证明了意象图式理论有助于译者激活源语观众和译语观众的幽默,产生共鸣。另外,需指出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尤其应该注意在处理幽默翻译时应同时激活两套图式:一套是源语文化的图式,一套是译语文化的图式。译者应充分利用背景知识,不断积累相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以及修辞图式。这样,译者才能让字幕翻译接近或达到原文的幽默效果,促进跨文化交际。

[1]Johnson 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 and Reason[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Preface.

[2]Lakoff 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68.

[3]刘丽华,李明君.意象图式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前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111.

[4]Schmitz,John R.Humor as a Pedagogical Tool in Foreign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Courses[J].Humor,2002(15-1):89-113

[5]李军华.幽默语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图式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探析及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