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文本动态性生命特征的建构
2014-08-21赵太权韩梅
赵太权++++韩梅
摘 要: 动态性已成为当下学界对文学性的普遍认识。在整个文学活动中,以文本为中心,建立作者与世界、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话语伙伴关系,在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情感与景物的建构过程中,文学文本亦呈现出动态性的生命形态特征。
关键词: 文学文本 生命特征 动态性
文学文本作为作者思想、情感、人生经验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存在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连接着作者与读者,二者共享文本中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的如生命过程一般的酸甜苦辣。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文本以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
一、主客体之间相互转化
马克思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P10在文学活动中,文学创作过程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过程。
主体客体化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并且深深地烙上客体印记的过程。具体说就是在文学活动中,一定的文化传统、历史条件及人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都对文学文本产生直接的影响。文学理论认为好的作品就要“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文学作品,不管它有多么忠实于“现实生活”,都必然会打上作者个人的烙印。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个性、思维习惯、喜怒哀乐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将融入作品中,成为有机组成部分。换一种说法,这就是作者这一主体向作品这一客体转化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已经不自觉地转化成他的作品的一部分。
客体主体化是指文学活动中主体主动地、能动地、审美地、创造性地反映客体,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的过程。作者对作品内容的剪裁、结构的构思、情节的虚构、情感的深化等,都是创作主体按照“内在的尺度”将生活客体转化为主客体统一的话语系统。[2]P122-123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对象既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认,同时又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成为确认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3]P125物质形态的文学文本在创作者心血的浇灌下,形成血肉,脱胎换骨,逐渐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客体主体化。
二、内容与形式之间相互转化
对于内容与形式,我们一般都会进行静态分析,内容与形式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割裂的状态,似乎内容是内容、形式是形式。事实上,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内容无法独立于形式之外。别林斯基说:“它的形式对它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它自己所持有的那种内容的发展。”[4]P550因而在文学创作中,当内容被作者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时候,内容就“消逝、消失在它里面,整个儿渗透在它里面”。[5]P570读者在欣赏作品内容的时候,也在无意识地接受这些内容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离开了形式,内容无法实现其“艺术生命”能被读者理解的“外化”。可见,内容是形式的内容,两者已经动态地交融在一起了,难分彼此。我们可以把这叫做“内容的形式化”。
反之,在文学文本的建构中,形式不独立于内容之外,在内容形成之后,其组织形式又成为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内容比做人体的血肉的话,那么形式就是人体的骨架。缺了骨架的人体不是人体,同样,缺了形式的内容也不再是内容。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改变着内容。如苏东坡的回环诗(上图注: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如果去除形式,那么这样的内容就不成其为内容,在这里,形式已经是内容的一部分。所以,文学文本的建构是一个形式转化为内容的过程。
三、情感与景物之间相互转化
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和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自古以来,凡是能感动人的优秀文学作品,情与景的描写总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只是我们在进行文学文本分析的时候,总是把情与景分割开来。其实,情与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融情于景”来解释,可以说,情感与景物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情感是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生命特征。诗中之情并非空洞的概念之物,而是由景物象征性、暗示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那么,这种情感究竟是作者的情感还是文本内容本身的情感呢?比如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其中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吗?当然寄托了。但是,读者感受到诗句独特的情感之美,并不需要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仅仅是诗句中不同景物的特殊组合,就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还是读者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共鸣。虚无的情感通过具体的景物呈现,情感让景物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景物则让情感“有枝可依”。我们可以把这叫做“情感的景物化”。
反之,文学活动中的景物也不再是原本的自然之景物,而是承载着作者、读者及文本语言情感的动态的生命体。文本语言本身的情感首先是由作者赋予的,然后经过读者的再创造,这是一种动态的情感,因人而异。所以人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使用的词句,都有大家公认的情感色彩,词句构成了景物的身体,情感构成了景物的灵魂,词句与其情感色彩共同构成了文学文本的生命。创作者通过一些感觉化、情感性的词语赋予景物主观色彩,同时承载着作者赋予它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景物的情感化”。
总之,在文学创作中,对于话语组织的文学文本,动态性不仅是它存在的外部形态特征,更是它建构的生命特征。文学文本只有在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情感与景物的动态建构过程中,才能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形态特征,才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实现其审美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10,VOL2.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第3版.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7,VOL42.
[4]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别林斯基.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摘 要: 动态性已成为当下学界对文学性的普遍认识。在整个文学活动中,以文本为中心,建立作者与世界、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话语伙伴关系,在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情感与景物的建构过程中,文学文本亦呈现出动态性的生命形态特征。
关键词: 文学文本 生命特征 动态性
文学文本作为作者思想、情感、人生经验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存在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连接着作者与读者,二者共享文本中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的如生命过程一般的酸甜苦辣。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文本以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
一、主客体之间相互转化
马克思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P10在文学活动中,文学创作过程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过程。
主体客体化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并且深深地烙上客体印记的过程。具体说就是在文学活动中,一定的文化传统、历史条件及人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都对文学文本产生直接的影响。文学理论认为好的作品就要“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文学作品,不管它有多么忠实于“现实生活”,都必然会打上作者个人的烙印。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个性、思维习惯、喜怒哀乐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将融入作品中,成为有机组成部分。换一种说法,这就是作者这一主体向作品这一客体转化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已经不自觉地转化成他的作品的一部分。
客体主体化是指文学活动中主体主动地、能动地、审美地、创造性地反映客体,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的过程。作者对作品内容的剪裁、结构的构思、情节的虚构、情感的深化等,都是创作主体按照“内在的尺度”将生活客体转化为主客体统一的话语系统。[2]P122-123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对象既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认,同时又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成为确认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3]P125物质形态的文学文本在创作者心血的浇灌下,形成血肉,脱胎换骨,逐渐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客体主体化。
二、内容与形式之间相互转化
对于内容与形式,我们一般都会进行静态分析,内容与形式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割裂的状态,似乎内容是内容、形式是形式。事实上,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内容无法独立于形式之外。别林斯基说:“它的形式对它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它自己所持有的那种内容的发展。”[4]P550因而在文学创作中,当内容被作者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时候,内容就“消逝、消失在它里面,整个儿渗透在它里面”。[5]P570读者在欣赏作品内容的时候,也在无意识地接受这些内容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离开了形式,内容无法实现其“艺术生命”能被读者理解的“外化”。可见,内容是形式的内容,两者已经动态地交融在一起了,难分彼此。我们可以把这叫做“内容的形式化”。
反之,在文学文本的建构中,形式不独立于内容之外,在内容形成之后,其组织形式又成为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内容比做人体的血肉的话,那么形式就是人体的骨架。缺了骨架的人体不是人体,同样,缺了形式的内容也不再是内容。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改变着内容。如苏东坡的回环诗(上图注: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如果去除形式,那么这样的内容就不成其为内容,在这里,形式已经是内容的一部分。所以,文学文本的建构是一个形式转化为内容的过程。
三、情感与景物之间相互转化
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和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自古以来,凡是能感动人的优秀文学作品,情与景的描写总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只是我们在进行文学文本分析的时候,总是把情与景分割开来。其实,情与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融情于景”来解释,可以说,情感与景物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情感是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生命特征。诗中之情并非空洞的概念之物,而是由景物象征性、暗示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那么,这种情感究竟是作者的情感还是文本内容本身的情感呢?比如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其中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吗?当然寄托了。但是,读者感受到诗句独特的情感之美,并不需要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仅仅是诗句中不同景物的特殊组合,就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还是读者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共鸣。虚无的情感通过具体的景物呈现,情感让景物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景物则让情感“有枝可依”。我们可以把这叫做“情感的景物化”。
反之,文学活动中的景物也不再是原本的自然之景物,而是承载着作者、读者及文本语言情感的动态的生命体。文本语言本身的情感首先是由作者赋予的,然后经过读者的再创造,这是一种动态的情感,因人而异。所以人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使用的词句,都有大家公认的情感色彩,词句构成了景物的身体,情感构成了景物的灵魂,词句与其情感色彩共同构成了文学文本的生命。创作者通过一些感觉化、情感性的词语赋予景物主观色彩,同时承载着作者赋予它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景物的情感化”。
总之,在文学创作中,对于话语组织的文学文本,动态性不仅是它存在的外部形态特征,更是它建构的生命特征。文学文本只有在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情感与景物的动态建构过程中,才能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形态特征,才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实现其审美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10,VOL2.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第3版.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7,VOL42.
[4]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别林斯基.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摘 要: 动态性已成为当下学界对文学性的普遍认识。在整个文学活动中,以文本为中心,建立作者与世界、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话语伙伴关系,在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情感与景物的建构过程中,文学文本亦呈现出动态性的生命形态特征。
关键词: 文学文本 生命特征 动态性
文学文本作为作者思想、情感、人生经验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存在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连接着作者与读者,二者共享文本中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的如生命过程一般的酸甜苦辣。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文本以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
一、主客体之间相互转化
马克思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P10在文学活动中,文学创作过程就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过程。
主体客体化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并且深深地烙上客体印记的过程。具体说就是在文学活动中,一定的文化传统、历史条件及人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都对文学文本产生直接的影响。文学理论认为好的作品就要“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以文本形式呈现的文学作品,不管它有多么忠实于“现实生活”,都必然会打上作者个人的烙印。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个性、思维习惯、喜怒哀乐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将融入作品中,成为有机组成部分。换一种说法,这就是作者这一主体向作品这一客体转化的过程,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已经不自觉地转化成他的作品的一部分。
客体主体化是指文学活动中主体主动地、能动地、审美地、创造性地反映客体,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的过程。作者对作品内容的剪裁、结构的构思、情节的虚构、情感的深化等,都是创作主体按照“内在的尺度”将生活客体转化为主客体统一的话语系统。[2]P122-123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对象既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认,同时又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成为确认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3]P125物质形态的文学文本在创作者心血的浇灌下,形成血肉,脱胎换骨,逐渐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客体主体化。
二、内容与形式之间相互转化
对于内容与形式,我们一般都会进行静态分析,内容与形式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割裂的状态,似乎内容是内容、形式是形式。事实上,内容与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内容无法独立于形式之外。别林斯基说:“它的形式对它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它自己所持有的那种内容的发展。”[4]P550因而在文学创作中,当内容被作者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时候,内容就“消逝、消失在它里面,整个儿渗透在它里面”。[5]P570读者在欣赏作品内容的时候,也在无意识地接受这些内容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离开了形式,内容无法实现其“艺术生命”能被读者理解的“外化”。可见,内容是形式的内容,两者已经动态地交融在一起了,难分彼此。我们可以把这叫做“内容的形式化”。
反之,在文学文本的建构中,形式不独立于内容之外,在内容形成之后,其组织形式又成为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内容比做人体的血肉的话,那么形式就是人体的骨架。缺了骨架的人体不是人体,同样,缺了形式的内容也不再是内容。内容决定着形式,形式改变着内容。如苏东坡的回环诗(上图注: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如果去除形式,那么这样的内容就不成其为内容,在这里,形式已经是内容的一部分。所以,文学文本的建构是一个形式转化为内容的过程。
三、情感与景物之间相互转化
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和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自古以来,凡是能感动人的优秀文学作品,情与景的描写总能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只是我们在进行文学文本分析的时候,总是把情与景分割开来。其实,情与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融情于景”来解释,可以说,情感与景物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情感是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生命特征。诗中之情并非空洞的概念之物,而是由景物象征性、暗示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那么,这种情感究竟是作者的情感还是文本内容本身的情感呢?比如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其中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吗?当然寄托了。但是,读者感受到诗句独特的情感之美,并不需要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仅仅是诗句中不同景物的特殊组合,就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共鸣不仅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还是读者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共鸣。虚无的情感通过具体的景物呈现,情感让景物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景物则让情感“有枝可依”。我们可以把这叫做“情感的景物化”。
反之,文学活动中的景物也不再是原本的自然之景物,而是承载着作者、读者及文本语言情感的动态的生命体。文本语言本身的情感首先是由作者赋予的,然后经过读者的再创造,这是一种动态的情感,因人而异。所以人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使用的词句,都有大家公认的情感色彩,词句构成了景物的身体,情感构成了景物的灵魂,词句与其情感色彩共同构成了文学文本的生命。创作者通过一些感觉化、情感性的词语赋予景物主观色彩,同时承载着作者赋予它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景物的情感化”。
总之,在文学创作中,对于话语组织的文学文本,动态性不仅是它存在的外部形态特征,更是它建构的生命特征。文学文本只有在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情感与景物的动态建构过程中,才能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形态特征,才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实现其审美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10,VOL2.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第3版.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7,VOL42.
[4]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别林斯基.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